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是依据人类手指静脉中红血球的血红素会吸收近红外线,而使用近红外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本文介绍了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及其优势和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探究分析了现阶段该技术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 标签: 手指静脉 特征识别 静脉图像 安全性
  • 简介:近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视频课题组历经十年攻关,成功研制出一种手指静脉特征识别认证系统。该系统“识假率”可低至十万分之一,并已取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日、韩等国的技术垄断。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产品做最后的优化,预计春节后即将投入实际运用。

  • 标签: 手指静脉识别 商用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产 数字视频 工程学院
  • 简介:静脉识别技术是日立集团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图像来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尖端的生物识别技术。从2000年开始.日立的该项开创性技术以其安全性和易用性而受到生物识别领域的广泛瞩目。

  • 标签: 识别模块 静脉 日立 手指 生物识别技术 个人身份
  • 简介:摘 要: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构建安全可信的支付体系的需求越发强烈,生物识别技术以其隐形性、不可替代、不可抵赖性成为金融领域身份认证发展的主流,其中手指特征识别技术是现有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实现的起点与基础。本文从专利角度出发,对支付领域的手指特征识别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 标签: 手指 支付 识别 专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手指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指静脉输液。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40例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掌握手指静脉穿刺技巧后,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36例,穿刺成功率为90%。结论老年患者手指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在临床研究中需要掌握手指静脉穿刺的技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技巧
  • 简介:老张,去年查出患2型糖尿病,在医生的帮助下,定期到社区医院做血糖检测,血糖控制的不错。上个月到医院检测早晨空腹血糖前,用自己的血糖仪测了下血糖,测试值为5.5mmol/L,医院静脉抽血检测的结果是6.1mmol/L,医院检测完,为了准确起见,回家的路上在药店检测5.3mmol/L,为什么医院的结果和血糖仪检测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 标签: 静脉血糖 手指血糖 血糖检测 社区医院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传统的手指静脉图像采集系统存在光照强度不够、无法完全覆盖手指的原因,导致了图像光照分布均匀性较差,影响到采集的图像质量。由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手指静脉图像采集硬件系统,该系统硬件主要由发光单元、手指固定器、CMOS摄像头、存储单元、通讯单元和DSP控制器组成。将手指放置在手指固定器中,防止手指静脉纹络采集过程中发生抖动;采用LED光源阵列和导光片,增加光照强度,消除手指阴影,使其趋于近红外照度,光照完全覆盖手指,增强图像均匀性,从而获得更清晰的静脉纹络图像信息,提高了图像的采集质量。

  • 标签: 手指静脉 CMOS DSP LED光源阵列
  • 简介:学琴指甲: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找了你好几天,今天这么巧就抓住你了,真是好高兴!乙:有什么事吗?甲:帮我个忙,请你教我儿子学钢琴。

  • 标签: 手指 音乐表现 演奏家 纯技巧 弹奏 钢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对13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前臂,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且2条浅静脉将皮瓣宽度分成约3等分,将切取的游离皮瓣在显微镜下于2条血管中间处纵行切开,并切除宽约2 mm皮下组织至真皮下血管网,结扎2条血管之间交通支。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3.5 cm×2.5 cm~7.0 cm×4.0 cm。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1个月,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皮瓣质地柔软、无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皮瓣稍臃肿;皮瓣TPD为9~18 mm,平均13 mm。结论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指腹化改变,位置表浅,切取容易,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指末节离断指动脉静脉化再植方法并总结临床要点与经验。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对其施以再植术,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再植术治疗,15例患者中有1指再植坏死,成功率达到93.3%。结论手指末节离断指动脉静脉化再植术有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指末节 离断指 动脉静脉化 再植
  • 简介:指甲作为手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备美观作用外,在手捏持精细物体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手外伤的增多,要求修复或再造指甲的患者也随着增加,尤其是年轻患者。我院于2001年9月~2004年4月,采用静脉动脉化踇趾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指甲缺损5例6指,成活5指,感染坏死1指。术后随访6~18个月,受指与供趾外形、功能恢复满意。该方法免除了因技术条件限制而行末节截指或植皮引起的残疾或外观缺陷,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动脉化 躅趾甲瓣 再造手术 拇手指 指甲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 静脉识别是利用体内的静脉血管纹路作为识别信息的非接触式生物认证技术,在多个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其中,指静脉识别因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得到了国内外各研究团体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对指静脉识别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检索和统计,对该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量趋势、主要申请人以及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概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几个关键技术的发展路线和研发重点进行了梳理。

  • 标签: 指静脉识别 专利分析
  • 简介:约翰和汤姆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是花匠。一天,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是重金悬赏能种出黑色郁金香的园艺好手。郁金香只有金黄色或者红色的。黑色的,怎么可能?不过,两个年轻人都想试试看!约翰撒下了种子,每天都精心侍弄。当花开了,他挑选了其中颜色最深的一朵,取得了它的种子。第二年,约翰把这些种子栽下去,然后再从中选出颜色更深的,如此一年一年地循环往复。汤姆也撒下了种子,同样精心侍弄。当花开了,他从中选了颜色深浅不同的花。第二年,汤姆也将这些不同颜色的种子再栽种下去,同样年复一年。很多年过去了。一天早上,约翰来到花园,他看到一朵盛开的黑色郁金香,欣慰地笑了。尽管因为时间太久,当年承诺的重金已经不可能兑现,但约翰没有失望,很多人专程来订购他的黑色郁金香,几乎供不应求。人们称他是“绿手指”,这是对好园丁的称赞。而汤姆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久后的一天,报上却刊登了对汤姆的采访,还附了照片,上面有各种颜色的郁金香,不仅有黑色,竟然还有蓝色、白色……用了同样的时间,约翰种出黑色的郁金香,而汤姆却种出了五颜六色的郁金香。人们好奇地问汤姆:“怎么会想到栽培这些不同颜色的郁金香呢?”汤姆腼腆地笑了:“我想,既然能培育出黑色的郁金香,也一定能培育出别的颜色,那么何必要等到黑色的郁金香种出来,再去种别的呢?”后来,人们称汤姆是“金手指”。

  • 标签: 手指金手指 绿手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FVP)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共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一期彻底清创,固定骨折并修复血管、神经和肌腱,待创面稳定后,采取FVP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均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及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8个月,1例术后皮瓣动、静脉瘘形成致皮瓣臃肿,余14例皮瓣外形美观。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优5例(82~95分,平均90.2分),良10例(65~78分,平均69.9分)。前臂仅遗留线形瘢痕。结论前臂FVP切取简单、手术时间短、皮瓣质地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手功能良好,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游离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二杠子是赌钱的好手,远近闻名。赌艺从小就练,第一次是赌妹妹手里的两块花生糖,被父亲撞见了,狠狠地给了他两个嘴巴子。上学后,他的铅笔盒里总是装满了花花绿绿的铅笔。母亲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是跟同学赌的,母亲听了很惊慌,说,不要再赌了,让你父亲知道,会打死的。二杠子终是没改,后来真的吃起了赌饭。附近几个村落的人,没有不知二杠子的。赌棍们一听见二杠子的

  • 标签: 手指 母亲 父亲 铅笔 村落 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