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法医学鉴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浅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法医学鉴定

李廷彪

哈尔滨市大工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150090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因素。 结果:本例外伤史明显,头部外伤严重,符合颅内动脉瘤形成。结论:外伤性动脉瘤需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交通事故;外伤性颅内动脉瘤;伤残鉴定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指因疾病或动脉壁损伤引起的颅内动脉壁囊性凸起,发生率约为2%-5%。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动脉瘤,多见于颅内前动脉及其分支。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很低,但病情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创伤性脑动脉瘤是一种创伤性脑损伤。脑内动脉壁部分受损,脑动脉及周围血肿形成动脉瘤,而外伤性脑动脉瘤比先天性动脉瘤少见,统计显示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是唯一的脑动脉瘤类型。动脉瘤一般分为:真性动脉瘤、人工动脉瘤、混合性动脉瘤、痛性神经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可能发生在大脑的动脉中。创伤性脑动脉瘤是法医鉴定的难点。

1案例

1.1案情摘要

吴某,男,53岁,2020年1月27日因交通事故头部受伤住院。入院时,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额叶区域的小硬膜下血肿;额叶和左叶多处瘀伤和脑部破裂、额窦壁、双侧顶骨、枕骨两侧及双侧颞骨岩乳部骨折。于2017年2月23日出院,出院时意识清楚,四肢肌力正常。

2020年2月29日早上进食后突然失去知觉。几分钟后,逐渐醒来,说话含糊不清。头部CTA检查发现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起始处有动脉瘤,应立即实施颅内动脉瘤切除+脑外引流+颅内血肿手术。为处理此案相关问题,人民法院已委托鉴定中心开展法医临床研究,确定吴某动脉瘤、破裂、出血与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参与度。

1.2阅片情况

2020年1月27日CT片示:基底池蛛网膜下腔出血,三脑室、双侧脑室扩大积水,枕骨骨折,右侧股骨下血肿,双侧额叶未见明显脑挫裂伤伴血肿;

2020年1月27日至2月3日CT片示:双侧额叶及左叶挫伤伴脑出血。 蛛网膜下出血,枕骨骨折、脑积水。

2020年2月7日和2020年2月10日的CT片示: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双侧额叶可见大面积低强度阴影和脑积水,枕骨骨折,脑积水。

2020 年 2 月 29 日CT 和 CTA示 :双侧额叶脑出血,脑积水 左侧脑室前角受压,中线结构右移,CTA示大脑前动脉破裂出血。

2020年2月29日的CT片显示,去除颅内血肿+夹闭动脉瘤、脑积水、颅内积气和局部颅骨缺失。

2020年9月8日和2019年11月21日的CT片显示放置了左侧脑室导水管。 双侧腔扩大,双侧额叶软化,大脑纵裂池见动脉瘤夹,脑积水(与上一次CT片相比,脑积水显著增加)。

1.3鉴定意见

吴某在头部受伤后一个多月突发动脉瘤破裂,符合外伤性动脉瘤迟发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与交通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推荐参与率为 90%-100%。

2讨论

先天性动脉瘤和外伤性动脉瘤有不同的机制。循环因素在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外伤性脑动脉瘤可在骨碎片、外伤性脑动脉瘤可直接由骨片,金属碎片和手术器械损伤后形成,或在头部减速性损伤时,脑在颅内滑动的瞬间,动脉与大脑镰下缘、小脑幕游离缘,或颅底部骨脊相撞后损伤而致,这些动脉瘤在闭合性颅面损伤中更常见,占颅内动脉瘤的绝大多数。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其形成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先天性的缺陷,Willis环动脉分叉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层缺乏;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破坏,形成囊性动脉瘤;3.头部外伤导致发生动脉瘤等。通常动脉瘤<1.0cm时CT不易查出,增强CT扫描能检出大于1.0cm动脉瘤,MRA常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筛选。故伤后一段时间内CT检查未查出动脉瘤并不能说明其伤后不存在脑内动脉瘤。目前,临床主要依据CTA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其诊断金标准。临床上很多脑外伤患者,脑外伤2~3周后因为癫痫、意识障碍、剧烈头疼等症状至院检查才发现。

在本案中,伤者有明确颅脑外伤史,伤后有意识障碍病史,伤后CT提示颅骨骨折及颅脑损伤,说明颅脑在事故中受较大暴力作用且损伤严重。受伤当日,伤者双侧额叶内血管未有明显破裂,伤后脑内环境变化导致双侧额叶内血管破裂出血,说明双侧额叶内血管结构在受伤当日己经破坏。如伤者颅内动脉瘤系伤前自身疾病,其血管结构应较正常血管结构差,应在伤时立即在双侧额叶脑内血肿形成时间段破裂出血,故伤者颅内动脉瘤系自身疾病依据不足。且伤者左侧A1段起始部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部位与双侧额叶脑血肿形成部位邻近,故伤者左侧A1段起始部动脉瘤的形成符合外伤所致。伤者颅脑损伤严重,伤后颅内压增高,压迫周围脑组织及血管,血肿吸收时颅内压降低,以及后期脑积水持续加重等颅内压力的改变,影响血管壁面切应力、压力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促发了血管局部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血管重塑,亦是引起动脉瘤形成及破裂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诱因(如咳嗽、大便等)可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故伤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系外伤直接所致。

认定外伤性颅内动脉瘤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外伤史是否明确。如外伤史不明确,则认定依据不足;2.遭受暴力以及颅脑损伤的的程度是否严重。如遭受的暴力不严重或颅脑损伤不明确,则外伤性颅内动脉瘤认定难度较大,此时,要结合阅片及病史,分析是否有脑组织肿胀。如存在脑组织肿胀,则提示颅内压力改变,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就有可能发生;如不存在脑组织肿胀,则认定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的依据不足。3.观察颅内动脉瘤形成的位置。如颅内动脉瘤形成的位置在脑挫裂伤附近或头颅着力点的对侧,则存在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大;如颅内动脉瘤形成的位置不在脑挫裂伤附近或颅脑着力点的对侧,则认定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4.动脉瘤破裂出血时间。如出血发生在伤后较短一段时间,则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大,如出血时间距离受伤时相隔久远,则要慎重考虑。综上所述,外伤性动脉瘤的认定需要结合外伤史、形成机制、伤后出血变化等综合分析,多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Nakagawa D,Zanaty M,Hudson J,et al .Plasma soluble human elastinfragments as an Intra- Aneurysmal localized biomarker for rupturedintracranial aneurysm[J].J Am Heart Assoc,2018,7:e010051.

[2]Waldron JR,Crockett M,Phillips THyperacute intracranial aneurysmrebleed captured on planar and 3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Radiol Case Rep,2018,13:1012.

[3]李不言,袁盾,姜维喜,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3):246-250.

[4]徐建国,黄煜伦,孙春明等.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分[J].安徽医药,2020,24(1)1-5.

[5]寿涛涛,孙晓阳,丁涟沭.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J].Clin.Neurosurg ,2019 ,1 6(4):3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