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毒肝炎我们可能都不陌生,它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是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依据引起肝炎病毒不同,将病毒肝炎分别命名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戌型病毒肝炎。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它们的传播途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一类是经“粪-口”途径(消化道途径)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包括甲型和戌型肝炎。其中甲型肝炎最为常见,一般来说都是急性发作,有时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甲肝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慢性病毒性肝炎 防治 甲型肝炎 分类方法 传播途径 消化道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肝炎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按照内科综合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26例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28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88.46%,死亡率7.69%。结论针对慢性肝炎患者,需要早期发现确诊和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病毒性肝炎 内科综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美,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养眼、养耳,更能让感官的愉悦使人们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发应,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即美感效应。实证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关系着人的身心健康。护理美学作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护理美学在护患沟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护士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体现这种美,让患者在美的氛围中处于最佳接受治疗的心理状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疗程3mo,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心理干预前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它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两组治疗前各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因子分显著上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肝炎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慢性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半年以上,病毒没有得到彻底清除,体内乙肝病毒潜伏或引起肝炎发病。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明确的急性乙肝演变而来;半年前有过急性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发作病史,治疗或自愈不彻底,留下祸根潜伏下来,半年后,或多年后,再次发病。也因婴幼儿时期感染了乙肝病毒,当时由于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和完善,不能将病毒清除,病毒潜伏于肝脏,经过长期的免疫耐受期的沉寂后,大约到了青壮年期,便开始发病。首次发病很象急性肝炎,有的首次发病就已经是肝硬化了。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α-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副作用及其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探讨,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炎80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即仅口头告知患者副作用;实验组给予综合干预,在用药前后均进行全程副作用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干预满意度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肝炎采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应当积极对其进行用药护理,注意该药物的副作用,并加以防范,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确保护患关系的融洽。

  • 标签: &alpha -干扰素 慢性病毒性肝炎 副作用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甲胎蛋白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来判断预后及早期发现癌变。方法随机选择144例慢性肝病患者按诊断标准分型,观察各型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与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关系,与肝癌的关系。结果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的AF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下降;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含量持续成高滴度,有77%AFP>500μg/L。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6.9%)明显高于其他正常人群,肝细胞再生、更新、增生被认为是癌变的动因。存在高滴度的AFP时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滴度AFP的患者。

  • 标签: 慢性病毒性肝炎 甲胎蛋白的含量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肝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用药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显著,可使肝功能指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缩短药物治疗时间。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慢性病毒性肝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肝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肝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院内感染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病毒性肝炎 综合护理 防治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病毒肝炎主要是由甲型或乙型或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间质炎性浸润。目的讨论针灸治疗急性病肝炎。方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治疗原则湿热熏蒸者,清热祛湿为主;湿困脾胃者,祛湿健脾为主。

  • 标签: 针灸 急性病毒性肝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