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口腔颌面的患者20例,为进一步观外侧皮瓣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20例患者分为数量均等的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外侧皮瓣、前臂皮瓣两种方式展开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外侧皮瓣的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手术的时间、皮瓣存活率、供区和受区功能恢复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且该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与前臂皮瓣治疗方式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外侧皮瓣治疗方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患者术后各方面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例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对其进行了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记录了修复结果。结果 12例超薄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过血管探查后,远端边缘有少许皮肤坏死,但经过换药、抗感染、抗痉挛、抗凝及烤灯保暖等治疗,皮瓣最终成活。超薄皮瓣更美观,避免了二次手术修整皮瓣的情况。结论 使用超薄游离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并进行相应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探究临床治疗阶段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有43例,在入院时间方面进行调查,跨越了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且全部患者均诊断为:足部软组织缺损,而后提供临床治疗,所用技术为: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方案,总结最终疗效。结果:关于切口美观度评分,即:VSS评分,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干预后,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统计值为(7.28±1.23分),总有效率为97.67%(42/4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切,显著表现在:改善患者足部功能,提高美观度、总有效率方面,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总有效率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游离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接受游离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前不良情绪评分、术后康复依从性评分、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术前对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护理之前无差异,护理之后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四头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的状况,并探讨早期干预在改善此现象方面的效果。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接受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早期的四头肌康复训练,其中实验组在训练后进行了30分钟的冰敷治疗。我们在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半年时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包括大腿周长、四头肌等速收缩峰值力矩以及肌电图信号。结果:实验组在所有测试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术后的第一个月,实验组的大腿周长为50±5cm,等速收缩峰值力矩为60±10N·m,表面肌电信号为30±5μV;到了半年时,这些指标分别提高到54±3cm,80±8N·m和40±4μV。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改善则较为有限。结论:早期冰敷治疗有助于改善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四头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现象。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实证依据,支持在康复训练中加入冰敷环节,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四头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早期干预,冰敷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侧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27)采用传统清创探查术联合股外侧穿支皮瓣治疗,研究组(n=27)采用外侧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预后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换药次数更少,创面愈合优良率、皮瓣成活率更高(P<0.05)。结论: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采用外侧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愈合更快,皮瓣移植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016年9月26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1例严重左上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手术一期行创面清创和VSD治疗,二期在CTA辅助下设计"降支联合横支"分叶外侧皮瓣(ALTF)修复关键创面,残余创面行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三期行肌腱转位重建伸指功能。三期术后1年、5年随访患者左手、左肘关节屈伸功能满意,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

  • 标签: 分叶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CT血管造影 上肢 软组织缺损
  • 作者: 朱鸳 刘洪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9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8例,以组间均衡分配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应用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优势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手术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体癣俗称“钱儿疮”“铜钱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手掌、足底和指(趾)甲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俗称“烂裆”,特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特殊部位的体癣。体股癣是由称为皮肤癣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皮肤角质层里的角蛋白是皮肤癣菌重要的营养来源,皮肤以外的组织器官因缺乏角蛋白,所以血液及内脏器官几乎不会发生皮肤癣菌感染。老年人皮肤免疫屏障较差,容易感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眼眶肿瘤扩大眶内容物摘除术后巨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眼眶肿瘤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48~87岁;皮肤鳞状细胞癌9例,基底细胞癌3例;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眶内容物摘除术及创面修复。所有患者均手术彻底切除眼眶病灶,一期切取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组成的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供区采用减张缝合关闭,总结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创腔深度、术中切取皮瓣面积、肌瓣面积,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区外观,皮瓣颜色、厚度、质地,术区瘢痕、感觉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为7.0 cm×5.0 cm~15.0 cm×8.0 cm,创腔深度为4.0~5.0 cm,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7.0 cm×5.0 cm~19.0 cm×8.0 cm,肌瓣面积为4.0 cm×3.0 cm~5.0 cm×4.0 cm。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受区术后5~7 d拆线,供区术后12~14 d拆线。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眶周术区外观满意,瘢痕隐蔽,皮瓣颜色、厚度、质地与周围健康皮肤接近;皮瓣供区外观功能满意,无明显增生瘢痕,仅瘢痕周围局部皮肤存在小面积皮肤感觉减退,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修复眼眶肿瘤扩大眶内容物摘除术后巨大创面的疗效较好。

