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技术的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技术的护理效果评价

李敏 朱雪利通讯作者

陕西省泾阳县医院  陕西 泾阳  713700

【摘要】目的:研讨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共计有74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7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5.41%)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低于对比组(24.32%)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词】血管超声手臂输液港综合护理

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静脉输液方式存在的问题[1]。本研究针对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护理方案进行分析,讨论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共计有74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7例。干预组男21例、女16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年龄23-78(50.82±10.07)岁。对比组男23例、女14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年龄23-79(50.85±10.11)岁。就干预组与对比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年龄、性别对照统计结果为p>O.O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综合护理,具体措施:(1)术前:护士进行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手臂输液港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解答其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2]。清洁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确保术中无菌操作。(2)术中: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血管,进行手术操作,将导管置入肱动脉或肱静脉,护士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手术部位的情况。(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以及手术部位的出血、渗出等情况。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口服镇痛药或局部冷敷等[3]。根据医嘱,通过手臂输液港进行输液和药物给予,注意药物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定期观察手臂输液港的皮肤情况,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其适应手术后的生活。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评估74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资料,计数资料包含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情况,X2检验计算后呈现为n(%),计量资料包含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t检验计算后呈现为(均数±标准差),其结果P<0.05则评估为差异存在。

2结果

2.1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见表1。

表1: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

护理后

干预组

37

53.57±7.49

86.06±5.24

对比组

37

53.69±7.42

81.49±6.28

t

0.0692

3.3987

P

0.9449

0.0011

2.2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情况比较

干预组(5.41%)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低于对比组(24.32%)的患者,P<0.05,有差异。见表2。

2: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局部红肿

输液不畅

堵塞

总并发症

干预组

37

1(2.71)

1(2.71)

0(0.00)

2(5.41)

对比组

37

4(10.81)

3(8.11)

2(5.41)

9(24.32)

X2

5.2323

P

0.0221

3讨论

手臂输液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导管植入肱动脉或肱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的技术,与传统的静脉穿刺不同,手臂输液港可以长期留置在患者的手臂血管中,方便输液和药物给予,并减少了频繁穿刺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4]。本研究针对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结果显示,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患者,干预组的置入手臂输液港患者局部红肿、输液不畅、堵塞等并发症低于对比组的患者。通过术前准备和教育,患者和家属对手术过程和手术港的功能有了充分的了解,增强了对治疗的信心,减少了焦虑和恐惧感,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手术过程。在术后护理阶段,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定期观察手术部位情况并进行皮肤护理,能够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清洁,减少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5]。定期随访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合以上结果,综合护理于血管超声引导下置入手臂输液港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霍结仪,张靖安,刘颖茹. 改良扩皮方式在手臂输液港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3,8(4):38-40,27.

[2] 林琴,袁忠,王童语,等.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对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5):594-599.

[3] 章洁,梁欢,黄雪丽,等. 高龄癫痫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经股静脉置入手臂输液港的护理[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28(3):207-208.

[4] 杨清,崔日珍,黄容秋,等. 肩部活动操锻炼应用于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7(42):97-100.

[5] 李金花,陈婕君,李星凤,等.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在乳腺癌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22,22(4):49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