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以下简称CSP)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超声室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诊的CSP的患者48例,进行临床跟踪,经临床及病理诊断分析确诊CSP 45例,将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按不同特征进行分,分为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瘢痕处孕囊完全突入及混合团块,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各型CSP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分别采用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CSP超声三种分进行诊断,对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其它两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CSP中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进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为临床应用应提供了指导。

  • 标签: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CSP分型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儿童回结肠与小肠肠套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46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将入组患儿分为回结肠( n=26)和小肠( n=20),两组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记录两组临床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组内患儿套筒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腹腔游离液体检出率,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组内患儿套头部直径、脂核厚度、外层肠壁厚度及核壁指数均值,进一步分析两组不同类型肠套叠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除肠系膜淋巴结外,回结肠肠套叠患儿中套筒内淋巴结及腹腔游离液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小肠肠套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回结肠肠套叠患儿套头部直径、脂核厚度、外层肠壁厚度及核壁指数均明显高于小肠肠套叠,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对儿童回结肠与小肠肠套叠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 ] 超声 回结肠型肠套叠 小肠型肠套叠 患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乳腺非肿块病变采用超声诊断后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2018年6月至2020 年6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非肿块病变患者40例,给予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40例疑似乳腺非肿块病变患者中,经临床病理诊断良性病变患者12例;恶性病变患者28例,其中主要涉及病变类型为:炎性病变、腺病、浸润性导管癌、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纤维腺瘤等。经超声诊断后良性病变患者10例,恶性病变患者30例,两组对比(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乳腺非肿块病变采用超声诊断后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以火力发电厂锅炉大板梁和汽机房行车梁的 T 焊缝为例,阐述了钢结构焊缝超声检测的方法、灵敏度确定、显示长度测量和检测结果评定。

  • 标签: 超声检测 钢结构 T型焊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节桥本甲状腺炎采取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结节桥本甲状腺炎(A组,n=55)及恶性结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B组,n=51),共计106个结节的超声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相比于A组,B组超声特征主要有边界不清晰(74.51%、18.18%)、内部结构为实性(72.55%、16.36%)、低回声(62.75%、27.27%)及血流局部丰富亦或是不规则(74.51%、20.00%)等表现。结论:结节桥本甲状腺炎采取超声诊断效果优良,可有效鉴别结节良恶性,具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结节型桥本甲状腺炎 超声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腹部B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对比B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腹部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分别为75.00%(99/132)、44.44%(8/18)、71.33%(107/150);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分别为87.12%(115/132)、72.22%(13/18)、85.33%(128/150);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分别为98.48%(130/132)、94.44%(17/18)、98.00%(147/150)。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均高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χ2=8.658、10.699、9.075,均P<0.05)。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急性盆腔炎、宫外孕、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均高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明(χ2=13.748、5.984、13.524、6.874,均P<0.05)。结论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均可获得一定的检出效果,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急腹症 盆腔炎性疾病 妊娠,异位 卵巢囊肿 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的13例小胰癌(≤2 cm)患者,EUS分中肿瘤狭窄(A3)占大多数,而单纯扩张(B)及间质肿瘤(C)较少。EUS对小胰癌的分可为未来胰腺癌的处理提供一定诊治思路。

