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郝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6期
  • 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内科急诊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21-2022年急诊科112例意识障碍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原发性脑血管病56例,外源性中毒31例,内分泌与代谢疾病15例,缺氧性损害5例,心血管疾病3例,物理性损害2例。结论 意识障碍是在急诊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原发性脑血管病、外源性中毒、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最为多见。临床应按照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顺序进行疾病诊断,及时、准确地确定病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 意识障碍 急诊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的病因以指导临床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2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4例中抢救成功有250例,占91.2%,死亡24例,占8.8%,其中15例为院前死亡。结论意识障碍不论何种原因引起,均有严重后果,如何迅速的找到病因,迅速诊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尤为重要。

  • 标签: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病因分析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并意识障碍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意识障碍7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主诉抽搐、意识障碍2d,于2008年4月29日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2d前在田间喷洒除草剂“百草枯”后20min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双眼发直,呼之不应,伴小便失禁,持续约10min,清醒后烦躁、间断喊叫,不识家人,问话不答。

  • 标签: 黑变病 黑色素瘤 中枢神经系统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救治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毒至治疗时间不超过24h的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2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注或静滴,观察各种意识障碍直至清醒的有效率。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神志转清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醒的药物。

  • 标签: 纳洛酮:急性中毒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意识障碍(disturbanceofconsciousness)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状态、精神,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氧饱和度、血糖、钙离子水平。持续地观察与评估GCS评分及反应程度的变化。

  • 标签: 意识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病情凶险,是脑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1。我院1981-1986年内科住院4141例,其中脑卒中497例,导致意识障碍168例。本文报告497例脑血管病中168例出现意识障碍。其中,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90.8%(69/76例)。168例意识障碍中,意识恍惚、嗜睡占17.9%,昏睡占34.5%,昏迷占47.1%。意识障碍与预后关系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8例中,昏迷32例,死亡23例(26.14%),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0例中,昏迷47例,死亡36例(45%)。故意识障碍除可做为病情判断外,也是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脑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意识障碍的判别主要依靠体检和精神检查,但要搞清楚意识障碍的原因还需参考患者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 标签: 意识障碍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无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度我院收治的急诊科无意识障碍患者中选取42例,随机分2组一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为观察组(21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1例);对两组的以下指标进行观察比较SAS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的SAS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无意识障碍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科 无意识障碍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性脑损伤早期的不睁眼、无睡眠一觉醒周期之昏迷,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现自动的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以后则逐渐接近正常的昼夜规律).觉醒时病人无任何自我认知的表现,这种睁眼昏迷称之为植物状态.昏迷和植物状态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一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1993年
  • 简介:摘要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紊乱。其依赖于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与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严重的昏迷都提示大脑半球,间脑和(或)上脑干的功能障碍。因此后颅窝损害,幕上病变和脑干压迫,及弥散性双侧大脑功能障碍均可引起意识的损害。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功能紊乱 治疗
  • 简介: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征。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闭锁综合征 大脑皮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意识障碍是病情危重的信号,必须通过详细收集病史、系统查体及选择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加以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能及时得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意识障碍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意识障碍的主要病因以利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急诊意识障碍病因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60.9%),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最易引起昏迷,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明显时也可出现昏迷。其次为中毒类疾病及代谢紊乱。结论本组资料从病因分析看,都以常见病为主,关键是病史不清,病情紧迫。因此临床一线医生必须注意临床特殊体征,并引导家属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 标签: 急诊意识障碍 病因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