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小儿烫伤患者运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来开展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时间为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研究样本为我院接收治疗的烫伤患儿 108例,以治疗方法的差异作为患儿分组的依据,患儿单独运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为常规组,患儿联合使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与心理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少于常规组, p

  • 标签: 浅Ⅱ度烫伤 小儿 负压治疗技术修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小儿烫伤患者运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来开展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研究样本为我院接收治疗的烫伤患儿108例,以治疗方法的差异作为患儿分组的依据,患儿单独运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为常规组,患儿联合使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与心理护理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烫伤创面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负压治疗技术修复与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浅Ⅱ度烫伤 小儿 负压治疗技术修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小儿II烫伤患儿进行应用负压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愈合时间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 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8月接收的小儿II烫伤患儿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换药次数、治疗第14天时创伤面恢复情况、愈合时间以及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 结果 实验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第14天创伤面愈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为68.0%,实验组总满意为93.0%,实验组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小儿II烫伤患儿进行应用负压治疗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提高创伤面愈合率,缩短患儿愈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应用负压治疗 小儿浅Ⅱ度烫伤创面 疗效 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深Ⅱ烫伤大鼠早期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取90只健康无特殊病原体级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烫伤组、前列地尔组,每组30只。假伤组模拟致假伤,其余2组大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深Ⅱ烫伤。3组大鼠伤后即刻行抗休克治疗;伤后2 h,假伤组、单纯烫伤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前列地尔组大鼠腹腔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1 mL,每天1次,持续14 d。伤后3、7、14 d,每组取10只大鼠,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并计算烫伤2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每只大鼠取腹主动脉血2 m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血栓素B2水平;取背部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创面微血管密度(MVD)。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假伤组大鼠无烫伤创面。伤后3 d,单纯烫伤组及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形成干痂;伤后7、14 d,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面积较单纯烫伤组明显缩小,且渗出更少。(2)伤后3 d,单纯烫伤组与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相近(t=1.167,P>0.05)。伤后7、14 d,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8.657、33.050,P<0.01)。(3)伤后3、7、14 d,单纯烫伤组和前列地尔组大鼠血清血栓素B2水平分别为(541±22)、(607±47)、(688±21),(326±25)、(271±21)、(135±27)pg/mL,明显高于假伤组的(17±6)、(16±4)、(16±4)pg/mL(t=72.977、39.685、102.076,37.033、37.253、13.845,P<0.01)。伤后3、7、14 d,前列地尔组大鼠血清血栓素B2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t=20.637、20.651、51.680,P<0.01)。(4)假伤组大鼠可见正常表皮、真皮等。伤后3 d,单纯烫伤组大鼠创面可见大量坏死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可见少许新生上皮形成及部分炎性细胞浸润。伤后7、14 d,前列地尔组大鼠新生上皮较单纯烫伤组明显增厚,并逐渐可见表皮形成。(5)伤后3、7、14 d,前列地尔组及单纯烫伤组大鼠创面MVD明显高于假伤组(Z=-3.780、-3.781、-3.780,-3.780、-3.781、-3.780,P<0.01)。伤后3 d,前列地尔组与单纯烫伤组大鼠创面MVD相近(Z=-1.965,P>0.05);伤后7、14 d,前列地尔组大鼠创面MVD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Z=-3.780、-3.780,P<0.01)。结论前列地尔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深Ⅱ烫伤大鼠创面微循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愈合。

  • 标签: 烧伤 伤口愈合 前列地尔 微循环
  • 简介:为加速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笔者单位自行研制了复方制剂康肤霜(由锌、冰片、洗必泰、水溶性基质、少量维生素A、维生素E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水包油型白色霜剂),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烫伤模型,分别用康肤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桂林华若威生物有限公司)、紫花烧伤膏(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紫花、花椒、地黄、冰片、黄莲)、等渗盐水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康肤霜疗效。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分组: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重2500~3000g。麻醉后于每只兔脊柱两侧对称烫伤共8个直径2cm的圆形创面(经预试验及病理检查证实),分成康肤霜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组、紫花烧伤膏组、等渗盐水组4组,每组32个创面。清创后将药物及等渗盐水涂或喷于创面上并作包扎,1~2d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2.评价指标:于伤后第8、14天检测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测定日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病理组织检查:伤后第8、16天各组分别取1个创面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创面上皮生长情况。3.统...

