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腹膜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70例腹膜感染的患者腹腔引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2.4%,51株微生物包括12种细菌和1种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3.5%,革兰氏阴性菌占84.6%,白色链珠菌占1.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占30.7%,肺炎克雷伯菌占25.2%,铜绿假单胞菌占11.5%,阴沟肠杆菌占5.7%;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占9.7%,肠球菌占3.8%。革兰氏阴性菌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青霉素类赖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耐药性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主要地位,并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合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疾病,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由老年人和儿童向年轻人扩展。杭州铁路医院黄继宗主任医师用淋巴引流的方法,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支气管哮喘是与自身免疫有关,对各种刺激反应性增高,引起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发于春秋季节,严重者一年四季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引流治疗 淋巴液 淋巴细胞增殖 常见疾病 气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予刺激剂后的胃液检测,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十二指肠液由胰腺外分泌、胆汁、十二指肠分泌以及胃液组成。十二指肠引流检查是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的,可以有效地排除胃液及食物的干扰。本文将就这一检查进行论述。

  • 标签: 胃液 十二指肠引流液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胸膜引流套件穿刺置入胸腔治疗胸腔积液和(或)积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8例胸腔积液、气胸、气胸患者,均应用胸膜引流套件穿刺置入胸腔,置管后接无菌水封瓶或无菌引流袋。结果治愈178例,好转33例,无效7例,治愈好转率96.7%,并发症发生3例。结论采用胸膜引流套件置入胸腔治疗胸腔积液、积气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式引流 胸膜引流套件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引流中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分泌功能。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患者166例。根据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0枚、1枚、2枚分为A0、A1和A2组。测定术前、术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钙,术后引流PTH水平。结果术后血唧、血钙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甲状旁腺A0、A1和A2组之间引流PTH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引流的PTH值最高,A0组最低。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数目与引流的PTH值成正相关关系。结论甲状腺术后引流PrH的测定可用于判断甲状旁腺是否术中原位保留及其分泌功能的情况。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激素 引流液 甲状旁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晚期腹水病人采用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2-2017.2收入80例肿瘤晚期腹水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采用留置腹腔吸引负压闭式引流作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留置腹腔引流管定期释放腹水的方法作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渗发生率上观察组(5.00%)显著比对照组(17.5%)低(P<0.05)。结论在肿瘤病人出现腹水并发症时,进行留置腹腔吸引负压闭式引流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此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采用。

  • 标签: 肿瘤晚期 腹水病人 腹水引流渗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等量以上,气胸微创性引流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近三年来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流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效果。结果98例均收到良好效果,达到引流目的。结论创伤小,病人痛苦小,医护人员工作量减低,病人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 标签: 中等量以上液 气胸 PICC管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比色卡在肝胆外科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采集各种引流管道患者其各个阶段引流颜色的变化的图片,利用Pantone国际标准比色卡电子版进行对比,截取常用色号段,自制观察引流分泌物颜色的比色卡。接着用自制比色卡、Pantone国际标准比色卡,共计1468例样本(样本1)分别进行比色观察;同时在样本1中随机抽取760例(样本2),分别在1周后进行重测。再接着将抽取前一年同期的引流管患者(样本3),共1334例,引流颜色观察相关事件处理情况,病例中引流颜色记录一致性情况进行对照。结果①自制比色卡与Pantone国际标准比色卡在引流观察比色中,相关性在0.247~0.581(P<0.01);1周后的重测信度kappa系数为0.536~0.768之间;评分者(即参与观察的医护人员)信度测量平均一致性信0.988。②使用自制比色卡后,引流观察记录一致性和并发症处理及时性均明显有提高。结论①自制比色卡在肝胆外科各种引流管道的引流观察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②应用自制比色卡后,引流引流颜色相关记录更客观一致,事件处理更及时。

