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比值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患者测定尿常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NAG肌酐比值,检测结果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肾功能+尿常规组阳性率16.1%,尿mAlb/Cr+NAG/Cr组阳性率33.0%,采用卡方检验X2=14.0,P<0.0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mAlb/Cr、NAG/Cr联合检测可提高肾脏早期损伤的检出率。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尿NAG酶肌酐比值 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82例,分为NAG正常组(NAG<12 U/L,14例)、NAG升高组(NAG>12 U/L,68例);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与病理指标的差异,并评估NAG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关系。结果NAG正常组的NAG、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的统计量显著低于NAG升高组(P<0.05),NAG正常组的eGFR的统计量显著高于NAG升高组(P<0.05),病理改变中,NAG正常组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积分显著低于NAG升高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eGFR、系膜增殖、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为影响N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NAG水平与患者eGFR、mALB以及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和监测IgAN的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临床指标。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尿苷二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 肾炎,间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在诊断支原体感染后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或酶法测定支原体感染组41例、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26例、正常对照组40例儿童的Uβ2-MG、NAG、Ser、BUN、UMA和补体C,并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感染组血清Cr、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Uβ2-MG、NAG、UM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与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相比,MP感染组Uβ2-MG、NAG、SCr、BUN、U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β2-MG、NAG明显升高,SCr、BUN、UMA则明显降低;而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Uβ2-MG、NAG、SCr、BUN、UMA均明显升高(P〈0.05);在支原体感染组,血清Cr、BUN的异常检出率为0,而UMA的异常检出率为4.88%,高于血清Cr、BUN;Uβ2-MG、NAG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8.54%、17.08%。在非支原体感染肾病组,血清Cr、BUN、UM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54%、7.70%、33.3%,而Uβ2-MG、NAG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6.67%、6.67%。结论MP感染时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均可能受损,以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UMA、Uβ2-MG、NAG均应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及早发现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肾损害。

  • 标签: 尿β 2微球蛋白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微量白蛋白 肺炎支原体 肾损害
  • 简介: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酶与南美白对虾的食物消化吸收、蜕壳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海水里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将影响酶生理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虾的正常蜕壳,严重将导致对虾的死亡.甲醛是常用的有机溶剂,故本文应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营酶在甲醛溶液中以pNP-NAG为底物时酶活力的变化规律.表明酶在甲醛浓度低于2.0mol·L-1,酶的失活过程是可逆的,测得甲醛对酶抑制的IC50为1.05mol·L^-1.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甲醛对酶的抑制类型,结果显示甲醛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甲醛只能与游离酶(E)结合,底物对酶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观测在不同底物浓度下酶在0.0、0.5、1.0、1.5、2.0mol·L^-1的醋酸酐溶液中的失活过程,分别测定了酶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甲醛对酶的影响是缓慢结合同时导致失活的过程,比较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结果暗示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中,酶将完全失活.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失活 动力学 甲醛
  • 简介: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酶与南美白对虾的食物消化吸收、蜕壳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海水里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将影响酶生理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虾的正常蜕壳,严重将导致对虾的死亡。甲醛是常用的有机溶剂,故本文应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酶在甲醛溶液中以pNP-NAG为底物时酶活力的变化规律。表明酶在甲醛浓度低于2.0mol?L-1,酶的失活过程是可逆的,测得甲醛对酶抑制的IC50为1.05mol?L-1。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甲醛对酶的抑制类型,结果显示甲醛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甲醛只能与游离酶(E)结合,底物对酶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观测在不同底物浓度下酶在0.0、0.5、1.0、1.5、2.0mol?L-1的醋酸酐溶液中的失活过程,分别测定了酶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甲醛对酶的影响是缓慢结合同时导致失活的过程,比较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结果暗示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中,酶将完全失活。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失活 动力学 甲醛
  • 简介:氨基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的一个羟基被一个氨基取代的化合物,它是人体内合成的物质,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是健康关节软骨的天然组织成份,具有帮助修复和维护软骨,并能刺激软骨细胞的生长的功能。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0.75g规格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适合产业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对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确定处方为盐酸氨基葡萄糖750g,无水乳糖75g,硬脂酸镁4g。休止角为31.1°,胶囊崩解时限为5分钟,盐酸氨基葡萄糖的标示量为98%~102%。结论此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胶囊剂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丹麦药品局已致函欧洲各国有关机构,要求关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潜在的升高胆固醇作用。氨基葡萄糖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骨关节炎。本次行动的依据是发表在丹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3名患者因服用氨基葡萄糖而使胆固醇升高。在丹麦药品局数据库中涉及氨基葡萄糖副作用的报告有67份,同时,也有些可疑不良反应报告,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报告 胆固醇升高 骨关节炎 丹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和Ⅲ(GnT-Ⅴ和GnT-Ⅲ)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的方法检测2001年至2007年在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83例胰腺癌标本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GnT-Ⅴ和GnT-Ⅲ基因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GnT-Ⅴ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P<0.01),而GnT-Ⅲ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P<0.01),GnT-Ⅴ和GnT-Ⅲ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胰腺癌分期显著相关(P<0.05);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表明胰腺癌的GnT-Ⅴ的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P<0.01),而GnT-Ⅲ的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P<0.01)。结论GnT-Ⅴ和GnT-Ⅲ在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
