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住院医师带教教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评价的比较,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住培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浙江省住培基地的2 053名学员3 141名带教教师为研究对象,并用χ2分析秩和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学员教师对住培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是否有个体化的教学计划[98.7%(3 099/3 141)比85.7%(1 759/2 053)]、能否满足学习需要[73.2%(2 298/3 141)比53.6%(1 101/2 053)]、带教中提醒观察学习[88.9%(2 795/3 141)比60.4%(1 240/2 053)]、针对专业的教学计划[93.9%(2 951/3 141)比78.0%(1 601/ 2 053)]评价反馈[93.3%(2 931/3 141)比87.5%(1 796/2 053)]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住培学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对学员认为教师缺乏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的问题上,师生差异最大的是科研能力,72.5%(1 489/2 053)的学员认为教师缺乏科研能力,而仅7.1%(222/3 141)的教师这样认为(χ2=2 408.296,P<0.01)。结论师生对住培的总体评价较好,但是师生之间的评价存在差异。可以通过统一带教标准、加强教师对科研能力的重视制定个体化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保障住培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各基地适当提高相应标准4个方面入手,减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提高住培教学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学员 带教教师 评价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医师带教教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的比较。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2月-2021年12月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培训)实验组(案例教学法)两组,对比教学评价结果。结果:对比综合学习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20例(100.00%),对照组综合满意16例(80.00%),(p<0.05)。对比学习问题:实验组学习问题1例,对照组学习问题6例,(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提升医学生的教学效果,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局,参与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学生带教教师满意度评价高,可推广。

  • 标签: 住院医师 带教教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了解不同培训专业住院医师的职业精神现况,为不同培训专业住院医师业精神的教育提供反馈与参考。本研究运用《住院医师业精神评价表》,采用自评带教老师评价(师评)两种评价方法对172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轮岗中的住院医师业精神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住院医师业精神总体评价较好,在职业精神评价的7个维度中,自评结果为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系统3组间的“关怀仁爱之心”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系统、外科系统的得分高于医技系统。师评结果为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系统3组间的职业精神评价各维度得分均无差异。在职业精神评价的29个指标中,自评结果为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系统3组间的“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民族、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善于沟通,知道何时倾听、何时发言、何时保持沉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师评结果为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系统3组间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在困难紧张的环境氛围中能保持良好自控”“在集体学习、反馈、小组讨论时主动承担任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住院医师 职业精神 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全科住院医师作为将来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主体,其职业素养关乎基层人民群众所享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了解当前全科住院医师业素养水平现况,提高医师业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方法采用借鉴、整合国外测量工具,并进行本土化来制定全科住院医师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问卷的形式对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全科住院医师中男性占25%,女性占总人数75%;首选全科医师住院的人数占到48.15%;问卷最低得分51,最高得分135,平均得分91.11。结论全科住院医师中性别比例不均,职业素养整体情况良好。

  • 标签:
  • 简介: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住培)的目标、医学模拟教育的内涵以及住院医师学习的特点,阐述了在住培中采用医学模拟方式进行培训的必然性及可行性。结合上海瑞金医院设置的住院医师医学模拟课程,从住院医师需求、课程形式、课程内容及授课主体几方面进行分析、分享课程规划经验。

  • 标签: 医学模拟 课程设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住院医师培训的政策措施,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住院医师 培训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外科住院医师业倦怠抑郁现状,以期能降低或缓解外科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抑郁情绪。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抑郁状态量表对2016年9月—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37名住院医师的抑郁职业倦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08名,女性29名,年龄(26.57±1.77)岁,年龄范围23~28岁。分析职业倦怠抑郁的发生率在性别、规培时间、规培身份上的分布差异,分析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抑郁的相关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职业倦怠抑郁在性别、规培时间、规培身份上的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抑郁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37名外科住院医师中,10名(7.3%)存在重度、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维度,有67名(48.9%)为轻度倦怠,有53名(38.7%)为中度倦怠,有17名(12.4%)为重度倦怠;在玩世不恭维度,有86名(62.8%)为轻度倦怠,37名(27.0%)为中度倦怠,14名(10.2%)为重度倦怠;在成就感降低维度,有64名(46.7%)为轻度倦怠,有43名(31.4%)为中度倦怠,有30名(21.9%)为重度倦怠。抑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37名外科住院医师中有27名(19.7%)存在抑郁状态。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在性别、规培时间、参培身份上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的发生率在性别参培身份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第1年的外科住院医师有14名(35.0%)发生抑郁,高于规培第2年8名(15.7%)规培第3年5名(10.9%),(P<0.01)。情绪衰竭(r=0.248,P<0.05)、玩世不恭(r=0.301,P<0.05)成就感降低(r=0.201,P<0.05)与抑郁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外科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抑郁情况不容乐观,抑郁发生率在规培时间分布上有差异,其中规培第1年的住院医师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的发生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 标签: 普通外科 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职务 问卷调查 职业倦怠 抑郁
  • 简介:摘要眼科手术培训是眼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时需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引导及教学,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提高手术及操作能力,有效缩短住院医师手术学习曲线、使其快速及安全的成长。在意识形态上需培养住院医师对待手术严谨的态度,手术前、术中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以及医德观念的建立与传承。在手术操作上,需培养其对人体组织及眼组织宏观的概念,以及提高手术的设计显微操作的能力。

  • 标签: 住院医师,手术,培训
  • 简介: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为我国提供医疗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美国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其住院医师考核体系亦较成熟。自1993年以来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考核体系。而相比较,我国公卫医师尚未建立规范化培训制度。为此,特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介绍中美两国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考核体系,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为建立完善我国的医师培训考核体系建立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住院医师培训 考核体系 中美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常用的多种培训考核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新的培训模式探索中,"阶梯式"培训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低强度、高频率"培训既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反复强化提高培训效果。将不同培训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挥不同方法优势的同时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此外,培训中还应引入"单项否决机制"方法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考核;角色扮演的场景模拟可能是训练团队复苏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肺复苏 培训 考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索有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岗前培训课程,为培训管理机构制定规范的岗前培训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2015年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55位住院医师进行岗前培训理论考核。用SPSS19.0分析考核成绩,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显示:岗前培训总体效果好,考核合格率达100%;不同培训科目考核成绩不均(χ2=48.45,P<0.05)。传染病防治与职业暴露处理、医保政策、医疗法规与医疗风险防范是劣势科目;研究生学历组个人平均成绩(73.63±4.00),高于本科学历组的个人平均成绩(71.8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生学历组的院感知识安全用血知识单科成绩高于本科学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专业个人平均成绩最低,单科成绩普遍较差。岗前培训是住培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首次针对住院医师的岗前培训成绩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培训成绩因培训科目、住院医师的学历与专业不同而异。培训管理部门应规范合理地设置培训课程,加强对劣势科目全科医师的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岗前培训 效果分析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何客观、公正、有效的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始终是医学教育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探索努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重视院内考核的三大阶段,重视“三基三严三合理”的培训,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顺利完成住院医师的培训考核,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医师队伍结构。本文探讨了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对策,力求依托规范化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标准,考核意义
  • 简介:住院医师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执业医师的必经阶段,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提出,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

  • 标签: 住院医师培训 医师评价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胜任力 毕业后医学教育 规范化培训制度
  • 简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院人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本院实际,指出规范化培训总时间5年,分四个阶段,即:(1)上岗前培训阶段;(2)科间轮转阶段;(3)专科定向阶段;(4)住院医师阶段。不同阶段赋予不同考核内容达标分值。同时就培训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 培训及考核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