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情景再现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000-8000万。作为中

  • 标签: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药店 骨密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雄性大鼠后肢体一侧制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探讨胶原蛋白在大鼠失骨质疏松中的骨代谢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自身对照研究,选取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未进行处理)和实验组(N=20,一侧后肢体固定),20只雄性SD大鼠右侧肢体固定建立失骨质疏松模型,右后肢制动固定作为实验组,未固定的对侧肢体为对照组。2周后麻醉下建模动物处死后截取相同长度后肢股骨标本,进行标本处理。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总胶原及Ⅰ型、Ⅱ型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总胶原、Ⅰ型、Ⅱ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Ⅱ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一侧后肢体制动可以导致大鼠固定侧股骨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Ⅰ型/Ⅱ型胶原比值的下降,构成了失骨质疏松的生物化学基础,导致骨钙、骨磷减少形成局部骨质疏松

  • 标签: 失用性骨质疏松 大鼠 Ⅰ型胶原 Ⅱ型胶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坚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小于1年),B组(1-3年),C组(大于3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的VSA评分、ODI指数、Cobb角变化、椎体丢失高度、骨密度及再发骨折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C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B组的改善程度优于A组。结论PKP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手段,长期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全身骨痛情况,增加骨密度,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抗骨质疏松药物 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的措施和建议,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对200例居民分别进行跟骨定量超声参数及身体成分测定,并对这些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运动情况,妇科情况,是否吸烟喝酒等。结果女性每个年龄段的骨强度值低于男性,参加运动者比不参加运动者的骨强度值高。结论女性每个年龄段的患骨质疏松症高于男性。体育锻炼会提高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身体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效果。结果分别于护理1、3个月时为患者行VAS评分测定,并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1、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老年女性 腰背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69.7±8.3)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未给予对照组患者任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缓解总有效率已超过了90%,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接受治疗后完全消失。此外,治疗促进了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效率超过75%,骨密度值平均提高接近4%。且经治疗仪治疗,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立体脉冲电磁场阶梯式自动循环扫描)具有安全和有效,另由于该疗法没有创伤、没有并发症,受到了患者青睐。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低频脉冲电磁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66例入组,采用电脑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疼痛护理方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普及。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背痛 疼痛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女性骨质酥松症(老年)护理工作中应用疼痛护理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评估疼痛护理对于其腰背疼痛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的对象为本院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期间收治的女性骨质酥松症(老年)(总例数 =80例) ,经回顾方式对患者展开分组纳入,常规组(例数=40例)在护理工作之中施予其常规护理,研究组(例数 =40例)在护理工作之中应用疼痛护理 ,对 常规组、研究组取得的护理效果展开组间的分析。结果: 研究组经疼痛护理后其满意度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常规组高,其VAS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比常规组低,组别在结果的分析和比较中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疼痛护理应用在女性骨质酥松症中可提升其效果,可保障其满意度、生活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的保障患者腰背疼痛状况得以进一步舒缓,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腰背疼痛 疼痛护理 骨质酥松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中骨质疏松疼痛护理的作用。方法:7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以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协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疼痛,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 疼痛程度 老年 骨质疏松性腰背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骨折的敏感性。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期间身体代谢调节功能下降或(和)紊乱,营养摄入和体力活动减少 ; 定期和适当的运动是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非药物手段。一步一步,辅以一定程度的中等强度阻力运动。

  • 标签:
  • 简介: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以及骨质微观结构的退化,其结果势必增加骨折的敏感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衰老过程中机体代谢调节机能下降或(和)紊乱以及营养摄入和身体活动的减少;而有规律适量的运动锻炼是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非药物手段,老年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应以有氧锻炼为基础,循序渐进,并辅以一定数量的中等强度的抗阻锻炼。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障碍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发展,老年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多。因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导致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较高。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方式比较多,例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工作中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多发骨折的综合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保守、运动、饮食、药物疗法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等综合治疗骨质疏松致多发骨折165例。结果随访1—3年,平均1年8个月,术后复查X线,患者8个月—1年6个月骨折均愈合,2例术后功能锻炼期间出现骨再折,二期手术1年后骨愈合。结论采用保守、运动、饮食、药物疗法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等综合治疗骨质疏松致多发骨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