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左房粘液瘤在临床上少见,在生前能得到正确诊断的较少,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开展,使本病能在生前作出正确的诊断,病人得以及时进行手术而可完全恢复健康。本文拟对左房粘液瘤的发病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各种检查的意义及如何提高诊断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左房粘液 粘液瘤
  • 简介:患者女,52a。因左乳房无痛性肿块6mo入院。体查:双乳对称,无畸形,无乳头凹陷,无橘皮样外观,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限3处可扪及2cm×2.5cm大小的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表面结节感,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双腋(一)。彩色B超示:左乳占位性病变。诊断:①纤维瘤?②乳癌?乳腺肿瘤生物学标记物检测(Cal5-3+CEA)示正常。

  • 标签: 乳腺粘液癌 肿瘤 病例报告 乳腺胶样癌 病理检查
  • 简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女性粘液脓性宫颈炎(MPC),而研究表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常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经对40例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粘液宫颈炙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其中检出14例(35%)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并建议采用双重疗法进行治疗。

  • 标签: 女性 淋球菌感染 粘液脓性宫颈炎 合并症 沙眼衣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8例心脏粘液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娴熟的手术配合,及时准确地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术中安全的体位管理,有效的体温控制和循环稳定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粘液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3例乳腺粘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3例女性患者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6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镜下大片粘液弥散在间质中,形成粘液湖,粘液湖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粘液中漂浮着小簇癌细胞,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乳头状,呈圆形、卵圆形,胞浆嗜酸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3例ER、E-cadherin均阳性,CK5/6均阴性,2例Syn阳性,1例PR、HER-2、CgA阳性。结论乳腺粘液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预后较好,及时诊断及治疗仍是保证其疗效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乳腺 粘液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男,62a。因血尿伴血块7d入院。患者自诉,1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有血块,无尿频、尿急、腰痛及发热等症状,门诊查B超示膀胱占位,因血尿持续1d后消失,故未予重视。入院前7d又出现血尿,伴有血块,尿频尿急,于是再次就诊,收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进行性消瘦等症状。根据B超检查结果行膀胱、前列腺、精囊、双输精管手术切除。

  • 标签: 膀胱粘液腺癌 病例报告 诊断 肿瘤
  • 简介:摘要神经鞘粘液瘤(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瘤性基质中呈现神经鞘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鞘粘液瘤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鞘粘液瘤 分析
  • 简介:摘要粘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也称作粘液肉瘤,是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类型之一,因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所致。粘液纤维肉瘤的主要发病部位是软组织,该病的我国临床较为罕见,已有的报道中尚不足百例。但有报道指出,发生于不同部位的粘液纤维肉瘤,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就我院的1例软组织粘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升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软组织 粘液纤维肉瘤
  • 简介:报告1例上唇粘液表皮癌。患者男,42岁。因上唇反复溃烂渗液10年余就诊。患者上唇唇中线处可见一大小约0.8cm×1.0cm的创面,表面可见黑色痂皮覆盖,中间有裂口深及唇肌,挤压有少量渗液,创缘界限清楚,稍高出创面,创周组织肉芽无明显异常。皮肤镜下可见创面血管粗大丰富,创缘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肤病理显示:真皮内可见较多大小不一的鳞状上皮细胞瘤团,其上见粘液细胞,并见粘液腔内较多粘液粘液细胞,少许中间细胞,少许细胞呈异型;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病变浸润性生长到横纹肌。诊断:上唇粘液表皮癌。

  • 标签: 粘液表皮癌 上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女,58岁,发现右腹部包块3天入院。主要表现为腹胀、纳差。查体:腹部膨胀,右上腹触及一约15cm×15cm×15cm大的包块,质稍硬,活动度小,与周围边界不清,触之无压痛。腹部揉面感。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9×10^9/L,中性0.73,淋巴0.27;尿镜检正常;肝功、尿素氮均正常;B超示腹膜后肿瘤。初步诊断为腹膜后肿瘤。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假性 正常 腹部包块 腺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唇部粘液腺囊肿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共收治了104例唇部粘液腺囊肿,常规手术治疗84例,术前进行了全面的口腔洁治34例,10例对象选择进行光疗,10例对象进行碘注射,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复发情况。结果从整体来看,治愈率达到98.08%,复发率约为1.92%,口腔问题发生率约为2.89%,并发症发生率约为6.73%,治疗满意率达到98.08%。碘酊注射疼痛持续时间、(7.2±1.6)日、恢复正常进食时间高于手术、激光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部粘液腺囊肿治疗较多,整体治愈率较高,手术、激光治疗起效速度快。

  • 标签: 唇部粘液腺囊肿 手术 光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切除配以术后预防在口腔黏液腺囊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穿刺抽出囊液,手术切除囊肿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1周后复诊。结果57例治愈伤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该治疗口腔黏液囊肿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口腔黏液腺囊肿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个腹膜恶性肿瘤,十分罕见,发病率极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很难发现,多数是通过术后病理确诊的,本文为一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的病例,因腹胀1个月不能自行缓解到我院行彩超检查,后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其宫体缩小、形态正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宫腔线分离,宫颈管回声欠均匀。双侧卵巢探查不满意,盆腔内可见几处混合回声,形态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其周边可见胶冻状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弱回声及细小强回声光点。并且伴有宫腔积液,腹膜弥漫性增厚。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阑尾来源的粘液性肿瘤。

  • 标签: 腹膜 假性粘液瘤 彩色多普勒 阴式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