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病人常有临床异常和功能异常发生,这种异常表现可能是抗结核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可能与该药品无关,有研究报告一组服异烟肼,另一组服安慰剂,结果安慰剂组中也有20%发生异常表现。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品 功能异常 化疗过程 安慰剂 异烟肼
  • 简介: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多种抗结核药品的联合使用。每一种抗结核药品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因此,对每一种抗结核药品特性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和预防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和关键,应该成为医务人员的基本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品 结核病患者 联合使用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病疫情与对抗结核药品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在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所进行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共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统计并分析这些患者过去的治疗资料,归纳为两组患者,一组曾经接受过规律化疗,另一组未接受规律化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结合相关研究和调查,讨论结核病疫情的控制与抗结核药品的管理。结果接受过规律化疗的患者病情控制明显明显优于未接受规律化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治疗有利于结核病的控制,可降低复发率,应对抗结核药品合理管理,指导患者规律用药。

  • 标签: 结核病疫情 抗结核药品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及对结核病患者的危害程度,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某时间段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抗结核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主要累及肝胆系统,多发生在用药后50天以内,预后较好。结论为保障结核病治疗的有效进行,临床医生要熟悉抗结核药品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尽可能有效地减少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后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品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抗结核药出现的ADR113例,对发生A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抗结核药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结果:113例ADR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38例;〉20~30岁患者最多,共28例(占24.7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共92例(占81.42%);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剂)引发的ADR病例数最多,共40例(占35.40%);ADR多发生于用药后2h至1d,共31例(占27.43%);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48例次(占总例次数130例次的36.92%);严重的ADR5例,新的、一般的ADR2例,一般的ADR106例。结论:抗结核药引发的ADR较多,临床应重视其ADR并及时发现和治疗,使抗结核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受多重耐药性结核菌的影响,抗结核药近年来显得”有心无力”。国内外医药研究人员加大了对化学抗痨药以外的天然药物尤其是植物药的研发力度.现将国内学者近几年来发现的具有抗痨作用的单味中药或有效植化成分介绍如下:

  • 标签: 抗结核药 植物药 研发 单味中药 天然药物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丸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至我中心就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共60例,单纯采取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共60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结核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化疗后的痰菌阴转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后的空洞关闭率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结核丸联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痰菌阴转数高,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结核丸 利福平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47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等;年龄超过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50岁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治疗应加强督导和随访,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有效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结核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肺结核 观察 效果
  • 简介:【摘要】 随着临床对肺结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虽然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改善,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自身管腔阻塞等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一种新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支气管结核这一肺结核类型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雾化吸入给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对肺结核应用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做出进展研究。

  • 标签: 肺结核 吸入式 抗结核药物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患者逐渐增多。我国是全球 22 个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耐药肺结核病例数位居全球首位,结核病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其治疗亟需研发出疗效确切、依从性更好的新型抗结核药。近年来,在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此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治疗疗程短,不良反应小,且不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但其中大部分新型抗结核药物仍在临床实验中,仅少部分已应用于临床,所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新型抗结核药物仍是目前抗结核治疗的难点与重点,本综述将主要阐述目前国际上所研发出来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研究进展等情况。

  • 标签: 新型药物 抗结核 研究进展
  • 简介:结核病是目前单纯感染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每年全球约1600万人患病,200万人死亡。虽然结核病的短程化疗曾使人类在与结核病的斗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耐药结核病,HIV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