  • 标签: 小胰癌 超声内镜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标准,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市南开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124例病例资料,总结粘连性肠梗阻超声图像特征,并按超声图像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单纯(轻度)、复杂(中度)和危重型(重度)。依据超声结果确定模拟手术方案,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比。结果①单纯(轻度)粘连性肠梗阻73例(58.9%),复杂(中度)粘连性肠梗阻16例(12.9%),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35例(28.2%)。②单纯(轻度)粘连性肠梗阻的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壁与肠壁粘连和肠壁与腹壁粘连;复杂(中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粘连带和粘连性包块形成;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粘连致腹内疝、肠扭转、肠套叠及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形成和血性腹水。③依据超声结果对12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模拟手术术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率较高(87.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超声有助于临床判断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影像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肠梗阻 肠粘连
  • 简介:【摘要】分析肝硬化中医证超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 2018 年 2 月一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240 例肝硬化患者为观 察对象, 根据中医证的不同分作六组:A 组:40 例血瘀阻络,B 组:40 例肝气郁结,C 组:40 例脾肾阳虚,D 组:40 例脾 虚湿盛,E 组:40 例肝肾阴虚,F 组:40 例湿热内蕴,均予以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六组超声特征。结果:六组肝右叶前后径、 最大斜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A 组患者肝左叶的上下径明显低于 B 组及 E 组,且 A 组脾脏厚径及长径比 B、C、 D、E、F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F 组门静脉主干内径明显低于 A 组、C 组及 E 组患者,A 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低 于 B 组,且 A 组、C 组患者门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B 组及 F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六组患者脾静脉的主干内径、 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速度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肝硬化中医证超声特征存在相关性,通过结合门 静脉参数及超声图像,可为肝硬化病情评估及中医证提供判断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中医证型 超声特征 门静脉 脾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声(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超声引导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单纯组70例,应用B超引导穿刺;联合组80例,应用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取石成功率,观察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动脉血流参数[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收缩期最高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80),低于单纯组的14.29%(10/70)(χ2=7.046,P<0.05);联合组取石成功率为98.75%(79/80),高于单纯组的85.71%(60/70)(χ2=9.336,P<0.01);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叶间动脉EDV、P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94、5.385,均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肾段动脉EDV、P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5、4.884,均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肾主动脉EDV、P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0,P<0.05)。结论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取石成功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肾结石 穿刺术 肾造口术,经皮 肾动脉 血流速度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超声运用在前置胎盘不良妊娠并发胎盘植入的诊断中,观察产前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前期检测的 9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8年 4月到 2020年 4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检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病理学组使用病理学方法诊断,阴道超声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腹部超声组使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1)三组凶险前置胎盘诊断结果对照中,阴道超声组检查准确率为 95.74%,腹部超声组为 78.72%,( x2=14.479,p=0.001) ,结果有差异。( 2)在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查中,阴道超声组检查出率为 95.23%,腹部超声组为 57.14%,( x2=17.79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运用在凶险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病症诊断中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盘植入 凶险型前置胎盘 产前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所取得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诊治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 57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经过手术探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确诊率。结果:经过超声检查, 54例患者被确诊为未破裂异位妊娠,确诊率为 94.74%,与手术探查数据相比无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未破裂异位妊娠疾病检查具有确诊率高、安全易行等优势,临床检查结果理想,值得应用。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检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纹引起的皮肤及其下肌层的厚度改变。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注射A肉毒毒素治疗的26例中重度眉间纹受试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16周,采用50 MHz高频超声检测注射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厚度,20 MHz高频超声检测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Bonferroni法比较受试者注射治疗前后3个时间点超声检测的组织厚度。结果注射前,真皮层、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分别为(2.01 ± 0.48)、(4.32 ± 0.73)、(4.51 ± 0.67) mm。注射前、注射后4及16周真皮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94,P = 0.199),而皮肤全层厚度、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28、24.19,P = 0.020、< 0.001)。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4周皮肤全层厚度显著增加[(4.88 ± 0.93) mm,t = 3.72,P = 0.004],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3.82 ± 0.79) mm,t = 4.65,P = 0.001]。与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相比,注射后16周时皮肤全层厚度(4.61 ± 0.73) mm和肌层厚度(4.38 ± 0.90)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16 7)。结论注射A肉毒毒素可改变皮下组织和肌层厚度,高频超声可用于A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 标签: 超声检查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真皮 皮下组织 肌层 眉间纹 高频超声 皮肤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妊娠早期对其进行超声影像检查时的影像学特点,分析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录入我院中接受检查的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 3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名为实验组 ,同时录入同期内收入的单纯胎盘植入状况孕妇作为对照组。录入例数为 32。对所有孕妇的超声征象类型诊断灵敏度进行探究,分析超声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灵敏度。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产妇的胎盘植入临床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对照组中仅有 1例患者出现误诊现象,误诊率为 3.13%。结论:在对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妊娠早期进行诊断时,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可通过判断图像的方式明确,患者的超声影像,对于产妇的安全分娩以及妊娠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植入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影像学诊断 超声影像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部分肺静脉异位连接(PAPVC)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特征,分析TTE漏诊原因,以提高儿童PAPVC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经手术证实为PAPVC、年龄12岁以下252例患儿的TTE结果,分析PAPVC及合并的房间隔缺损(ASD)类型、TTE确诊及漏诊病例。结果共252例PAPVC患儿,右侧PAPVC 238例(94.4%),左侧PAPVC 8例(3.2%),左、右侧混合PAPVC 6例(2.4%)。肺静脉异位连接到右心房177例(70.2%),异位连接到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37例(14.7%),异位连接到上腔静脉远端27例(10.7%),异位连接到下腔静脉6例(2.4%),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5例(2.0%)。190例并静脉窦房间隔缺损(SVD),53例并继发孔型ASD。TTE确诊221例,漏诊31例,右上肺静脉连接到上腔静脉远端漏诊率为44.4%(8/18例),1条或2条右肺静脉连接至右心房或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漏诊率为10.2%(22/215例),左侧PAPVC漏诊率为12.5%(1/8例)。右上肺静脉连接到右心房或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54例,88.9%(48/54例)并上腔SVD,右下肺静脉或2条右肺静脉连接到右心房161例,78.2%(126/161例)并下腔SVD,这2组PAPVC患儿合并的ASD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VD常伴1条或2条右肺静脉异位连接到右心房或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右上肺静脉连接到上腔静脉远端病例最易漏诊,胸骨上窝探查应注意有无异常血流注入上腔静脉。TTE检查时仔细探查所有肺静脉入口,绝大多数PAPVC可通过TTE确诊。

  • 标签: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 经胸超声心动图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M超声观察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者 4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膈肌运动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膈肌运动与 FEV1、 FVC、 FEV1/FVC相关性明显。结论:使用 M超声能够实时观察膈肌运动状态,能够客观、准确并且直接对呼吸运动评价,并且属于非侵入性操作,可提高观察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M型超声 膈肌运动 肺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囊肝包虫病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及血清学检查证实的59例(102个病灶)囊肝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13~64(42±6)岁。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同时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比较超声对肝包虫病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率,以及超声诊断肝包虫病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59例患者共涉及10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78个,左叶20个,左右叶间4个。超声显示CE112个,CE224个,CE3a16个,CE3b6个,CE434个,CE510个。包虫超声与手术病理分的相符率分别为91.66%(11/12)、95.80%(23/24)、93.75%(15/16)、83.33%(5/6)、91.17%(31/34)及100.00%(10/10)。超声诊断效能分析:分的准确率为94.12%,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25%。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中以脑回征、多子囊征出现频率最多,囊壁均匀性增厚,双壁征,内层囊壁分离征及厚壁钙化次之。超声在显示病灶累及血管及胆管判定中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囊肝包虫病,可较好地显示此病的影像特征,对提示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