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脓置管冲洗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行脓置管冲洗引流,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开引流。比较分析两组切开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继续哺乳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继续哺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脓肿的置管冲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后可继续哺乳,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脓腔置管冲洗 切开引流 乳腺脓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脓置管冲洗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行脓置管冲洗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继续哺乳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脓置管冲洗应用于乳腺脓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脓肿 脓腔置管冲洗 切开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置管冲洗传统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脓置管冲洗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切开引流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脓置管冲洗组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伤疤的大小等方面优于传统切开引流组。结论乳腺脓肿的置管冲洗治疗明显能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乳腺脓肿 置管冲洗 切开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脓置管冲洗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7月,在来我院治疗乳腺脓肿的患者中选取了180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前组应用脓置管冲洗方式治疗,后组实施切开引流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的脓完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是否能继续哺乳。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要比对照组好,并且可以继续哺乳的患者更多,两组之间做比较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乳腺脓肿时,切开引流和脓置管冲洗进行比较,后者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脓腔置管冲洗 切开引流 乳腺脓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产褥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44/4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9%(2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月经转归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合冲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素,在产褥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宫腔冲洗 产褥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感染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方式实施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90例产褥感染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联合氨苄青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方式实施辅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产后住院时间、产后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1.1%,对照组71.1%(P<0.05);退热时间、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不良事件仅仅1例,对照组有6例(P<0.05)。结论产褥感染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方式实施辅助治疗,可以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保证产妇产后安全。

  • 标签: 产褥感染 氧化氢 甲硝唑 冲洗 宫腔
  • 简介:近15年来我们采用双分道冲洗引流治疗腰腹部深部窦道、脓肿34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双腔引流管 分道冲洗 窦道 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脓肿对口冲洗负压引流传统开放式纱布条填塞引流的优缺点,探讨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引流的可行性。方法64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和常规纱布填塞引流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口冲洗负压吸引组较常规组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瘢痕小。结论对口冲洗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安全、微创、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脓肿 对口冲洗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粘连(IUA)是宫腔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当内手术操作破坏了大面积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而子宫底部以及双侧输卵管口部的子宫内膜破坏不够充分,同时又合并术后感染时,则可能继发术后宫粘连。其发生率甚低,文献报道甚少。

  • 标签: 宫腔粘连 并发宫腔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囊压迫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观察组采用内水囊压迫治疗,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治疗。比较止血手术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术后填塞至 24h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手术时间和填塞保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填塞至术后 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82%( 3/44),对照组为 18.18%( 8/44), P<0.05。结论:内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宫腔水囊压迫 宫腔纱条填塞 剖宫产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止血球囊压迫填纱在处理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8例,分为2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出血75例,予填塞纱布止血,称填纱组,2013年1月-2014年10月出血43例,放置球囊压迫止血,称球囊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止血成功率、填塞操作时间、填塞过程中出血量、输血率;产褥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均止血成功,填纱组比较,球囊组放置操作时间(10.5±2.6)min明显短于填纱组(25.6±5.3)min,球囊组填塞过程中的出血量(293.86±410) ml明显少于填纱组(1140±858)ml,球囊组输血率45.33%显著低于填纱组72.09%,P均

  • 标签: 止血球囊 产后出血 宫腔填纱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粘连效果显著,术前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对空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粘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这50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采用粘连电切分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根据对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左右的随访得出,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患者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空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在宫腔镜下实施空腔粘连分离术的不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空腔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腔镜下粘接分离术的方式对于粘连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首先选择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粘连患者共计 8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的粘连分离术进行详细治疗,使用对照试验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共计 40人,我们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则使用球囊导尿管和口服戊酸雌二醇进行术后治疗。以上的所有患者中,不孕不育的患者共计 69例,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对所有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和盆腔状况进行分析,其余 11例患者为月经量减少,对于这些患者则在手术后进行人工周期治疗,进行 4个月左右的术后随访,进行宫腔镜的全面性检查,对相关疗效进行有效评价。结果:以上 69名不孕不育患者中共计 5次成功病例,另外有 12例患者因为狭窄,需要进行两次的分离手术工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之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状。以上 80例患者的治疗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预后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下进行宫粘连分离手术对于粘连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使用球囊导尿管和口服戊酸雌二醇效果良好,适用于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过氧化氢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褥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硝唑+过氧化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过氧化氢治疗产褥感染疗效理想,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过氧化氢 产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产妇感染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d、(5.1±1.2)d、(8.2±1.5)d;对照组分别为(6.8±1.3)d、(8.5±1.3)d、(11.3±1.7)d;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甲硝唑 产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粘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宫粘连分离术。术后两组分别应用小剂量、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应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大量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可改善形态及月经情况,减小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期间治疗粘连患者88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44例),一组为观察组(44例)。两组均使用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使用雌激素治疗,术后观察组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单项及总体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粘连对形态及月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孕激素 宫腔形态 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