  • 标签: 眶肿瘤 眶内容摘除术 肌皮瓣 穿支皮瓣 皮肤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大班幼儿书写与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幼儿本身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所开展的书写和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具有实际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这就是说,在大班幼儿书写和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幼儿本身的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书写和数学教学具有实效性的意义和实践性的价值。

  • 标签: 大班幼儿 前书写 前数学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良CT血管造影(CTA)术,探讨基于浅筋膜穿支的外侧皮瓣术前全程穿支评估与术中偏心设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及10例上肢开放性损伤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3~75岁,平均56.6岁。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在同期行肿瘤扩大切除+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采用外侧皮瓣重建口腔或颌面;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在Ⅰ期行彻底清创后,于Ⅱ期采用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5 cm×3.5 cm~25.0 cm×10.0 cm,所需皮瓣面积为4.0 cm×4.0 cm~23.0 cm×13.0 cm。术前对外侧皮瓣供区行改良CTA检查,改良CTA的参数设置主要为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增加造影剂剂量及双时相扫描。将获取的图像数据上传至GE AW 4.7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功能进行可视化重建并对全程穿支评估。术前根据前述评估进行穿支及其源动脉信息的体表标记,术中根据所需皮瓣面积及形状设计和切取以可见的浅筋膜穿支为中心的偏心皮瓣。对皮瓣供区创面行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对比改良CTA检查与传统CTA检查的总辐射剂量。统计改良CTA下双侧皮瓣供区的穿支穿出点分布及浅筋膜穿支长度、走行。将术前观测的目标穿支类型、数目、来源,穿支穿出点分布及其源动脉管径、走行、分支情况与术中进行对比。观测术后供区创面愈合、受区皮瓣成活情况。随访皮瓣质地、外观,口腔及上肢功能,部供区功能。结果改良CTA检查的总辐射剂量小于传统CTA检查。共观察到双侧供区穿支48支,其中31支(64.6%)向外下方走行、9支(18.8%)内下方走行、6支(12.5%)外上方走行、2支(4.2%)内上方走行,浅筋膜穿支平均长度为19.94 mm。术前观测到的目标穿支来源及其源动脉管径、走行、分支与术中探查到的基本一致;术前观察到肌间隙型(含肌皮-肌间隙)穿支15支、肌皮型穿支10支,与术中探查一致;术前体表穿支穿出点标记与术中实际穿支穿出点距离为(0.38±0.11)mm。术后皮瓣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5例患者植皮供区创面及17例患者直接拉拢缝合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1年,平均8.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轻度臃肿;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饮食、闭开口活动无障碍,舌癌患者的言语功能轻度障碍但能完成基本的语言交流,上肢软组织损伤患者腕及肘关节、前臂旋转功能无明显受限;部供区无明显紧绷感,髋、膝关节活动无受限。结论对外侧皮瓣供区行改良CTA可视化重建,能够评估全程穿支,尤其是浅筋膜穿支,将该皮瓣用于重建口腔或颌面及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前明确穿支类型、数目、来源以及穿支穿出点分布及其源动脉的管径、走行、分支,实现了以浅筋膜穿支整体为中心的外侧皮瓣偏心设计,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创面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危重症病人动脉采血的护理措施。首先介绍了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特点,并提出了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和策略。其次,重点强调了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皮肤准备和消毒、穿刺角度和深度掌握以及穿刺时的疼痛缓解措施等穿刺部位注意事项。随后,探讨了病人的护理,包括安全措施和监测、血流状态监测和注意事项、穿刺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而强调了病人和家属教育的重要性,包括采血过程的解释和信息传递,以及病人自我管理的培训和指导。最后,通过引用相关文献,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意义。

  • 标签: 危重症病人 股动脉采血 护理 穿刺部位选择 血流状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