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发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此类病人伤情重,失血量多,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较严重。多发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死亡率和病残率就会增加。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摘要多发伤病情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易误诊、漏诊,是现代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准确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严重多发急救进展。首先,本文分析了多发伤患者在急救中面临的挑战;其次,急救中的各种进展与技术,包括快速识别和评估多发伤患者的方法、止血和伤口处理的新技术、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的创新方法、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以及疼痛管理和镇痛药物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急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严重多发急救,并为改进急救的实践和培训提供参考。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进展
  • 简介:为使多发伤患者能够尽快得到准确而有效的救护,本文对我院120救治86例多发伤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救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地,其面对的病人一般都是急性病发作、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或者是交通事故的伤员等,其中以多发为主。因此,如何做好多发的诊断与处理,不仅关系到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更关系到伤病人员的生命安危。方法结合我科一年来在多发救治的经验,总结了427人多发急救的主要护理措施及急救的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反应能力,及时准确评估患者伤情,针对性的有效处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合理安全的转运以及急救的护理管理。结果多发抢救成功率由以往的75%提高到现在的90%,我们认为采取正确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伤者的死亡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因此,做好急救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 标签: 院前急救 多发伤 护理措施 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处理,以及转运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所救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78例患者中,成功送入医院的有72例,占92.3%;中途死亡6例,占7.4%。结论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5分钟,先将伤患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场地,然后尽快使其恢复呼吸功能,同时给予液体复苏、止血、吸氧及骨折外固定等初步治疗,在转送的途中要注意伤患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与医院急诊科进行伤患病情及其资料的交接,规范各种抢救记录。

  • 标签: 院前急救 重症多发伤 转运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急救与转运体会。方法选取某中心接诊的严重多发151例,就急救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途中行心肺复苏10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8例,经抗休克等治疗安全转运至医院143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严重多发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1h和铂金10min,积极进行高效的救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度1月—2011年12月,120急救中心多发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急救模式和技术应用作进一步探讨。方法分析565例院外创伤病人的现场及转运过程救治资料,利用(AIS)损伤定级标准,对伤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依据作出的初步判断,执行准确有效地救治措施。结果通过对多发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个救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结论运用多发急救技术,客观准确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去除即刻性致死因素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损伤程度 急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多发急救及急诊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以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于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为对象,对其均行院急救及急诊处理,分析本组急救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昏迷情况和创伤情况进行评分,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和创伤评估量表,结果分别用GCS评分和ISS评分表示。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急救及急诊处理后,有33例抢救成功,其余7例抢救失败,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2.50%(33/40);治疗成功的33例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升高,ISS评分降低,(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急救配合急诊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且还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以及创伤情况,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急诊处理 昏迷状态 创伤情况
  • 简介:总结了103例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缩短急救半径,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建立有效循环,合理搬运,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等。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程序在多发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的78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用传统护理,护理程序组用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满意度;多发急救时间;护理前后多发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死亡率。结果护理程序组满意度、多发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多发急救时间、死亡率方面相较传统护理组更好,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实施护理程序效果理想。

  • 标签: 护理程序 多发伤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程序在多发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1月的 78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用传统护理,护理程序组用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满意度;多发急救时间;护理前后多发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死亡率。结果:护理程序组满意度、多发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多发急救时间、死亡率方面相较传统护理组更好, P< 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实施护理程序效果理想。

  • 标签: 护理程序 多发伤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救中,严重多发具有伤情较重、复杂多变、发病率高等特点,本文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方面的经验。方法对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68例有效并安全转运至医院治疗,10例死亡。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处置是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关键措施,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对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的救治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合并多发伤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救,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送诊时间、开始手术时间更短,恢复良好率和中度残疾率更高,重度残疾率、植物状态率、死亡率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实施急救利于提升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多发伤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脊柱损伤合并多发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急救中是否应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5.95%(34/74),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占54.05%(40/74),在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包括出诊准备、现场救护、护理评估、心理护理、转运护理;对比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接受手术时间、急救成功率、负面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接受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负面情绪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合并多发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缩短急救时间,对于提高院急救水平和治疗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脊柱损伤 多发伤 院前急救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严重多发并骨盆骨折患者采用急救方法控制损伤措施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患有严重多发并骨盆骨折的34例患者有关资料,与采取不同救治方法相结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急救及控制损伤措施,对两组患者抢救结果及发生并发症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救治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在产生并发症比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多发伤并发骨折 急救治疗 损伤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