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固定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所选 4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 2017年 06月份 -2019年 06月份,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照组 20例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 1d、 2d、 3d时的 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 P<0.05。结论 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固定手术治疗配合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上颌骨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观察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为颌间结扎固定术治疗,后者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促进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愈合,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 标签: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 口腔颌面部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口腔颌面部骨折,采取微小切口坚固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对患者咬合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颌间结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小切口坚固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SNB角、SNA角均较术前时刻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在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微小切口坚固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可促进咬合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 口腔颌面部骨折 咬合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7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疗效、并发症;出院后6个月,观察比较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与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低(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3%(6/45)]低于对照组[33.3%(10/3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较高(P<0.05)。结论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比较,近期疗效相似,但愈合时间短于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预后优于钢板固定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颌面骨折使用坚固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版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2015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我院对 144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 72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研究组使用坚固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是 97.2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 80.56%,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是 100%,对照组的优良率是 86.1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是( 61.7±20.8) d,对照组是( 83.1±28.4) d,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是 30.56%,研究组是 13.8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坚固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手术对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后遗症几率低,临床中能够推广使用。    [关键词 ] 颌面骨折;坚固固定术;钛板固定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骨折固定手术并发症。方法:收治跟骨关节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外加“Y”型钢板固定术治疗,常规组采用“L”形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跟骨关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骨折固定术后感染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题,复发率高、疗程长、治疗费用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骨折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也有较大发展,改良的Ilizarov法、Papineau法、Masquelet技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证明有较好的疗效。而随着抗生素骨水泥的广泛应用,骨科临床医师对于抗感染药物在骨折固定术后感染中的需求也越发迫切。笔者对骨折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病原学分布及术后感染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骨折固定术后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骨折固定术,内 感染 病原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河北省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骨科和唐山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横形髌骨骨折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4例和空心螺钉组38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手术,空心螺钉组采用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空心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克氏针组[(68.25±10.81) min与(59.72±12.32) min,t=3.31,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克氏针组[(3.12±0.40)月与(3.68±0.45)月,t=5.91,P<0.05]。两组患者Böstman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升高(F组=74.69,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4.87,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Böstman评分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组间=7.52,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F组=86.24,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应用V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克氏针组(F交互=6.62,P<0.05)。空心螺钉组患者VAS评分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克氏针组(F组间=7.74,P<0.05)。克氏针组术后并发症为20.5%(9/44),空心螺钉组为5.3%(2/38),空心螺钉组低于克氏针组(χ2=4.05,P<0.05)。克氏针组、空心螺钉组优良率分别为86.4%(38/44)、94.7%(3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相当,而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髌骨骨折 空心螺钉 克氏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脊柱骨折采用固定结合锥体成形术与单纯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本院将201810月至2020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并通过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接受单纯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固定结合锥体成形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脊柱功能评分、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脊柱功能评分以及伤椎前高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对比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具备分析意义(P<0.05)。结论固定结合锥体成型术应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改善其脊柱功能以及伤椎情况,并且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单纯内固定 锥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固定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 70 例临床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 -01到 2020-05,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n=35 。对照组行单纯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椎管侵占率、 Cobb角和伤椎前高压缩比,均相当, P>0.05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管侵占率、 Cobb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伤椎前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单纯固定疗法 ,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生物力学指标具有更加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内固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将入院编号为奇数者纳入对照组,将入院编号为偶数者纳入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般手术资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4/25)低于对照组(24.00%,6/25),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更能降低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四肢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
  • 简介: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固定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行单纯固定治疗,观察组35例行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 vs 71.43%)(χ2=6.437,P

  • 标签:   [] 内固定手术 疗效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8 年 1月至 2018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 88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固定组,每组患者 44例。微创组患者行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固定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 Kofoed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患者的优良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切开复位固定比较,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踝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置组别试验组和传统组,应用随机双盲法将72例胫骨远端骨折随机分入两个组别中。传统组的治疗方案为切开复位固定,试验组的治疗方案为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下肢Fugl-Meyer评分均较高传统组高,P

