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农村家蚕常见病毒有血液型、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各有其表现症状.需从消毒、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方面着手进行病毒的防治,以提高养蚕效益.

  • 标签: 家蚕 病毒病 症状 防治 种类
  • 简介:家蚕病毒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据四川蚕普查资料显示,每年家蚕因蚕减产20%左右,其中家蚕病毒的危害占蚕损失中的70%~80%,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品种的优劣和蚕的防除,蚕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病毒病 家蚕 发病规律 种类 病征 病变
  • 简介:蝇蛆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 标签: 蝇蛆病 家蚕 防治 体内寄生 夏秋蚕 蚕病
  • 简介:<正>近年来我区各蚕种场制种量增多,原蚕户扩大,原蚕在春夏秋均有不同程度白僵发生。在1989年秋季9、10月份,气候比较干燥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地区出现此,特别是在蚕的蛹期发病严重,有的原蚕户茧质调查时僵率达10%,到制种前有的发展到35%,还有甚至达到95%不能制种,严重影响了制种量。由于多年来对白僵的为害认识不足放松防治,导致接连发生。现对该病防治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 标签: 白僵病 原蚕 家蚕 蚕室 熟蚕 蚕期
  • 简介:研究家蚕幼虫粉对实验性糖尿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小鼠模型,饲喂含2%家蚕幼虫粉的饲料,调查小鼠的临床表现及血糖值.结果:家蚕幼虫粉可显著改善糖尿小鼠三多一少的症状及降低血糖值,其中饲料消耗量、饮水量和尿量分别降低25%、47%和43%,并能维持体重,血糖值在对照组上升56%的状况下降低33%(P<0.01).结论:家蚕幼虫粉有显著治疗糖尿的作用.

  • 标签: 家蚕 糖尿病 小鼠 治疗作用 降糖作用 四氧嘧啶
  • 简介:生产实践证明,通过用消毒液浸泡桑叶进行原蚕饲养,结合桑园杀虫管理、病虫害预测预报、日常消毒防病的细节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的发生。防“微”技术主要是要抓下面几项基础性工作:原蚕区保护工作(无毒种提供、蚕沙处理、日常防病消毒)、桑叶全程消毒工作(浸泡消毒、防“微”灵及多菌灵的正确使用)、桑园杀虫工作(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安全制种工作(原蚕生产时间及批次安排、日常消毒、原蚕点建设、蚕种质量保证体系)。

  • 标签: 防“微” 生产实践 探索
  • 简介: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农业各学科生产管理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效,应用计算机进行蚕桑生产管理迫在眉睫,家蚕微粒子检验资料管理系统就是顺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此软件开发的目的旨在为蚕种生产、蚕种资料的管理和各级蚕桑生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快捷、方便、准确、全面的计算机应用服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管理系统设计 检验资料 生产管理 蚕种生产 应用计算机
  • 简介:新发疾病包括以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和发病率逐渐升高或发病地理范围越来越大的原有疾病。新发病毒感染可分为虫传播(节肢动物媒介病毒或虫媒病毒)和动物或人间直接传播。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是出血性的或神经性的。出血性病毒在“病毒性出血热”一文中讨论。本文集中讨论嗜神经性虫媒病毒和一些其他的新发CNS病毒

  • 标签: 病毒病 新发 病毒性出血热 虫媒病毒 动物媒介 嗜神经性
  • 简介:上回说到,鼻血止住了,我正在得意,突然发觉脑瓜儿上长出一块瘙痒难捱的东西。你当是怎么了?哈哈,原来是蚕屎里面的真菌让我长了一块癣。

  • 标签: 儿童 生物学 教学方法 教材
  • 简介:大竹县栽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逾百年。百年发展历程,蚕桑产业已成为大竹传统特色产业。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春有倒春寒、夏季高温多湿、秋有阴雨绵绵,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极易发生各种蚕。随着栽桑养蚕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蚕区域集中及蚕期的多次反复,病原的不断积累,在夏蚕和秋蚕饲养中时常发生各种蚕,特别是僵。对此在大竹县现代蚕业发展过程中,加强以僵为重点的蚕病防治,是提升大竹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蚕农养蚕收益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大竹县 综合防治 僵病 栽桑养蚕 原因 家蚕
  • 简介:家蚕系871N×872N和871C×872C蚕品种是中国蚕业研究所对871×872的耐改良系,为了解其在农村饲育条件下对血液型脓病的耐力,我们于2009年在资中县进行了抗血液型脓病养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予后。