  • 简介:摘要: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通则1106),验证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确定所采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适合于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测定以及相关控制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检查。以文件形式记录所确认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要求及合格标准,证实并描述该检验方法合理,可靠 。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肠埃希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 简介:本文是对一种利用树脂吸附来对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母液进行纯化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母液工艺条件,使得整体收率达到96.5%.结论:该优化条件得到较高产率和纯度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 标签: 静态吸附 正交试验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条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氨基葡萄糖治疗,分析治疗疗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骨性关节炎,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 80 例患者进行氨基葡萄糖治疗,分析疗效。 结果: 从 治疗水平 上看, 在用药治疗后的 4 周,轻度患者的 lequesen 得分为( 2.1±0.3 ),优于治疗 2 周时的( 3.1±0.5 )分。中度患者在治疗中 lequesen 得分为( 5.2±1.3 )分,也优于治疗 2 周时的( 9.3±2.8 )分。但是,对于重度患者,其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采用氨基葡萄糖 治疗 骨性关节炎 对于中轻度患者的效果较好,而对于重度患者疗效不佳。此外,我们建议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实施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病症。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骨性关节炎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41例,观察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tid,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qd,连续治疗8周,共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定期随访患者用药及治疗情况,计算患者Lequesne指数。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100%,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75.6%,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损害小,可以作为骨关节炎常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与原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三序列、三周期部分重复的交叉设计,试验药物为国产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伊索佳(受试制剂)和原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维固力(参比制剂)。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服药3个周期,但服用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顺序不同,分别为TRR、RTR、RRT组。受试者分别在试验第1、4、7天进餐后30 min时口服试验药物。每次服药前1天晚餐后1~2 h(基线1)、服药前60 min内(基线2)、服药后15、30、45、60、90、120、150 min和3、4、5、6、8、10、14、16 h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浆冻存。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氨基葡萄糖浓度,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0-∞)]和药峰浓度(Cmax)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由于氨基葡萄糖为人体内源性物质,采用减去服药前基线值(基线1和基线2的平均值)的方法对测得的氨基葡萄糖血药浓度进行校正。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t、AUC0-∞和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及其90%置信区间(CI)落在0.800~1.250范围内为等效。结果纳入试验的健康受试者共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1±7)岁,范围18~45岁。TRR、RTR、RRT组各10例。TRR组1例于第1周期服药后脱落,余29例完成试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未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85(0.941~1.031)、1.014(0.961~1.070)和0.937(0.827~1.062),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77(0.923~1.035)、0.976(0.922~1.032)和0.932(0.817~1.063),均落在等效范围内(0.800~1.250)。试验期间3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国产与原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餐后服用情况下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骨关节炎 临床试验 硫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1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A组(单纯股四头肌锻炼)、B组(神经妥乐平结合股四头肌锻炼),C组(氨基葡萄糖结合股四头肌锻炼)、D组(氨基葡萄糖、神经妥乐平结合股四头肌锻炼),每组40例,疗程均为5周,定期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股四头肌锻炼。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与日常活动能力)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与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显著改善。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43.59%、66.67%、70.27%、87.88%。4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评分分别为:(65.23±11.31)、(64.77±12.12)、(65.16±12.11)、(63.89±11.57),治疗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76.22±15.81、82.09±18.52、85.65±17.63、92.09±18.13。对治疗后Lysholm评分进行方差分析,除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366),其余各组之间的Lyshol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神经妥乐平、氨基葡萄糖同时结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轻、中度髌骨软化症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髌骨 骨软化症 葡糖胺 神经妥乐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经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的Lequesne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显著较多,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尼美舒利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基础上加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效果更为持久,不良反应较小,且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