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厚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的改变量、子宫的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 电刺激 薄型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与子宫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增生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的前提下分为子宫癌组(25例)、子宫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是发生子宫癌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子宫癌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子宫癌风险(P<0.05)。结论:子宫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癌,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动脉、子宫内膜血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6例和未妊娠组99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监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厚度及类型,ET日子宫动脉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阻力指数(resisitance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子宫内膜血流等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子宫厚度及子宫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血流所占比例[45.45%(30/66)]高于非妊娠组[25.25%(25/99)](P〈0.05);妊娠组子宫血流RI(0.30±0.05)低于非妊娠组(0.69±0.07)(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血流子宫血流RI对IVF-ET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经阴道彩超 IVF-ET 内膜下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共254个,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同时加用阿司匹林50mg/d,B组常规促排卵.并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监测HCG日子宫血流灌注情况.结果A组内膜内膜下血管生成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内膜内膜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分别为1.07±0.45、0.53±0.09、3.95±0.42,明显低于B组1.38±0.81、0.60±0.13、4.31±1.02.结论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关键词阿司匹林;促排卵;子宫血流AStudyonLow-doseAspirinEffects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inovulationinductionMuihui-fang,Liuchun-hua,ThePeople’sHosGpitalOfLongkouCity,Longkou265701,shando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Low-doseAspirinEffects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inovulationinduction.MethodsAprospecGtivestudyonthewomen(254cycles)whoreceivedovulationinduction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allocatedintotwogroupsAgroup(Aspiringroup,136cyGcles)withLowdoseaspirin(50mg/d)andclomiphenecitrate(100mg/doncycledays5to9)inovulationinduction;Bgroup(CCgroup,118cycles)onlywithclomiphenecitrate(100mg/doncycledays5to9).TransvaginalcolorDopplerultrasoundexaminationwasperformedtodeterminethebloodflowdistributionpatGterns,pulsatilityindex(PI),resistanceindex(RI),systolic/diastolicratio(S/D)of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onthedayofHCGinjection.ReGsultsGradesofvisiblebloodflowoftheendometrialdetectedbyTransvaginalcolorDopplerultrasound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etwogroups(p<0.01).AspiringrouphadlowerPI,RT,andS/Dof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thanthoseintheBgroup(p<0.01).ConclusionLowdoseaspirintherapKyeiynwoovrudlastioninductioncombinedwithCCcanpromotes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Aspirin;Ovulationinducti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中图分类号R7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12-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凡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2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0-011子宫内膜活检目前,临床妇科疾病诊断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结果,共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以提高临床妇科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在现如今所有的临床妇科检查项目中,最为常见和使用最多的就是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活检检查项目,是从通过腹腔镜或者是宫腔镜协助,在女性患者子宫颈中刮取一些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细胞形态、大小和类型及成分等检查和观察结果,判断患者到底是患上了什么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临床疾病诊断中需要先进行项目检查,然后通过检验结果对疾病和患病程度进行评估,子宫内膜活检检查项目的诊断准确性是非常高的,正常情况下所有的宫颈疾病都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诊断出来,且对女性身体影响不大,一些女性听说要刮宫或者是取一些组织,就认为很痛,所以对子宫内膜活检产生抗拒,这是因为不少女性对于子宫内膜活检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实际上子宫内膜活检并不是很痛,这种检查方式之所以是最为常见以及最为准确的检查方式,是因为其检查准确性和检查安全性较高,且便于操作,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安心接受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项目,且相信子宫内膜活检检查结果。2女性子宫内膜活检的作用如果女性想要了解自己的子宫是否有病变或者是子宫内膜情况,可以在来月经的六小时之内,或者是阴道不规则出血期间做诊断性刮宫,一般通过获取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提示看到的是月经期内膜,就说明女性内分泌不存在异常,且可以相信子宫内膜没有异常病变,不需要过分担心,若是病理检查结果是不正常的,就会在子宫内膜病理学检验报告中特别写出来的。以下是对子宫内膜活检以及检查要求,注意事项的阐述。首先,什么是子宫内膜活检?这个答案用官方的说法是,对女性患者子宫颈中取出一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依据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疾病,因为取出组织无论是观察和检查,都可以较短时间内完成,活检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诊断更为准确一些。目前,多数子宫内膜活检都是先对可疑的癌变或者是做完宫颈刮片之后看到了可疑细胞,子宫内膜活检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且等到宫颈活检的结果出来之后,就能明确女性患者到底混了什么疾病,并便于临床医生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所以活检可以使得疾病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厚度及其血流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研究。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来院检查的 66 例鉴定宫内外早早孕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并与最终妊娠结果进行对比,比较检查相关情况 。结果 检查 后,患者的检查正确率较高,数据比值为 (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阴道彩超检测较好的验证了宫内外早早孕情况,提高了对 子宫厚度和血流鉴别的有效性,推广使用佳。