  • 标签: 经皮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按照时间分类可分为早期感染(<3周)、延迟感染(3 ~ 10周)、慢性感染(>10周),此外还有Cierny-Mader分型。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感染的金标准。骨折术后的患者如术后出现晨起体温高,局部红肿、渗出则提示感染的可能,如白细胞、血沉、C-RP均为阳性,则高度提示感染。感染患者的X线检查特点是出现骨腐蚀,远端骨折部位出现反应性新骨形成。MRI检查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能鉴别骨感染与软组织感染,能更清晰显示感染范围,有助于确定清创界限,诊断感染敏感性82% ~ 100%,特异性75% ~ 99%。PET/CT可用于体内有金属植物患者感染的评估,诊断敏感性>95%,特异性75% ~ 99%,白细胞扫描联合骨扫描能提高诊断的精确性,诊断敏感性97.9%,特异性91.8%。血清学检查中血沉升高快,下降慢,可用于随访;C-RP敏感性高,可用于监测;降钙素原阳性提示存在感染,阴性不能排除感染。文献报道WBC、ESR、CRP三者均为阳性提示感染率100%,三者均为阴性仍有19.6%患者存在感染。骨折术后感染的处理包括全身+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清创,骨缺损可通过局部组织填塞、骨移植、骨搬运治疗。对于固定是否去除未有定论,具体应视个体实际情况决定。

  • 标签: 骨折 感染 诊断 清创
  • 简介:摘要以往认为肱骨近端Neer2部分外科颈骨折是髓内钉固定的适应证,而对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如Neer3、4部分骨折往往会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如采用钢板螺钉固定,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采用克氏针临时穿针维持复位,克氏针易受肌肉、肩峰阻挡,其临时固定强度不够,且易影响复位判断,同时克氏针会阻碍钢板防治,反复操作易破坏近端的骨质,影响固定强度。上述情况易导致钢板螺钉固定失败。因此笔者对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尝试髓内钉固定。髓内钉具有跨越骨折区,恢复维持力线的优势,其次髓内钉为中心固定,可提供更强的支撑,且易于复位。和钢板螺钉固定相比,肱骨髓内钉手术过程相似,但相对容易。髓内钉固定使得肱骨头复位更容易。在固定大小结节方面,钢板和髓内钉都有自己的操作难点:对于大小结节粉碎的患者,钢板固定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借助缝线进行缝合固定;而髓内钉对于大小结节的固定则完全依靠缝线缝合固定。由于弯钉入钉点更靠近大小结节骨折块,使得复位固定困难,因此直钉更有利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复位,尤其是大小结节的复位。复位完成后如大小结节骨折块较大,可借助螺钉进行固定,如骨折块粉碎,则可通过缝线缝合固定。必要时可额外增加空心钉进行固定。而对于肱骨头残存骨量少、肱骨头入钉点周围骨质不完整、肱骨头骨折患者则不适合进行髓内钉固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14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 6个月、 12个月 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辅助 微创复位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不同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远端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固定治疗掌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例掌指关节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2~61岁[(46.0±2.3)岁]。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Pechlaner分型:A1型5例,B1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及微型锁定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固定和愈合情况。比较术后2个月时患指与健侧指关节活动度(ROM)及握力,并采用手指总活动度(ATM)评分评估手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指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19个月[(11.3±1.1)个月]。手术时间20~30 min[(25.5±1.3)min],术中出血量5~10 ml[(5.5±1.3)ml]。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周[(4.7±0.3)周]。患者术后2个月手术关节ROM及患侧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M评分:优11例,良2例,优良率100%,手功能恢复至正常。VAS由术前(5.9±1.1)分下降至术后2个月(0.5±0.1)分(P<0.05)。无固定失效,无切口感染。结论微型钩状锁定钛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关节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可以在骨折解剖复位后达到坚强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手功能可快速恢复,疼痛缓解明显,手术并发症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掌指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微型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