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休克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入院后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院前及入院后双项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急救成功率。

  • 标签: 外伤休克患者 急诊治疗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急诊治疗措施对外伤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外伤休克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入院前后采用双项急诊治疗,对照组在入院后采用急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前准备用时与休克缓解用时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在抢救成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在对外伤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入院前后双项急救的方式,有利于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促进成功率的提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伤患者 失血性休克 急诊方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急救水平和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休克程度(轻、中、重)指标进行评估,正确制定科学的急救方法和护理计划,在第一时间内采取迅速、果断、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40例病例均行开腹探查术,治愈39例,占97.5%,死亡1例,占2.5%。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40例患者均由腹部外伤所致,伤后第一时间内进行规范、有效、有序的急救及护理是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措施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为针对性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的5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急救措施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方法总结20例腹部外伤失血性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对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合并肝破裂、脾破裂等合并伤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20例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多有合并伤,治疗应早期诊断、急诊手术、抗休克、防治感染、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积极处理合并伤,对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 肝破裂 脾破裂 急诊手术 抗休克 防治感染 消除病灶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后,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我科曾成功抢救1例复合外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双侧开放性血气胸,胸壁裂伤,肺破裂,肝破裂,胃破裂,肠破裂,膈肌破裂;颈部外伤:气管裂伤,多处软组织裂伤;肢体外伤:左肱动脉闭塞血栓形成,正中神经横断裂,右手肌腱损伤)的患者。全身大小深浅共34个伤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转运与安全。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院前急救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注重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结果此组患者经急救与转运治疗后,患者的病情较前好转,其中抢救成功率为99.2%,其余1例患者抢救失败临床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心率、血压以及尿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于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果,在转运过程中加强护理,使患者安全的到达医院进行继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转运安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模式在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以 2017年 5月至 11月由我院施以急救的失血性休克病例 68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作等量 (34例 )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与规范急救护理处置组,对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在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组外伤失血性休克者前一指标显著低于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后一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可缩减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的急救护理总耗时,提升该类急救护理对象的急救成功比例。

  • 标签: 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于探讨及研究高渗盐液对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1月份-2021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重度脑外伤休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经过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后,将这60例病人分成两组,S组和Y组,每组各30例,S组给予常规疗法,Y组的病人提供高渗盐液,后对两组治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同时探究其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接受高渗盐液的30例Y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临床体征更平稳(P

  • 标签: 高渗盐液 重度脑外伤 休克病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应用高渗盐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80例为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参照组(n=40)、分析组(n=40)两组,分别予以林格氏液和甘露醇溶液与高渗盐液,并对比应用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6月。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分析组的临床各指标水平更好、治疗效果更理想,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临床各指标水平,提高预后效果,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高渗盐液 急诊治疗 重度脑外伤 休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渗盐液用于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重点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急诊外科收治的60例重度脑外伤休克急诊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重度脑外伤休克急诊患者通过甘露醇进行急诊治疗,观察组重度脑外伤休克急诊患者采用高渗盐液进行急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尿量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渗盐液用于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尿量等各项临床指标情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度脑外伤 休克 急诊治疗 高渗盐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8月期间收治的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 42例,进行临床抢救及护理干预,对临床抢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 42例中,经临床抢救及护理,抢救成功率 97.62%;死亡 1例,做好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干预工作十分重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为患者挣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 标签: 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使各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是临床紧急情况,早期发现和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可因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而危及病人生命。目的讨论休克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将病人置于去枕平卧位,以利于脑部供血。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尽量不搬动病人,若必须搬动,动作要轻。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至少两条,以利输液和给药。若周围静脉萎陷穿刺困难,可考虑行锁骨下或锁骨上静脉穿刺,必要时做静脉切开。

  • 标签: 休克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2月 ~2020年 6月,从我院选取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共计 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 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急救措施,观察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高,感染率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感染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肝破裂伴出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从2011年3月到2013年11月,我院共有98例外伤性肝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接受临床急诊护理。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的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的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占比51.02%(26/49),满意率为95.92%(46/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14/48),75.71%(37/48),满意率提高了2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出血性休克 干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高渗盐液在救治急诊重度脑外伤并发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急诊重度脑外伤并发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参考组(20例),两组分别采用5%高渗盐液与20%甘露醇溶液降颅内压,以NIP系列无创颅内压监测仪观察两组颅内压变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h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颅内压回升幅度显著小于参考组(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脑灌注压、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参考组,患者休克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5%高渗盐液在救治急诊重度脑外伤并发休克患者能够快速、持久降颅内压,效果确切。

  • 标签: 5%高渗盐液 重度脑外伤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