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乳腺癌放疗不同固定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观察方法纳入对象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2例,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1例。对照组放疗方法采用真空固定垫与体表标线固定技术,实验组放疗方法采用真空固定垫与记忆热塑网膜技术,从摆位误差上进行对比。结果实验数据明显可见X、Z、Y轴实验组临床靶区至计划靶区外放间距误差低于实验组,Rx、Ry、Rz轴两组差异并不明显;实验组X、Z、Y轴摆位误差通过率为77.05%、67.21%、75.41%,明显高于对照组40.98%、49.18%、9.34%,两项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不同固定方式对摆位误差有一定的影响,真空固定垫与记忆热塑网膜技术摆放误差较小,放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减少摆位误差,提高精确度。

  • 标签: 不同固定方式 乳腺癌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方法将我院2015年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研究组则采用真空垫固定,治疗期间,首次治疗以及每周一次放射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结果两组患者在X轴与3D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Y轴与Z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5±1.30)mm和(2.45±0.35)mm,分别小于参照组在Y轴与Z轴上的摆位误差(3.56±1.24)mm、(2.80±0.25)mm,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能够降低摆位误差,使摆位精度得到提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探讨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对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的影响及三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肿瘤的外扩边界。研究发现三组患者在腹背方向(AP)、头脚方向(SI)、左右方向(LR)的摆位误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放射治疗中,头部以及上颈部靶区,三种固定方式均可。存在肩部靶区患者采用头颈肩真空垫加头颈肩热塑膜的固定方式。

  • 标签: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头颈部肿瘤 体位固定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胸部肿瘤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患者,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10例采取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记为对照组,10例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记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摆位误差,放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X轴、Y轴与Z轴摆位偏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放射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60.0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相比于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 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的摆位误差以及对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4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组后,均27例,研究组体位固定技术是翼型板联合真空垫,而对照组体位固定技术是真空垫。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摆位偏差中头脚、三维方向均显著更低,食管癌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肺癌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翼型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的摆位误差以及对应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真空垫固定法以及采用高精度骨盆盆腔和腹部病人固定膜具(以下统称为通用体膜)固定法的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在直肠癌放疗中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探讨采用何种固定方式能更进一步地减少直肠癌放疗摆位中的误差。材料与方法将40例直肠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真空垫来固定患者;B组采用通用体膜固定的方式来固定患者。在大孔径CT下定位时,均选取髂前上脊平面附近作为参考点放置位置,按5mm层厚扫描后传至计划系统。在加速器第一次治疗摆位时,激光灯对齐参考点后按计划的移床信息移动治疗床到治疗野中心,使用EPID验证系统拍摄正侧位验证片,以第一次摆位拍摄的验证片为准,与CT模拟数字重建的DRR图像进行比对,比较两组直肠癌患者在X轴(左右方向)、Y轴(进出方向)、Z轴(升降方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两组在进出方向和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要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为(0.387±0.080)mm,B组为(0.166±0.030)mm。结论在直肠癌放疗摆位中通用体膜固定法减少了直肠癌患者盆腔野在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较采用真空垫固定方法摆位的直肠癌患者精确性更高。

  • 标签: 真空垫 通用体膜 直肠癌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入选时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观察对象:80例食管癌放疗病例样本,以奇偶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40)、研究组(n=40),分别采用低温热塑膜固定、真空负压垫+翼型板固定,比较摆位误差。结果:研究组X轴误差、Y轴误差以及Z轴误差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中应用真空负压垫联合翼型板体位固定技术,可最大程度降低摆位误差,从而提升放疗准确性,因此,该种体位固定技术可作为推荐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低温热塑膜固定 真空负压垫 翼型板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诊胸部肿瘤病患60例,都予以放射治疗。研究组采取翼型板与真空垫体位技术联合固定法,对照组采取真空垫体位技术固定法。对比摆位误差等指标。结果:针对摆位误差,研究组左右方向(1.81±0.54)、上下方向(2.34±0.91),和对照组(1.73±0.62)、(2.36±0.8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头脚方向(2.34±0.57)、三维方向(2.38±0.17),比对照组(3.04±0.43)、(2.64±0.28)小,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3.33%,比对照组70.0%高,P<0.05。结论: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用翼型板与真空垫体位技术联合固定法,摆位误差小,且利于疗效的提升。

