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腹部内脏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破裂约占10%左右。有慢性病理改变(如血吸虫、疟疾、淋巴瘤等)的更易破裂1。本文报道道路交通事故伤破裂,合并慢性淤血性脾肿大,切除脾脏后遗留副的伤残鉴定一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外伤性 巨脾切除 副脾 伤病关系 伤残鉴定
  • 简介: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约3%~23%;合并蒂或大血管损伤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发伤,病死率可高达70%;医源性损伤造成无辜的切除也常见。是人体内的重要脏器之一,在处理损伤时,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术式。近年来临床主张实施保手术,部分切除术是新兴的保术式之一。我院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5例Ⅱ~Ⅲ级外伤施行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脾部分切除术 治疗方案 脾外伤 腹部钝性损伤 病情严重程度 腹部脏器
  • 简介:摘要外伤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交通伤和暴力打击伤,由于脾脏质软而脆,极易破裂出血,而且出血凶猛,所以病情急、进展快、入院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可危及生命,占腹部外伤手术的首位。我院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外伤破裂患者29例,均为急诊破裂切除手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 脾破裂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对外伤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破裂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将收治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28例患者应用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破裂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切除术,且患者康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开腹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外伤破裂切除加自体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外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切除加自体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14以及28天统计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加自体移植治疗严重外伤破裂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移植组织成活率高等特点,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严重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 自体脾移植 治疗效果 免疫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破裂Ⅲ级和Ⅳ级的部分切除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9年9月行部分切除术保16例(Ⅲ级14例,Ⅳ级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破裂部分切除术后均恢复,保留存活好.结论:Ⅲ级及部分Ⅳ级的破裂在掌握适应症及熟练掌握保技术下行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脾部分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 熟练掌握 切除术后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治疗外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破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伤破裂患者实行部分切除临床效果优于全切除,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的正常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在腹部外伤中,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生率20%,脾脏是易受损的脏器,它具有滤血、毁血、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能,特别是有强的免疫功能。一旦发生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外伤切除术后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是破裂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脾破裂 脾切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外伤切除术患者8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43,予以常规护理)和B组(n=43,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未见任何病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切除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要点 外伤 脾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4例外伤破裂患者,并采用外伤切除术,给予我院制定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8d,平均住院时间为(13.45士7.54)d;14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患者的不满意率为0。结论外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康复,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破裂行切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积极应对并发症。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破裂行切除后的患者60例,对其进行一系列干预护理措施,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者7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其余53例患者均如期顺利出院。结论对外伤破裂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脾破裂 脾切除术后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外伤破裂患者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外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伤破裂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能够及时、有效地配合抢救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破裂采取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破裂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者25例纳入研究观察组-甲组,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者25例纳入研究对照组-乙组。对甲乙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频次,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下气肿率、肺部脓肿率、胰瘘率)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甲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剂使用频次均少于乙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外伤破裂采取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减少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降低并发症风险,促使其尽快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腹腔镜脾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破裂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外伤破裂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占19.5%;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占56.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破裂行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