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臂输液与胸壁输液在普外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0例肿瘤患者,分为手臂输液组和胸壁输液两组,通过置管时间及置管后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置管时间及置管后15天内的舒适度。结果:手臂输液较胸壁输液置管时间短、置管后舒适度有优。结论:肿瘤患者采用手臂输液输液较胸前输液操作时间及舒适度更佳。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胸壁输液港 视觉模拟评分法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手臂输液并发全程血栓患者保成功的护理过程,现针对输液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报道,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

  • 标签: 导管相关性血栓 手臂输液港 乳腺癌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和手臂输液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从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选取肿瘤化疗患者80例,通过抓阄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使用PICC置管,分析组使用手臂输液置管,评价组间置管效果。结果:分析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移位,血肿,感染,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病人中,手臂输液是一种较PICC置管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 手臂输液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化疗患者中PICC与手臂输液的应用。方法 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展开研究,选择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对象,通过抽签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采用PICC置管,分析组采用手臂输液置管,评定组间置管效果。结果 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 手臂输液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化疗患者中PICC与手臂输液的应用。方法 在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展开研究,选择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对象,通过抽签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采用PICC置管,分析组采用手臂输液置管,评定组间置管效果。结果 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 手臂输液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传统扩皮方式在手臂输液植入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需行辅助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置管扩皮方式横切,可将插管鞘组件插入血管即可;5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式扩皮方法,即沿导丝向座方向倾斜45°切开深度及长度均为0.5 cm的切口。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植时间、操作顺畅度、二次扩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取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植时间、操作顺畅度、二次扩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取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扩皮方式相比,改良式扩皮方式,便于调整连接体时导致的导管挪动,可在切口处将导管回送血管,保持导管的顺畅度,使手术过程更流畅,整体提高上臂输液植入术的效率。扩皮角度的改良有效避免了导管留置后,隧道内的导管及座对于血管的骑跨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大大提高了患者在应用输液期间的安全性。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传统式扩皮 改良式扩皮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的置入手臂输液患者,共计有74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7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置入手臂输液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置入手臂输液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5.41%)的置入手臂输液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低于对比组(24.32%)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血管超声 手臂输液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肠癌在临床消化系统中较为多见,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18年世界肠癌新发病例达180万例,死亡88万人,肠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身上,近年来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数是通过放化疗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多,再加上患者对自己病情的顾虑导致负性情绪的出现,致使病人治疗期间依从性下降,严重地威胁着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置入之静脉输注端口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系统。是长期静脉输液系统并全部移植到病人体内的系统。以皮下注射部位放置手术导管为主。以及导管经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伸入心房与上腔静脉交汇处,该输液多适用于需长时间药物输注病人。肠癌患者常需在化疗治疗时输入各种药物,这样可多次穿刺血管,一些化疗药物刺激强,血管脆性增加,常发生药物渗漏,而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和许多护理烦恼。植入式静脉输液口既能减轻输液带来的痛苦,又能让病人在化疗过程中自主活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肠癌化疗 植入式手臂输液港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作为研究主体的录入时间,共计纳选66例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干预的结肠癌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化临床护理,以置管方式差异为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n=33,常规深静脉置管),观察组(n=33,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对比观察组间患者家属对置管方式的置管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应用在结肠癌患者中,可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其痛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1例手臂输液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病案,运用体外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成功复位于上腔静脉,探讨通过该方法,解决手臂输液导管颈内移位问题。方法:通过复位前准备,复位中配合及复位后的健康宣教,采用B超探头压迫颈内静脉,轻轻叩击导管附近的颈肩部,由助手从导管接连注射器快速脉冲式注入生理盐水20-30lm,运用导管漂浮,血流重力原理。联合采用复位操法进行复位,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 15-20分钟,连续3天,成功将输液导管移至上腔静脉。结果:移位的输液导管成功复位至上腔静脉,患者导管得到安全留置。结论:输液导管颈内静脉移位的手法复位联合复位操法,操作安全,无创伤性,能降低患者经济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导管移位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植入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植入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的患者88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与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4例),观察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技术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血管超声引导 手臂输液港技术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肿瘤科护士手臂输液维护规范率的效果。方法 2022年4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肿瘤科35名护士,按照行为5阶段制定分阶段培训计划,进行手臂输液培训。结果 结果显示,手臂输液维护准备阶段前后人数有统计学差异(X =35,P <0.05),干预前维护合格率为57%,干预后合格率为94%,(X =2.828,P>0.05)。结论 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制定的培训计划,对提高护士维护规范合格率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液是通过皮下植入的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是用于长期输注药液,营养液,采集血样,肿瘤患者接受各种治疗的有效途径。我科于2010年1月~12月对12例晚期肿瘤疼痛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建立长期静脉通路,取得预期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液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