  • 标签: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 胸部肿瘤 疗效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颈胸一体架(膜)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体位固定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入组3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使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照射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并在放疗中进行锥形束CT(CBCT)位置验证,分别配准乳腺/胸壁靶区和锁骨上下区靶区。对239次CBCT图像的摆位误差和上下靶区位置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乳腺/胸壁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84±2.36)、(1.99±2.48)、(1.75±1.86) mm,锁骨上下区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98±2.44)、(1.98±2.48)、(1.71±1.79) mm。每个病例每次CBCT扫描的乳腺/胸壁与锁骨上下区平移误差的差值在x、y、z方向分别为(0.38±0.66)、(0.07±0.41)、(0.45±0.92) mm。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摆位误差小,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靶区位置有很好的一致性。

  • 标签: 摆位误差 颈胸一体固定 乳腺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CBCT研究胸腹部肿瘤患者VMAT时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情况。方法此文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医院收入及接受VMAT的66例胸腹部肿瘤患者纳入分析资料,分组依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一组入组33例,体部固定底板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用于对照组,体部固定底板及发泡垫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试验组,统计两组线性误差绝对值大于5毫米次数、旋转角度绝对值大于3°次数、线性误差、旋转误差。结果试验组x轴、y轴、z轴的线性误差绝对值大于5毫米次数、θx的旋转角度绝对值大于3°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展示计算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y轴、z轴线性误差比对照组低,P<0.05,展示计算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腹部肿瘤患者VMAT时采取体部固定底板及发泡垫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技术可以减少摆位误差

  • 标签: CBCT 胸腹部肿瘤 VMAT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时将颈胸一体固定进行应用对患者体位摆放差异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例,均接受乳腺癌术,并接受放疗,在此基础上将颈胸一体架进行应用,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并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并对患者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进行照射,在放疗中给予锥形束CT位置验证,对其CBCT图像的摆放误差与上下靶区位置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共获得248次摆位误差数据,其中X,Y和Z轴对应的线性误差与Xr,Yr和Zr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19±2.43)、(-0.35±2.21)、(-0.03±1.71)mm和(0.2±1.1)°,(0.2±1.1)°、(0.2±1.1)°。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中将胸颈一体架进行应用,实现对患者体位的固定处理,其误差较小,对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靶区的位置的一致性较好。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调强放疗 颈胸一体固定 误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采用3种不同放疗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分析不同放疗体位固定方式对锁骨上下区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63.6(36.5~85.3)岁。73例患者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放疗体位固定方式:胸腹平架上举固定(双手交叉置于额头)组24例、胸腹平架体侧固定(双手置于体侧)组25例和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双手置于体侧)组24例。第1周行锥形束CT 5次,后续每周1次。记录配准前后区域内的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和腹背(Z)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测量3种不同放疗体位固定方式的肩锁关节平移摆位误差并分别计算肩锁关节的位置移动幅度ΔX、ΔY、ΔZ和三维空间位移d。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胸腹平架上举固定组、胸腹平架体侧固定组、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组分别共行208、195和195次锥形束CT扫描,3组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X方向:(0.19±0.15)、(0.16±0.15)、(0.14±0.14)cm;Y方向:(0.30±0.24)、(0.27±0.22)、(0.21±0.20)cm;Z方向:(0.20±0.14)、(0.17± 0.18)、(0.16±0.17)cm。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组在3个方向上的平移摆位误差均小于另外2组,除与胸腹平架体侧固定组在Y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5.89,均P<0.05)。3组的肩锁关节的三维空间位移d分别为(0.24±0.17)、(0.28±0.16)、(0.23±0.13)cm。胸腹平架上举固定组与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组的肩锁关节的位置移动幅度Δ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1±0.11)cm对(0.13±0.11)cm,Z=-2.16,P<0.05];胸腹平架体侧固定组与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组的肩锁关节的位置移动幅度ΔZ [(0.18±0.15)cm对(0.12±0.10)cm,Z=-4.19,P<0.001]和肩锁关节的三维空间位移d [(0.28± 0.16)cm对(0.23±0.13)cm,Z=-3.6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行锁骨上下区放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颈胸一体架体侧固定方式在平移摆位误差和肩锁关节的三维空间位移上明显优于胸腹平架固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锁骨上下区的治疗精准度。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固定装置 三维空间位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及重复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患者放疗施以不同的体位固定方案,常规体位固定(对照组,n=35),热塑体固定(观察组,n=35),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实施下患者的摆位误差固定精确度指标。结果: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指标上,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固定精准度比较,观察组94.28%(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x2=4.2000,p=0.0404)。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结合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有助于稳定患者体位,减少摆位误差,提升固定精准度,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放射治疗肝癌的患者,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其摆位误差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本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予以选取,以体位固定技术的差异为根据进行分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对所纳入的患者实施大体罩+真空垫固定技术,观察组对所纳入的患者实施简易腹部加压装置,并对两组患者实施4D-CT增强定位扫描,对两组三维方向上(头脚、左右、前后)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展开观察和对比。结果:(1)经对两组摆位X轴误差展开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经对观察组CBCT引导下分次间摆位Y轴、Z轴误差和平均误差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与对照组评估结果比较,前者各指标数据较小(P<0.05)。(2)经对观察组治疗过程剂量学参数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与对照组评估结果比较,前者治疗过程剂量学各指标参数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来说,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会对摆位误差产生直接影响,而简易腹部加压装置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可大幅缩小放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继而避免过度照射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 标签: 放射治疗 肝癌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增强定位扫描
  • 作者: 廖斌全,晏学翔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05-24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13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021
  • 简介:目的:分析基于锥形束CT(KV—CBCT)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研究。方法:将100例胸部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通过锥形束CT下观测放疗时摆位误差值,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归纳为两组,各50例,C组实施负压成型真空垫固定技术,N组实施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前3次治疗每次都行CBCT扫描,后1次/周CBCT扫描,分析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x轴N组超过3mm次数为16.11%,明显低于C组的29.49%,y轴C组超过3mm次数为26.03%,明显低于N组为44.44%(P<0.05),结论:在x轴方向,x方向上热塑膜稍优于真空垫,y方向上真空垫优于热塑膜,故建议常规进行三维调强放疗(IMRT)患者实施体罩固定

