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8例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革前手术制度,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手术制度,对比手术在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完成程度、标志图案规范程度和患者手术参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并完善合理的手术制度,提高患者参与度,对于提高手术的正确率和执行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错误的发生率。关键词手术安全手术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85-01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场所,相关调查显示,手术错误是对患者造成危害最大的因素1。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手术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制度,旨在探讨手术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8例手术患者,354例男性,30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19~76岁,平均年龄为51.5±0.7岁,入选患者包括脑外科、胸外科、眼科、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以及肺部、四肢、等多种对称性部位或器官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1.2.1对照组手术方法①手术当天,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由主管医生根据个人习惯使用记号笔对患者的手术进行标识。②由手术室外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在病房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核对后,将患者转运。③手术室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病历和手术通知单,同外巡回护士进行患者交接。④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之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再次核对,然后进行麻醉操作。上述操作流程,各环节并未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均按照相关人员的个人习惯进行。1.2.2实验组手术方法①术前1天,由主管医生使用油性记号笔按照规范图案在患者的手术进行标识。②外巡回护士根据患者手术通知单及评估转运交接单在病房接运患者,在进行病历核对后,在家属陪伴下和病房护士进行患者的性别、姓名、诊断及手术内容等信息的核对。③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和评估转运交接单同外巡回护士交接患者,并对手术进行核查。④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对手术信息进行再次核查,并对手术进行核查。⑤切皮前,由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信息和手术进行再次查对,核查无误后进行手术。⑥对于任一环节未按照要求进行标识或核对标识者,给予其一定经济处罚和院内通报;对于因手术未正确标识引起手术事故者,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1.3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手术的完成情况、患者对手术的参与程度和标识是否规范进行调查分析。1.4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组间数据的比较进行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情况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标识完成度(96.6%)、标识参与情况(91.5%)及标志图案的规范性(95.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组别标识完成情况标识参与情况标志图案完成未完成参与未参与规范不规范实验组317122993031316对照组13819164265502793讨论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手术错误的发生率。在进行手术制度改革前,经常发生由于未对患者手术进行正确标识而引起手术错误,导致严重后果2。通过术前对手术进行反复核对,手术开始时进行最后查对,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本次研究中,实验组329例手术患者在标识完成情况、患者在手术的参与度及标志图案的规范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手术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而且严格实施手术制度,有助于医疗工作者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对于提高手术室管理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建立并完善合理的手术制度,提高患者参与度,对于提高手术的正确率和执行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错误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蔡春琴,王丹红,狄红叶.手术在预防手术差错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64.2金永红.手术标识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1)47-48.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手术室管理工作,能够方便手术的顺利开展,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手术部位标识 手术室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于探索手术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规范应用及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近期收治的 280 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均为两组,观察组 140 例,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护理( n=140 ),对照组 140 例,用传统护理模式( n=140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程度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于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手术部位标识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查找手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根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通过有效落实和追踪检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手术记做到了规范统一,具有专科特点,手术正确标记率由改进前的12.8%提高到改进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对规范、统一手术记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正确标记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部位 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通过focus-pdca对手术记执行率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诊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先入院患者采取手术标记方法(对照组),后入院的患者采取focus-pdca手术记方法(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记执行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记执行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focus-pdca 骨科手术 标记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中易感染的手术,以及各手术的感染率以及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100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00例骨科手术病例中共有20例患者出现手术感染,占2%。其中浅切口感染率最高,占1%。骨科手术中以截肢术引发的手术感染率最高,达5.7%。在20例手术感染病例中,术前准备工作不足、皮肤清洁不到位、未引流、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暴露时间过长,为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其中术前准备工作不足导致感染率高于其他。结论对造成骨科手术感染的手术方式、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手术、提高医务人员消毒意识,通过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的一系列的工作可提高治疗质量,降低手术感染几率。

  • 标签: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患者手术感染( 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 0.00 %,对照组为 10.00 %,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患者手术感染(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短期内神经外科多例患者手术感染(SSI)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1日-3月15日13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手术患者,5例发生SSI,感染率为3.70%。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第5手术间使用情况和进行二次手术的比值比分别为4.07(95%CI:0.52~36.65)、18.00(95%CI:2.00~180.00)。各手术主刀医生施行手术患者SSI率与该科2012年平均SSI率2.54%(17/6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手术间环境卫生学检测,除麻醉机袖带的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余采样部位单位面积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要求;且麻醉机袖带采样培养的微生物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无关。结论进行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SSI的高危因素。

  • 标签: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发生手术感染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对手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相关防控措施实施后,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手术患者发生手术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以评估相关措施制定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感染在Ⅲ类手术切口患者中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Ⅰ类、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手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控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手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手术感染的有关因素,为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的手术感染监测。结果胃肠肿瘤手术感染率为5.58%。影响胃肠手术感染率主要因素有NNIS危险指数、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引流等(P<0.05)。结论应结合胃肠肿瘤手术感染特征,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感染的不安全性因素遍布围术期整个流程,患者血糖指数、体温、抗菌药使用、术中无菌化技术规范、住院时长相关因素属于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要针对相关问题做对应的操作管理,尽可能的减少可能触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保证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长,加快手术治疗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治疗体验。

  • 标签: 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肠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胃肠外科住院患者800例;发生SSI感染率27例(3.33%),急诊手术感染率7.33%,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00%(χ2=6.22.,P<0.01);手术时间≥120min的感染率6.66%,明显高于<120min的2.61%(χ2=6.33,P<0.01);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6.42%,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的2.72%(χ2=6.55,P<0.01);住院天数大于15d的感染率9.00%,明显高于8~14d(χ2=6.88,P<0.01);Ⅲ类切口感染率7.75%,明显高于Ⅰ类、Ⅱ类切口感染率2.08%、2.08%(χ2=6.98,P<0.01)。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为SSI的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胃肠外科手术感染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肠外科 伤口感染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手术手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诱发手术感染的相关原因进行探究与总结。结果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本院患者在肝胆手术中切口受到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长、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以及抗生素使用方法、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等。结论了解肝胆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准确把握手术操作的适用标准,降低危险因素发生率,进而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肝胆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产生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并发生手术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期在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未发生手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igistic多元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手术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输血、急诊以及体重指数存在一定的联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后发现,手术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有关,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是颅脑手术患者手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患者接受颅脑手术后,应该结合危险因素采取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手术 手术部位 感染 危险因素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