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的病因。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影响动脉形成的因素。 结果:本例外伤史明显,头部外伤严重,符合动脉形成。结论:外伤动脉需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交通事故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 伤残鉴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龙江 王苇 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感染动脉(infectiou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IA)是一种罕见的感染神经系统血管病变。II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动脉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未破裂IIA则临床表现隐匿,诊断较为困难。文章主要围绕IIA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感染性动脉瘤 临床诊断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外伤周围动脉34例,重点讨论外伤动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认为外伤动脉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式必须根据体的解剖部位,患者的健康情况和局部条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动脉瘤 搏动性肿块 血管杂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明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潼南 402660
  • 简介: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疾病,因此,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夹闭合介入栓塞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但介入栓塞治疗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动脉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脉脑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术后有何护理体会。方法 挑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2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因“右手掌肿物疼痛及中环指麻木1周”于2008—11—08入院。2周前患者不慎摔伤,右手掌部着地,被石头挫伤右手掌,致右手掌1cm纵形伤口。在我院门诊给予清创缝合术,术中未见有明显出血点。术后给予破伤风1500U肌注,抗炎治疗,伤口处无不良反应。1周前上网时不慎右手活动过度,当时自觉右手掌疼痛加重,次日出现肿物。1周后中环指麻木,

  • 标签: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指总动脉 挫伤 右手掌 清创缝合术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头颈部外伤动脉,特别是影响到颌面部动脉的很少见,多为锐器外伤所致。我们于2004年12月诊治1例由巴掌打击伤后引起左鼓膜外伤穿孔后出现耳部大出血,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诊断为颞浅动脉假性动脉,并行DSA栓塞治愈,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动脉血管造影 颌面部动脉 外伤性穿孔
  • 简介:摘要动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动脉是由于动脉管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而形成[1]。动脉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隐匿比较强,通常在自发性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才被发现,其死亡率达到50%,且发生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首次出血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处理,三周内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2],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3],首次发病且半年内再次出血率为30%~50%,再次出血病死率为25%~35%[4,5]。故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颅内 动脉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脉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动脉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脉主要因动脉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压力增高而发生,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及青年发病较少,主要以40~60岁多见。另外,女性发病率略多于男性,且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绝经前女性。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是动脉的危险因素。本文即对动脉的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的手术技巧及总结经验。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64例(69个动脉),均进行了颅脑DSA检查。选择不同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对动脉进行栓塞,采用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48例,球囊辅助栓塞10例,支架辅助栓塞11例。结果本组100%栓塞者32例,95%栓塞者18例,90%栓塞者14例。术后疗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58例,轻残4例,重残2例,无死亡,随访64例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轻残,1例重残,良好率95.3%。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安全、有效、微创,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CTA诊断。方法应用CTA检查技术对37例临床拟诊动脉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均行MPR、MIP、VR后处理技术,并与DSA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发现动脉患者有33例,33例患者共有42个动脉,其中7例见2个动脉,1例见3个动脉,25例分别见单个动脉。4例未见明确动脉显示。CTA显示动脉的部位、大小、颈指向及与监控血管分支、底骨质结构关节与DSA和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应用CTA诊断动脉准确率较高,且具备无创、简便、辐射剂量低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CT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