  • 标签: 锥形束CT胸部肿瘤;负压成型真空垫固定技术;塑体膜固定技术;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BCT)研究颈、胸上段食管癌使用颈肩膜、体膜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选择。方法随机选取66例拟行放射治疗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定位时采用热塑颈肩膜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利用CBCT对每位患者首次治疗前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上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14)cm、(0.15±0.15)cm、(0.23±0.15)cm,而B组为(0.16±0.13)cm、(0.24±0.16)cm、(0.18±0.12)cm,A组误差数据优于B组,特别在Y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颈、胸上端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om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摆位误差进行验证,为食管癌病人放疗选用合适固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91例食管癌病人在TrueBeam直线加速器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56例用S型头颈肩面膜固定,35例真空袋固定。分别对用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CBCT验证,全组病人在整个放疗疗程中共进行308次CBCT。扫描后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校正,获得前后(Z)、头脚(Y)、左右(X)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数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采用真空袋固定的3个方向误差均数差别较大。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头颈肩面膜稳定性较真空袋好,误差明显缩小。

  • 标签: 锥形束CT 食管癌 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锥形束CT(KV—CBCT)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研究。方法:将100例胸部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通过锥形束CT下观测放疗时摆位误差值,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归纳为两组,各50例,C组实施负压成型真空垫固定技术,N组实施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前3次治疗每次都行CBCT扫描,后1次/周CBCT扫描,分析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x轴N组超过3mm次数为16.11%,明显低于C组的29.49%,y轴C组超过3mm次数为26.03%,明显低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中上段患者颈胸膜、头颈肩膜、体膜固定摆位误差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胸膜组、头颈肩膜和体膜组三种放射疗法固定模式,每组病例各30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同样CBCT进行扫描,匹配患者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验证摆位误差同时记下摆位时间。每例患者每周验证1次,比较三组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三组病例摆位误差比较显示,x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y轴方向:颈胸膜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最大。z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颈胸膜组与体膜组比较:x轴P

  • 标签: 食管癌 颈胸膜 头颈肩膜 体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技术结合Hexapod系统校正摆位误差以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精度。方法入组36例病例,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每次摆位后、校正后行锥形束CT扫描,在线经Hexapod系统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误差数值,并予比较。结果校正前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分别是(1.8±1.4)㎜,(3.9±3.0)㎜,(2.1±1.5)㎜。旋转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8±1.3)°,(0.7±1.5)°,(0.2±0.9)°。校正后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4±0.4)㎜,(0.5±0.6)㎜,(0.4±0.4)㎜。旋转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15±0.5)°,(0.08±0.6)°,(0.06±0.5)°。结论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结合Hexapod系统校正应用于肿瘤放疗不仅可提高平移误差的治疗精度,还可提高旋转的误差精度。

  • 标签: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Hexapod系统 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