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是较为特别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项功能不断下降,并且老年人的骨质较差,容易骨折。其中,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中,是发生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之间部位的骨折。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体质较差,器官的修复功能和机体的代偿功能也在逐渐的降低,所以在发生骨折之后,其恢复和愈合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骨折恢复期间,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由于骨折部位相对特别,再加上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很容易引起压疮、坠积性肺炎以及器官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死亡。给予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老年骨折患者 并发急性肠梗阻置管 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从1996年5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结肠切除I期吻合术30例,除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无法切除外,其余均将肿瘤切除并造瘘。结果全组死亡4例,切口感染6例,2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时,若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良好,结肠切除I期吻合术可行。

  • 标签: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肠梗阻并发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肠梗阻并发阑尾炎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手术,给予积极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后,患者恢复良好,胃肠功能较快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肠梗阻并发阑尾炎的患者,须早期及时做出诊断,并尽快手术治疗,术中严密观察,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 标签: 肠梗阻 急性阑尾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多种多样等特点,如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当,可使病情发展加重,为提高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大肠癌 并发急性肠梗阻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对5例剖宫产术后并发假性结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保守治疗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5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剖宫产术后并发假性结肠梗阻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术 结肠假性梗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行I期切除吻合术,并作回肠管状预防造瘘,1例因并发症术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53例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肿瘤分期、肿瘤病灶部位和体质情况,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31例DukesA期患者共有28例患者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90.3%,其他肿瘤分期患者共有12例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占比为54.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DukesA期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9.7%,22例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感染发生率为27.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A期患者术后1年死亡1例,死亡率为3.2%,其他肿瘤分期患者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1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选择是提高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有效的手术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 标签: 高龄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0年9月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60例,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行一期切除吻合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癌46例。一期切除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二期吻合6例,术后恢复良好,肠造瘘口排便通畅,无造瘘口回缩或坏死。6例术后3个月行二期吻合术。结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要尽可能行I期切除吻合术,但不要过分勉强追求I期切除。

  • 标签: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PO)的病因、诊断、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9例ACPO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临床分析可有效地与器质性结肠梗阻相鉴别,绝大多数ACPO可通过非手术方法而治愈,从而避免不当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减少ACPO的发生。

  • 标签: 妇科外科手术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并发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并发假性肠梗阻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实施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干预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并发AIPO患者临床以腹部膨隆隐痛、进行性腹胀、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而无结肠器质性病变,均可经保守治疗方法成功治疗,而在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积极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急性假性肠梗阻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并发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方法。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22例因并发机械性肠梗阻的PJ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急诊入院的患者均先行保守治疗,有3例在保守治疗48h后症状未缓解而施行急诊手术。其余患者均于肠梗阻症状缓解后给予积极治疗,其中内镜下高频电切除11例,外科手术8例,其中“套叠式”术中内镜(从肠壁切口进镜)配合手术治疗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9年,平均(39.7±21.5)个月。2例内镜下息肉行高频电切除和1例行肠段切除及肠道切开息肉摘除术者,分别于术后10、12和21个月再次出现肠梗阻,均再次给予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机械陛肠梗阻是外科治疗PJS的主要适应证。PJS并发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多可经保守治疗而缓解。内镜配合手术治疗PJS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对PJS患者施行长期有效的随访可以减少息肉引起并发症和息肉恶变的几率。

  • 标签: PEUTZ-JEGHERS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正>国外文献报道。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8%~21%。我院外科自1988年1月~1996年3月间收治并发肠梗阻的结肠癌共50例,占同期所有大肠癌(465例)10.7%,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性31例,女性19例,男/女1.6:1。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57.7岁。临床表现腹痛者43例,呕吐者31例,血便11例,排便习惯改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一期手术治疗 左侧结肠癌 一期切除 结肠灌洗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并发假性结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的积极预防以及术后早期确诊、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法、采取及时正确的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假性肠梗阻 髋关节翻修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肠梗阻导管病患围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肠梗阻导管病患88例进行调查,收治时间介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范围内,予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共计44例患者依托常规方案展开护理工作,研究组共计44例依托优质护理展开工作,就两组所评定出的心理状况评估值、生活质量评估值予以对比。结果:两组在护理各项事宜实施前,经对心理状况即HAMA指标、HAMD指标展开评估工作,差异不明显(P>0.05),在实施后,各指标经评估所获分值均表现为下降的情况,研究组居更低程度(P<0.05)。两组在各项护理事宜实施后,经对生活质量评分展开测评,各项测评分值均表现为上升的情况,研究组居更高程度(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肠梗阻导管病患心理状态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大幅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在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肠梗阻 导管置管 围置管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书面同意后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总共6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手术治疗疗效,探讨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结果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平均住院天数为(11.5±1.6)天。结论手术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应加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积极配予患者术后优质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干预,尽量减少患者因手术产生的痛苦与疼痛。

  • 标签: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 手术 保守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所在医院83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83例患者早期肠梗阻症状发生时间为术后5~15d,且患者存在明显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表现;本组所有患者均通过非手术疗法进行处理,痊愈率达到100%,肠梗阻症状解除时间为(5.01±1.13)d。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易合并肠梗阻症状,且临床表现显著,但是通过合理的非手术治疗即可痊愈。在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时,应不断完善术中、术后处理,降低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