  • 标签: 农村养蚕 蚕品种 耐病 试验初报 家蚕 血液型脓病
  • 简介:一、前盲家蚕母蛾镜检是防止微粒子,杜绝胚种传染的关键措施。目前对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是采用:七个蛾腹合磨(留下蛾头复查用)蛾液离心沉淀,点三样本镜检,发现病毒复检蛾头,按实际检出毒蛾数计算病毒率。这种方法,检出毒蛾数目清楚,计算病毒率准确,但花工费时,检种效率低,为了进一步改进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一九九○年省丝绸公司下达任务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蚕种繁殖试验所对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集团检验方法进行试验。

  • 标签: 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原种生产 丝绸公司 检验方法 离心沉淀
  • 简介:为评价家蚕丝胶粉对糖尿的治疗作用,本实验以糖尿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对照组与给药组的血糖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家蚕丝胶粉在1000mg/kg、3000mg/kg的剂量下,糖尿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组9.40%、26.11%,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甘油三酯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76%、11.96%、36.51%,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4.02%、6.51%、9.28%,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7.11%、14.27%、23.32%,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升高了24.46%、59.57%、119.33%,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家蚕丝胶粉对糖尿的治疗有较显著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家蚕丝胶粉 实验研究
  • 简介:为了有效防治家蚕,促进忻城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忻城县家蚕发生情况,对家蚕暴发蚕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忻城县发生的蚕种类较多,老蚕区有病害加重发生的趋势,原因主要有蚕衣消毒防病意识不强,相关综合治理制度还未制定实施;蚕房使用和饲养方法不规范,建议树立小蚕共育户正确经营理念,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对蚕农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饲养水平;依照法规规范小蚕及蚕种生产,以示范区推广防控技术。

  • 标签: 家蚕 蚕病 暴发原因 防治对策 忻城县
  • 简介:详细介绍了草莓四种专一性病毒的鉴定方法和草莓脱病毒苗生产的技术和措施,提出了建立草莓脱病毒苗繁育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

  • 标签: 苹莓病毒病 脱病毒苗 热处理
  • 简介:家蚕微粒子是蚕种生产的大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微粒子对大田生产的危害已很少发生,对蚕种生产的危害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但仍不时会给蚕种生产带来意想不到的威胁。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模拟试验 传播 病原 蚕种生产 科技工作者
  • 简介: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桑园生产基地已于1993年搬迁到距离本部30km多的广州远郊即当时的白云区萝岗镇长平村。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的加速发展,2005年广州市又进行了区划调整并新成立了广州市罗岗区,受此影响,我中心位于萝岗的桑园基地受到的污染日益加重,桑园附近的非法养猪场、养鸡场造成的环境卫生状况十分恶劣,污水顺水渠排出,苍蝇布满桑叶上,这给病原的累积和散播提供了极好的媒介,给我们的防微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昆虫耐药陛增强,再加上基地周边果树、菜地的共同作用,桑园野外昆虫的密度逐年增加。因此,桑叶带毒(表面大量粘附野外昆虫的微粒子孢子)己日益成为蚕种生产防治微粒子的难点、重点,如果我们继续仅以过去一贯坚持的以喷洒防微灵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微技术方法己难以确保防治家蚕微粒子的控制效果。为此,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桑叶浸渍消毒的办法来进一步强化家蚕微粒子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我中心原原母种、原原种生产的万无一失,确保我省蚕桑生产优质蚕种的足量供应。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生产防治 浸渍消毒 桑叶 野外昆虫 优质蚕种
  • 简介:抓住桑园防虫治虫关键技术,降低桑园虫口密度是防止野外昆虫传染微粒子家蚕的主要措施;桑叶叶面消毒,确保桑叶无毒是切断野外昆虫传染微粒子家蚕的一个重要的补救措施。

  • 标签: 野外昆虫 家蚕 微粒子病 交叉传染
  • 简介:热恋中的人亲热接吻是很平常的事,可小王姑娘竟为此染上了“接吻”。不久前,小王姑娘因发热、头痛、嗓子痛、全身不适到医院就诊,她自以为是普通感冒,可是经过检查和化验后医生的诊断是一种叫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疾病,原因是和男友接吻染上的。去年篮球明星孙悦也得过这个,当时网上和很多媒体都刊登过这一消息。

  • 标签: “接吻病”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医院就诊 全身不适 普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