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输液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家庭输液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社区家庭输液危险因素。结果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与患者不同病种、经济条件、药物来源、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输液环境以及护士安全意识、预见性和社区风险管理制度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输液知识的培训对降低社区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区 家庭输液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家庭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择取本社区在2013.06-2014.06期间进行家庭输液的104例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针对其护理风险给予防范干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有患者5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事故的机率1.92%(1/52)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输液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风险,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生护理风险、输液事故的可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社区家庭输液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输液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寻求积极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社区进行的家庭输液1268次,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无一例发生输液反应或者护患纠纷。结论护理人员正确评估家庭输液风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关于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社区医疗服务的规范,能够减少家庭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家庭输液 护理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记录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过程,共计128次,对照组采用文字叙述的记录方法,共计136次。比较两组平均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护士对两种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完成护理记录的时间为127.0秒,对照组为421.7秒,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表格式护理操作记录能够节省书写记录的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社区护士的好评。

  • 标签: 家庭护理 表格设计应用 输液操作记录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善输液环境和输液安全的提升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借助对输液室的硬件设施和输液流程进行改善,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从而改进护理的质量,提升输液的安全性。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采用自制输液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输液环境改善之前一共有86432例患者进行了输液,其中出现了差错的患者有40例,在对输液环境进行改善之前,输液的患者有79361例,其中出现差错的患者有15例。结论改善输液环境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也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输液环境 护理安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家庭环境下门诊输液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指导。首先,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药物管理错误、输液设备使用问题和注射部位护理不善。其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了清晰的指导、远程监测技术和定期的复查培训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患者与医疗团队之间积极的沟通和合作,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成功率。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望提高患者在家庭环境中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家庭环境 门诊输液 自我管理 护理指导
  • 简介:骨髓输液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一种紧急输液方法,主要用于急诊大抢救和心肺复苏。由于解剖位置固定,标志明确,穿刺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和操作速度快等特点,在非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站中应用较多。由于可穿刺部位不多,且骨髓输液并发症较多和较严重,故一般不将此法列入常规输液方法,也不作为长期输液之用。一般在能获取有效静脉通路场合下不采用此法输液,或在获取静脉通路后即行撤除骨髓输液

  • 标签: 骨髓输液 输液方法 静脉通路 穿刺成功率 输液并发症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输液输液,是医院对于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种手段及措施,其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医疗服务,尤其是有如输液输液这种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直接促使我国医疗系统的各项诊断治疗进入深入的改革和发展。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输液输液工作展开一番探究和思考,成为了许多相关医疗工作者及有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焦点问题,其发展对于我国医院系统各项工作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本文就输液输液工作,结合自身的认识、理解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展开几点思考,并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或意见,供参考。

  • 标签: 输液室输液 核对工作 规范配药 热心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配液、输液操作规范和这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介绍.为临床输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检索及汇总评述。结果和结论:在输液的整个流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规范操作流程、预见性的关注安全用药对于我们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输液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液 操作规范 安全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的静脉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主要窗口,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着各专科、各病种、各种文化层次、各种性格、各种就诊经历及各种经济状况的患者,输液室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工作中很难掌握主动性,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杜绝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我院输液泵与我院常用的输液器匹配程度,探讨适合病房输液泵精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台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MP-60输液泵,在5ml/hr、25ml/hr、100ml/hr、500ml/hr四种输液速度下,应用两种我院常用的输液器进行精度测量。结果两种输液器在输液泵的四种输液速度下精度误差均≤±5%。结论我院输液泵与我院常用的输液器匹配,能保证临床使用安全,该测试方法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输液泵 输液精度 测量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合理安排人员,故优化工作流程。方法运用集中的静脉穿刺,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实施优化后患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病人及其家属满意率等,与优化流程前相比较。结果优化流程后,运用集中静脉穿刺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6%、投诉率下降为10%、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90%、病人满意率上升为95%,工作人员自我满足感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中静脉穿刺后工作效率有了明显得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消耗,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和改善了护理服务工作质量,降低了护理纠纷,减少护理风险,保持了护士的良好形象,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输液 优化流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存在问题的对策,总结临床提高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经验。方法对医院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从药物,查对制度,服务态度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医院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结论加强急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事故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静脉输液 查对制度 问题 探讨
  • 简介:摘要输液微粒可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小板溶解性出血。以上危害尤以肺脏多见。但输液微粒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常用“隐形杀手”来形容输液中的微粒。

  • 标签: 输液微粒 危害 未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