  • 标签: 自制比色卡 肝胆外科 引流管
  • 简介:摘要伤口或引流管持续渗是伤口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作者通过工作期间对术后引流管周围持续大量渗的患者采用造口袋来收集管理渗,与传统的换药方式相比能直观准确的观察记录渗出的颜色、性质、量,引流管周围皮肤无浸渍、无破皮,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造口袋 引流管 渗液 护理
  • 简介:临床上,肝癌晚期的患者都会有大量的腹水,特别是到了后期腹水用药物已无法控制。每日穿刺抽腹水患者也很痛苦,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痛,一般给予腹腔引流,每日定时放腹水,但由于患者腹胀明显,腹部压力较大,腹水经常会从引流穿刺点渗漏出来,污染敷料、被服,引起患者不适,增加护士临床工作量。我科从2006年9月起采用卫生巾吸收引流处的渗漏,避免了漏引起的不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卫生巾 腹腔引流 漏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引流辅助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单纯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痰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h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氧分压改善更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痰引流辅助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临床疗效好、呼吸支持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 标签: 痰液引流 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腹膜透析引流不畅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和家属有关腹膜透析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引流不畅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引流观察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开始组织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比较活动实施前后引流观察准确率的变化。结果实际引流的颜色与护理记录单记录相符准确率显著提高,医护人员对引流观察色卡认可率100%。结论严密观察引流色、质、量并详细记录能有效提高引流颜色观察的准确率,从而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预后,减少病人痛苦和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引流液 观察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肠造口袋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患者9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肠造口袋收集腹部引流管周围渗)和参照组(无菌纱布吸收引流管周围渗),对比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即(4.44% VS 26.27%),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造口袋进行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渗的处理能够有效地有效地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术后 引流管周围渗液 肠造口袋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尿路造口袋收集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及拔管后窦道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周围渗。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菌纱布作为换药敷料。比较两组引流管周围皮炎发生率、换药次数、换药间隔时间、窦道愈合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引流管周围皮炎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0.313,P〈0.01),换药次数减少(t=67.43,P〈0.01),换药间隔时间延长(t=37.68,P〈0.01),窦道愈合时间缩短(t=5.72,P〈0.01),患者舒适度提高(χ2=4.022,P〈0.05)。结论使用尿路造口袋收集腹部引流管周围渗可降低皮炎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促进窦道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并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引流管 渗液 造口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出血等有意识障碍无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时不能配合,而护士吸痰时仅能吸出口腔内痰,对于气道内痰往往无能为力,最后痰积聚,感染加重,患者不得不气管切开;而经过专门训练的呼吸治疗师在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的技术,可经口将气道内痰充分吸出,促进肺炎好转,避免气切。方法对于咬管患者应用口咽通气道,在将吸痰管插入8-10cm左右时,无呛咳的患者稍微调整位置,迅速将吸痰管插入气道内;对于呛咳患者,在患者呛咳气道开放的同时向下插入吸痰管,我们使用的是F12吸痰管,共插入约3/4长度,插入顺利,有落空感,患者呛咳反应较重,则可判断插入气道,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经皮血氧浓度,<70%时迅速拔出吸痰管。结果共观察了20例患者,吸痰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均有提高,均未气管切开,肺炎好转率100%。结论对于痰较多,无人工气道的患者,护士一方面由于人力不足不能及时吸痰,一方面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不能将气道内痰充分吸出,造成痰积聚,感染加重,最后患者不得不气管切开。而呼吸治疗师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可经口将气道内痰吸出,促进痰引流,避免感染加重,促进肺炎好转。

  • 标签: 痰液引流 呼吸治疗师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174例乳腺癌术后的腋下和肿瘤附近创面引流作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将结果与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脱落癌细胞阳性者42例,占24%。T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X2=6.960),T2和T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26.372)。Ⅰ期和Ⅱ、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33.187),Ⅱ期和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200),Ⅲ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x2=0.520)。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748);非浸润和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21);根治和改良根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x2=3.563);腋下引流和胸创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16)。结论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病期早晚、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高手术操作质量可降低脱落癌细胞阳性率。

  • 标签: 乳腺癌 脱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