  • 标签: 促进兔 兔深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了解有糖尿病基础的机体烫伤后,创面新生血管化程度与创面难以愈合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每组50只。2组大鼠均造成20%TBSA的深Ⅱ烫伤,于伤后即刻及1、3、7、14和21d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评分,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创面组织的新生血管化程度及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创面组织评分及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各时相点新生血管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伤后7d,糖尿病组为12.00±1.40、对照组为60.00±3.00,P〈0.01)。2组大鼠各时相点创面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差异不明显,但糖尿病组大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未形成功能性微血管。结论糖尿病深Ⅱ烫伤难愈创面虽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但仍血供不良,其机制与功能性微血管形成障碍有关。

  • 标签: 烧伤 糖尿病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内皮细胞 难愈创面
  • 简介:目的拟建立稳定的大鼠烫伤创面感染模型,以便于进行相关防治研究.方法(1)取50只SD大鼠,使用恒温恒压烫伤仪,以底面积4.5cm2、质量0.5kg的80℃圆柱形烫头垂直接触大鼠脊柱左右两侧皮肤,致伤4、6、8、10、12s(每种致伤时间10只大鼠,左右侧烫伤时间相同)制作烫伤模型.伤后24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记录左侧创面愈合时间,取右侧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根据结果筛选、深Ⅱ创面致伤时间.(2)另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深Ⅱ组,每组18只,按照前述方法与选定的致伤时间分别制成、深Ⅱ烫伤创面.伤后即刻在2组大鼠一侧创面分别接种0.1mL含1×10^9、1×10^7、1×10^5CFU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菌液(每种菌量6只大鼠),在另一侧创面涂抹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接种细菌后24h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接种细菌后1、2、3、5、7、14d进行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鉴定菌种,检测并计算痂下细菌含量;记录2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1)根据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筛选出烫伤6s和8s分别为和深Ⅱ创面的致伤时间.(2)组大鼠仅接种1×10^9CFU细菌的创面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深Ⅱ组接种1×10^9、1×10^7CFU细菌创面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前者浸润更明显.(3)创面细菌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创面接种各种菌量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10^5CFU/g;深Ⅱ创面接种1×10^9CFU细菌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均高于1×10^5CFU/g并呈持续上升趋势.(4)组接种1×10^9、1×10^7、1×10^5CFU细菌的创面与生理盐水对照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值分别为1.26、0.29、1.07,P值均大于0.05);深Ⅱ组接种1×10^9CFU细菌创面愈合时间[(22.5±1.0)d]较生理盐水对照创面[(19.4±1.6)d]明显

  • 标签: 烧伤 假单胞菌 铜绿 感染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烫伤的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48例烫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湿润烧伤膏)与实验组(24例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临床治疗显效率(50.0%)、有效率(4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烫伤患者给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

  • 标签: 康惠尔 水胶体敷料 浅Ⅱ度烫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低于烧伤对照组。结论烧伤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减轻烧伤创面早期水肿,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 标签: 烧伤 创面愈合 烫伤消疤软膏
  • 简介:摘要烫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给患者造成心理和身体的痛苦。临床护士不仅要从心理上给予安抚,而且在治疗护理中既要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又要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烫伤 爱康肤银敷料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换药对患儿烫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3例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治疗创面,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创面,比较两组患儿创面干燥天数、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在创面干燥天数、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脂质水胶体敷料治疗患儿烫伤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脂质水胶体敷料 治疗 浅Ⅱ度烫伤 小儿 磺胺嘧啶银霜
  • 简介: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及巴曲酶治疗组,在各组动物背部均造成4cm×4cm大小深Ⅱ烫伤。分别于伤前、伤后0.5、2、4、6、12、24、72h测定创面局部皮肤血流量;于伤后立即、伤后14、18d测定烫伤面积及残留创面面积;于伤后30d将大鼠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毛囊计数。结果大鼠伤后2~72h皮肤血流量进行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巴曲酶后皮肤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愈合后皮肤附件明显增多。结论巴曲酶能逆转烧伤后创面淤滞带循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皮肤愈合质量。

  • 标签: 巴曲酶 深Ⅱ度烫伤 创面 微循环 愈合 血流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ADM)应用于Ⅱ烫伤创面的护理.方法90例Ⅱ烫伤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使用ADM包扎,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费用控制、不适主诉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无明显不适主诉及并发症发生.结论ADM应用于Ⅱ烫伤创面换药次数少、费用低、并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

  • 标签: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Ⅱ度烧烫伤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β内啡肽和μ型-阿片受体(MOR)在深Ⅱ烫伤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烫伤组(30只)。烫伤组大鼠被造成5%TBSA深Ⅱ烫伤,对照组仅模拟烫伤。于伤后即刻及伤后3、7、14、21d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B内啡肽和MOR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内β内啡肽和MOR主要分布于表皮、真皮交界的周围神经纤维、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中,强度较弱。伤后3d,烫伤组B内啡肽表达达峰值(196±16,P<0.01),在皮肤全层均有表达;MOR集中表达在基底层和基底上的角质形成细胞。伤后7、14d烫伤组B内啡肽仍大量表达。伤后7d,烫伤组MOR的表达进一步增强,胶原排列紊乱;14d时部分创面再上皮化,MOR表达达高峰(306±23,P<0.01)。伤后21d,烫伤创面完全再上皮化,周围神经末梢接近并抵达表皮、真皮交界,胶原排列较整齐,β内啡肽的表达(31±24)与对照组(30±18)接近;但MOR的表达(56±16)仍然高于对照组(28±15)。结论烫伤后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了创面愈合。

  • 标签: 烧伤 受体 阿片样μ Β内啡肽 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