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家庭护理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我院以 2017年 11月 -2018年 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 142名脑卒中家庭护理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别各 71例。对于对照组人员实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脑卒中家庭护理者接受指导后的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家庭护理者综合护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加优异( P< 0.05);观察组脑卒中家庭护理护理知识掌握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指导脑卒中家庭护理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成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将患者的生活水平提高。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脑卒中家庭护理者;总数:64例;分组方式:随机信封法;组别:参照组、观察组;组别例数:各32例;护理方式:常规护理家庭康复护理;比较项目: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护理能力评分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家庭护理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对家庭护理护理能力方面的价值展现。方法:对于研究开展内涵盖时间段明确表示,涉及2023年全年度,即1~12月,对于此区间内存在研究样本需求信息的脑卒中患者,每位患者对应一位对家庭护理者询问并自愿基础遴选符合样本信息对于研究提供可靠性数据后确认60例,对其随机摸球法分裂组别达到均分状态并取名,护理干预组(家庭康复护理),护理基础组(惯用护理),以两组家庭护理护理指数,作为数据评判准则。结果:护理干预组家庭护理护理指数评价综合状态更优(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家庭护理护理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护理能力
  • 作者: 侯欢   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8-0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23年第6期
  • 机构:脑性瘫痪又称为脑瘫,属于发育早期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属于最严重的运动残疾。儿童脑瘫是因发育成熟前遭受某种病变或者损伤所致,主要症状有姿势发生异常以及中枢性运动障碍[1]。常合并癫痫、智力低下、听力和语言功能障碍,给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增强家属的保健意识与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为促进其更快的恢复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卒中的病人展开分析,在其康复护理过程中提供家庭康复护理指导,评价其作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接收的脑卒中病人中随机选取200位病人,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性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共计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各有100位病人,其中一组护理者将会接受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称其为实验组,另外一组护理者接受简单的教育指导,称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者的护理能力。结果:通过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护理者的护理能力综合评分,从中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差距拉大,实验组护理者的综合护理水平更高。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治疗出院时对护理者开展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工作,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开展康复工作,有利于护理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家庭护理护理能力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将当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首先需要将脑卒中家庭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转变,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60例脑卒中家庭护理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以及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明显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采取家庭康复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家庭护理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性别、出院前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的两组脑性瘫痪小儿。观察组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培训,并按要求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对家长未做具体要求。结果两组出院前WeeFIM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院后3个月复诊时评分比较两组均有提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前与出院3个月复诊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脑性瘫痪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40例,根据患儿家长是否接受了我院家庭康复指导分为观察组(接受)和对照组(未接受),观察组实施医院+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行医院康复,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训练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GMFM)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61.7±11.8)分VS(42.8±12.4)分,且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脑瘫患儿 家庭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脑瘫儿童康复依从性的各项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应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脑瘫儿童82例,收集儿童康复信息和家属相关资料,将配合康复治疗及家庭训练的儿童分为试验组,将不配合康复治疗及家庭训练的儿童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龄(5.25±1.04)岁;对照组70例中男28例、女42例,年龄(4.02±1.13)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家庭因素中对脑瘫儿童康复依从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82例患儿中,有12例依从性较差,发生率为14.6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2.085,P=0.025)、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OR=2.280,P=0.031)及家属对康复计划认识(OR=2.083,P=0.019)均为影响脑瘫儿童依从性的家庭因素。结论家庭月收入<3 000元、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家属对康复计划认识等均是降低脑瘫儿童康复期间依从性的重要家庭因素,临床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强化对家属疾病康复知识宣教,实施有效的家庭康复护理同时,提高儿童对康复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依从性 家庭因素 家庭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