  • 标签: 阴道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血流 宫内外孕
  • 简介:摘要子宫上皮内瘤变(EIN)为子宫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不典型及子宫原位癌。子宫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妇女。目的讨论子宫上皮内瘤变与子宫癌的诊疗。方法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子宫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就容易发展成为子宫癌。

  • 标签: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子宫刷筛查子宫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有异常阴道流血症状或存在子宫癌高危因素的女性病患共9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子宫刷取样,再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两次采集标本分别送病理学检查。以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子宫刷的采样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4例患者中,子宫刷采样满意度为93.62%,宫腔镜诊刮采样满意度为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相比,子宫刷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09%、47.83%、95.00%。结论:子宫刷可作为子宫癌的一种可筛查方法,临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刷 子宫内膜癌 病理学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鉴别子宫癌及子宫息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子宫癌、40例子宫息肉患者阴道超声表现。分析经阴道超声鉴别二者的价值。结果  子宫癌组子宫厚度、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及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占比高于子宫息肉组(P

  • 标签: 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样癌(OEC)同步子宫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98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OEC的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OEC同步子宫病变患者13例(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及单纯OEC患者43例(单一OE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术后病理及预后。结果56例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病变的比例为23%(13/56)。与单一OEC组比较,OEC同步内膜病变组患者的确诊年龄[分别为(52.7±10.2)、(44.9±8.3)岁]、已绝经的比例[分别为53%(23/43)、2/13]、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分别为28%(12/43)、0/13]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初潮年龄、手术前后血清CA125水平以及有痛经史、未生育、有子宫异位症(内异症)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比例分别为5/13、9%(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292,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最大径、肿瘤发生侧别、腹水量、转移部位、卵巢肿瘤病理切片中是否出现内异症病灶、手术方式、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术后化疗方案、化疗疗程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为91.6%,整体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6%,其中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93.4%,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1%、77.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病理分期(P=0.006)及残留灶大小(P=0.020)。结论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病变的比例较高;OEC同步子宫病变患者较单纯OEC患者年轻,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多见;OEC是否同步子宫病变并不影响其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癌,子宫内膜样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息肉与子宫异位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191例不孕患者,其中有子宫异位症者81例,无子宫异位症者110例,分析两者与子宫息肉的关系。结果有子宫异位症者比无子宫异位症者子宫息肉发生率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异位症患者易合并子宫息肉,应进行宫腔镜检查以排除子宫息肉。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息肉与子宫癌经阴道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子宫息肉病人65例与子宫癌病人65例实施研究分析,均实施经阴道彩超诊断,比较两种疾病彩超诊断相关参数和病灶内部血流情况。结果 平均血流速度(TAP)、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子宫癌患者均低于子宫息肉患者,差异显著(P<0.05)。子宫癌患者病灶内部血流丰富占比高于子宫息肉病人,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可有效诊断子宫息肉与子宫癌,具有无创、经济、操作简单等优势,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彩超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子宫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7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子宫癌患者 33例,作为研究组,子宫增厚患者 3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子宫厚度为( 2.28±0.25)cm, CDFI可见血流信号患者 84.85%( 28例), PI为( 0.58±0.14), RI为( 0.43±0.35), MVD为( 21.26±3.18),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 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子宫癌存在多项特异性指标,且其影像学表现,如回声、界限等与子宫增厚也存在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癌血流动力学参数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