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是造成患者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气管切开是关键。气管切开术后因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下呼吸道免疫功能受到破坏,易使细菌侵入,加上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等介入操作,均可增加感染机会。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气道护理,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通过5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有效排痰,合理湿化,及时堵管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未发生呼吸道痰液堵塞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现将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急诊外科患者的影响。方法35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甲乙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情况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外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外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720例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同时,加强危重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伤口创面处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720例患者中有700例经过院前急救和急诊室抢救后成功转送入病房,20例在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减少了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结论在急救现场对外伤患者及时准确评估伤情,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妥善创面处理,运送途中密切观察、及时对症处理,安全转运,是提高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前的运用方式,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前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使患者轻松、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手术的手外伤患者50例,根据不同年龄患者心理特征而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50例手外伤患者术前恐惧心理90%得到改善,能理性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50例的手外伤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感到满意。结论加强对手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急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大夫和病人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这也是现代化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

  • 标签: 手外伤 心理护理 心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便秘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和整理近二年来收治的34例脊髓损伤患者便秘问题的相关护理资料。结果分析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外伤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对20例患者进行护理,对康复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中,1例无效(5%),5例有效(25%),14例显效(70%),总有效率95%;没有发生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手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 手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对于脑外伤患者来说,其身体与精神受到双重伤害,因此,脑外伤患者对康复护理具有急迫需求。尽早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本文则主要针对脑外伤康复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外伤 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277101)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外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循证护理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从入我院急诊抢救室至外伤性昏迷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送期间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0.01%。结论对外伤性昏迷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完善和细致的急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为外伤性昏迷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 标签: 外伤性昏迷 急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对骨外伤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接受体检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80例参与者均开展心肌酶检测,并对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心肌酶可以作为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参考指标。

  • 标签: 骨外伤 心肌酶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8例患者,对心理危机导致的四种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四种结局中前三种结局干预组面临应激时的应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能更有效地提高生命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危机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眼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眼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普通护理,并行心理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患者和家属满意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量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量评分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外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8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182例颌面创伤患者中,147例在伤后0.5~24h行清创缝合,35例在24~72h内清创缝合。22例患者根据颌骨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和部形态。结果171例伤口一期愈合,占93.96%;11例伤口二期愈合,占6.04%。179例无感染,占98.35%;3例轻度口腔感染,占1.65%,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感染症状,经口腔护理5d后感染消失,口腔感染治愈率100%。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外伤 口腔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2例与无肺部感染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等一般资料,激素、抗生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胃管等情况。结果肺部感染组与无肺部感染组在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应用激素、抗生素、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外伤病人多因突然遭受意外事故、外力、外伤常突然意外发生,事先毫无心理准备,外伤后改变了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需要给予调整和适应,因此外伤病人不论是在疾病的治疗,还是在康复的全过程中,既要重视药物及手术等治疗与护理,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康复护理,才能给病人以全面地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外伤 心理反应 护理
  • 简介:从事外科护理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科急症,其中以开放性外伤居多。当患者受伤并伴有大出血时情绪上会发生很大的波动,严重影响疾病正常恢复。因此,做好危重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开放性外伤 护理工作 心理特征 急诊患者 外科急症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