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均采用中草药清洁换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无需二期缝合。结论中草药对切口愈合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清洁换药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产妇20例。结果在产妇产后因内诊次数多、产程长、破膜时间长、试产失败、羊水污染、急诊手术、贫血、肥胖、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提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结论在产妇剖宫产后切实做好腹部切口护理十分重要,能够及时获取切口感染现象,予以早期处理,将缝线拆除,实施彻底清创,且每天都需要进行换药,在微波理疗之后实行二期缝合切口,利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促使切口早期愈合

  • 标签: 剖宫产 腹壁切口 愈合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6例。结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胎膜早破,产程时间,手术时间、选择纵切口、阴道检查次数,孕妇合并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造成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术前必须做好评估,重视各种相关不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 愈合不良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切口愈合不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剖宫产子宫切口因感染导致愈合不良,而致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也不断增加,以致生活质量受影响。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进一步阐述子宫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腹部切口愈合状态不良患者在应用湿性愈合敷料基础上开展护理处置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切实提升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护理水平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择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26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研究组患者在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实现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实现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在应用湿愈合性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相较在应用常规愈合敷料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处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湿性愈合敷料 常规愈合敷料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治疗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腹部术后愈合不良伤口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腹部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所花的时问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2组伤口各期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术后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治愈率高、伤口愈合快、总体费用降低、护理总时数少及患者舒适等优点。

  • 标签: 术后愈合不良伤口 湿性愈合敷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切口愈合不良在冲洗上药时应用白糖与否对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选择切口上白糖20例为观察组,另10例没上白糖为对照组,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其中除外切口二次缝合病例,不在选择内。结果切口愈合时间(从发现切口红肿、渗出、拆除缝线开始冲洗换药为第一天算起)上白糖组为8±2天,未用白糖组为20±6天。结论切口愈合不良上白糖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住院费用,减少病人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切口愈合不良 白糖 妇产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47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试产、在手术过程中应用高频电刀、孕妇腹壁脂肪较厚、水肿、贫血、手术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机率。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术后腹部切口管理,及时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征象,尽早处理,局部彻底清创,扩开抗生素或稀碘伏纱条引流,每天坚持换药,待切口新鲜后蝶形胶布拉拢切口或二期缝合切口,尽早促使切口愈合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并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64名产妇,分析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按处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2名,传统组术后对切口进行常规处理,实验组进行直接清创二次缝合的方法处理。结果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产妇自身原因、手术操作。观察组腹部切口愈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明确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合理处理可有效改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切口感染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术后愈合不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103例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电刀的使用、妊娠水肿、滞产、难产等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经积极治疗后,10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肥胖、术者手术技巧、高频电刀的使用及合并症密切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水平,纠正患者全身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对促进切口愈合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成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的47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4例,均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本组14例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保守治疗后,7例治愈;经切口清创冲洗治疗,7例1期愈合,随访1年,优良率为92.86%(13/14)。经复查拍片诊断,未出现1例骨质破坏与内固定松动,腰背部活动基本正常,眼腿疼痛及其他神经症状基本缓解。结论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成因各异,经分析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为持续高压冲洗与负压封闭引流。

  • 标签: 脊柱术 切口 愈合不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切口愈合率。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127例会阴切开缝合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会阴切口愈合的好坏与产道感染、会阴体瘢痕、会阴水肿、产道裂伤、缝合材料、缝合技术、消毒剂的选择等有关,与妊娠周数、产妇年龄无关。结论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重点在于产前及时治疗阴道炎症,加强助产人员能力建设,选择刺激性小的缝合材料并重视产后切口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伤口愈合不良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及对策。方法我院于2012年底对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分析并研讨相关对策,将2012年与2013年的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比例进行对比,探讨我院分析的原因与对策是否具有合理性。结果对此次探讨结果进行总结后,我院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会阴出现感染、会阴撕裂、切口缝合技术不佳与产后的护理不恰当。据统计,2012年938例会阴侧切产妇中,愈合不良约25例左右。2013年950例会阴切切产妇中,愈合不良约10例。2013年给予10例切口愈合不良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10例切口均得以甲级愈合。结论产前治疗患者的阴道炎症可有效帮助会阴切口愈合,同时还需加强患者的产后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缝合技术。

  • 标签: 会阴切口 愈合 不良 原因 对策
  • 作者: 蒋忆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现代医院蒋忆君切口愈合不良症状,属于妇产科手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接受妇产科手术之后,其手术切口发生的愈合不良情况不但会让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增加,也会对患者的心理起到影响,让其感到较大的压力,让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身心受到二次伤害。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对其切口愈合不良进行治疗拥有着巨大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92例剖宫产术病例,其中1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比例1.3%。结果孕妇体型肥胖、妊娠合并贫血、术后进食不佳、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破膜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在孕期注意预防肥胖,术前积极纠正贫血,产程观察过程中阴检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手术操作轻巧、准确,尽量减少组织挫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术期静滴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

  • 标签: 剖宫产 横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