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半寄生常绿小灌木,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区,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叶和小枝可入药,能治疗风湿麻痹、腰膝酸软、高血压、肝癌等症。实验研究的槲寄生样品采自吉林柳河,寄主为杨树,经鉴定为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此前,国内对这种药材中的蛋白类活性成分鲜有研究,也未见有关槲寄生多肽的研究报道。论文较系统地开展了槲寄生水溶液提取物中多肽蛋白质两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以及活性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中获得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槲寄生多肽

  • 标签: 槲寄生 多肽 治疗 活性成分 麻痹 杀伤活性
  • 简介:通过牛颈韧带制得弹性蛋白。分析弹性蛋白的氨基酸成分。通过SDS—PAGE确定弹性蛋白的难溶性以及弹性蛋白多肽的可溶性。为获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显示:在pH7.5时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35%;对多肽还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弹性蛋白多肽浓度的升高,样品液的吸光值上升,其还原能力提高。

  • 标签: 弹性蛋白 特性 多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肽蛋白类药物在疾病治疗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加强对药学专业研究生进行此类药物制剂知识的普及已势在必行。探讨多肽蛋白类药物递送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完成相关科学研究和适应医药产业发展新形势的能力。

  • 标签: 多肽蛋白类药物 药物递送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研究生
  • 简介:本文对聚乙二醇修饰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原理、意义、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 PEG修饰
  • 简介:摘要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近几年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于其初期感染比较隐匿,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关于国内外对沙眼衣原体疫苗的研究做一简单概述。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MOMP DNA疫苗
  • 简介:以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为基础,考察了基于多级逆流固液萃取技术的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探讨了酶促反应和膜分离耦合技术用于制备胶原蛋白多肽的可行性。鱼鳞经预处理后置于多级逆流固液萃取连续反应釜,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可连续提取胶原蛋白,该制备工艺具有胶原蛋白随机降解率低、分子量高和节水等优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反应和膜分离耦合技术制备胶原蛋白多肽的工艺,考察了蛋白与酶的比例,切向流速率、温度等操作参数,该制备工艺具有分子量均一和范围可控的优点。将多级逆流固液萃取技术和酶促反应-膜分离耦合工艺集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胶原蛋白多肽

  • 标签: 胶原蛋白多肽 酶促反应-膜分离耦合 范围可控 分子量均一 过程集成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两个用于在丝状噬蓖体主要外壳蛋白表面展示外源多肽的载体,这类载体可以使编码外源多肽的DNA片段定向克隆到外壳蛋白的N末端DNA序列中或附近,被修饰的外壳蛋白将分布于野生型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单位中间。

  • 标签: 外壳蛋白 外源多钛 载体构建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摘要牛血红蛋白深受生物医药研究者们的青睐,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活性,ACE抑制活性,阿片样活性,增强血管舒缓激肽作用,镇痛活性等。本文讨论了牛血红蛋白中不同的多肽的一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牛血红蛋白生物活性肽将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新的应用。

  • 标签: 生物活性 多肽 &alpha 链和&beta 牛血红蛋白
  • 简介: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HIV/AIDS活性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是国内外新药研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也应该是我国近期创制新药的一条捷径.来源于动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等中的许多天然化合物具有抗HIV活性.本文仅对天然来源的多肽蛋白类化合物抗HIV的研究简要综述.

  • 标签: 抗HIV活性 多肽 蛋白类化合物 艾滋病 抗菌肽 L-氨基酸氧化酶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合成多肽方法,寻找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为抗SARS多肽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网络共享软件对与S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S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家兔,用ELISA法检测产生的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残基348-380,434-470)在家兔体内均能诱导抗体产生.结论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中包含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标签: 抗原表位 S蛋白 SARS-COV 合成多肽 免疫反应 家兔
  • 简介: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在应激(如热休克、高温、感染、缺氧、氧化应激、异常代谢物积聚等)条件下高效表达。主要参与胞内新生肽的结合、折叠、装配、降解与跨膜转运,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分为4个家族,即HSP90(83~90kD)家族、HSP70(66~78kD)家族、HSP60家族及小HSP家族。此外还有分子量为100~110kD而特性不同于上述家族的大分子HSP。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70-多肽复合物 肿瘤免疫 HSPS 肿瘤组织
  • 简介:问题提出: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已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求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x数学模型:z=na-18(n-m)说明:n-m是指脱水缩合合成该蛋白质时,形成肽键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蛋白质(或多肽)相对分子量的相关计算要求并不相同,在不同题目中会有所变化,在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计算.但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公式的关键并灵活利用公式展开计算,从而顺利计算出要求数据.

  • 标签: 平均分子量 蛋白质 问题提出 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氨基酸
  • 简介:摘要环状RNA由于5'帽状结构的缺失一直被认为是非编码RNA,不具有编码蛋白多肽的功能。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核糖体测序等技术的进展,研究发现环状RNA的序列中存在短开放阅读框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具有编码多肽蛋白质的能力,并在胶质瘤、肝细胞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通过综述环状RNA编码功能,分析其编码产物-多肽蛋白质在人类恶性肿瘤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环状RNA 蛋白质组学 肽类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方法:制备标准曲线,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结果:牛血清白蛋白在0.0414mg~0.2070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用仪器精密度良好,多肽平均含量为4.3mg/ml,RSD=1.7%,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结论: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适合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测定。

  • 标签: 脾多肽 注射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