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有无数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不过,要问在所有三国故事中最令人惊悚的是哪个,你肯定会说:没有什么比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痛更恐怖的故事了……

  • 标签: 石器时代 开颅 《三国演义》 三国故事 小说 曹操
  • 简介: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宁元化,沛国僬(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未”。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 标签: 华佗 开颅 养生保健 安徽省 医药学 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6例在CT定位、局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结果加强对颅内血肿患者的观察和进行有效护理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提高完全治疗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血肿情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开颅 常规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开颅手术中应用的精确性、效率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和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的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分别进行3种实验对象的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研究,包括8个3D打印的PVC颅骨模型、5只家猪离体头颅、5只在体巴马小型猪头颅。每种实验对象对称选择左、右侧各2个部位进行钻孔开颅,每个部位钻孔4个,形成一个方形骨瓣;随机选择头颅一侧的1个部位开颅为实验组,另一侧对称的部位开颅为对照组。实验组由机器人进行开颅,对照组由同一组操作者进行开颅。分别观察和测定两组的钻孔位置误差、开颅用时及组织损伤发生率。结果颅骨模型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1.87±0.66)mm、(6.64±1.15)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3.14±0.73)mm、(8.06±1.10)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猪离体头颅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3.13±0.35)mm、(7.79±1.21)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3.83±0.42)mm、(9.05±1.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体小型猪头颅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3.26±0.51)mm、(11.83±0.92)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4.39±0.75)mm、(26.10±1.6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的组织损伤发生率为5.6%(2/36),对照组总的组织损伤发生率为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开颅手术的精确性和效率性,但在安全性方面的验证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机器人 神经外科手术 人机系统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价值。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纳入的100例均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失血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开颅术 小骨窗微创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梅毒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神经梅毒1例,其术前影像表现提示肿瘤病变,术前被诊断为胶质瘤,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神经梅毒。本文就此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开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于本院行开颅术的患者,术后依据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2、患者健康问卷-9、广义焦虑症-7、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确定CPSP的发生。根据调查结果把患者分为CPSP组(n=106)和非CPSP组(n=252),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PSP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病灶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颅骨切开术 慢性疼痛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烦躁不安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捆绑制动、肌注氯丙嗪和静脉和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的三种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护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束带捆绑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大,颅内再出血发生率高;肌注氯丙嗪组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致死率为8.57%;曲马多合剂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变化均无差异,颅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12%。结论静脉泵入曲马多合剂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镇痛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镇痛 镇静 曲马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开颅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2007年12月到2011年8月开颅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患者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9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32个月,次全切除9例中,7例复发,予以伽玛刀治疗。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的术野暴露、熟悉鞍区的微血管分布、术中重视对重要结构的保护、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是减少术中损伤,提高巨大垂体腺瘤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颅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颅术后癫痫的发作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作类型多为局限性抽搐,也有癫痫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原因大多为术后脑水肿、颅内出血、残余肿瘤、病灶、脑皮质损伤、异物刺激、术区脑胶质增生、硬膜下积液等。病灶偏良性,病程较长者比病灶恶性程度高者更易发生癫痫。针灸治疗癫痫的效果良好。

  • 标签: 开颅手术 并发症 癫痫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为30~60mL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为60~80mL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为30~60mL时宜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出血量为60~80mL时宜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 标签: 小骨窗 常规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95例高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47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大骨瓣开颅术,B组给予小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后清醒时间短于A组,B组术中输血量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大骨瓣开颅术比较,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瓣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最佳治疗措施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7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4%,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小骨窗开颅术具有微创、视野清晰、操作便捷、失血少、止血迅速等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比大骨瓣开颅术更佳,安全性更强,预后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的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手术 大骨瓣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骨瓣开颅术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骨瓣开颅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