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26例(34眼)NV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18眼)和对照组13例(1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射液,观察两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眼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药物能够有效控制NVG患者眼压,可作为早期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VEG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VEGF药物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先行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1周后再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对照组则单纯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的CMT均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CVA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能提高患者激光术后的视力。

  • 标签: 抗VEGF药物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射 黄斑格栅光凝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VEGF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其中单纯为角膜炎并发角膜新生血管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患者为观察组,每组20人。给予两组患者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原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角膜新生血管均比治疗后3天有明显的减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天、1周、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CNV面积变化明显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周、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CNV面积减少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能够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进行有效的抑制、消退,且对角膜炎引发的角膜新生血管合并角膜上皮缺损、水肿以及结膜充血等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炎 角膜新生血管 贝伐单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接收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78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取激光光凝治疗的对照组和激光光凝联合VEGF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              高,值得临床注意和推广。

  • 标签: 抗VEGF药物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外眼恶性肿瘤包括位于眼睑、结膜、泪器及眶骨等眼部的恶性肿瘤,是一类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易于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威胁视力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外眼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极为复杂,传统的手术切除多需要扩大切除甚至眶内容摘除术,术后眼部结构缺损严重,整形和重建手术的难度极大,术后联合放疗/化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再次局部侵袭或远处转移的风险仍难以避免,预后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生等相关机制,从而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VEGF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其在外眼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的探索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恶性,眼部,外 因子,生长,内皮,血管 机制,治疗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视网膜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betic retinopathy, DR)的表现之一,临床上常以视网膜无灌注区(retinal nonperfusion, RNP)范围和面积反映视网膜缺血的严重程度。RNP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高表达紧密相关。研究表明,VEGF可诱导内皮细胞肥大、白细胞募集和聚集,阻塞血管腔形成RNP,而VEGF治疗可有效减轻或逆转这一病理过程。然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表明,VEGF治疗可减轻RNP,但不能完全阻止RNP的进展;采用OCTA研究VEGF治疗对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及邻近视网膜灌注情况影响结果表明,VEGF治疗总体上有助于改善视网膜灌注,但VEGF治疗对IRMA及其周围RNP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表现:VEGF治疗的结果可能是RNP通过再灌注而减轻,也可能是稳定,还有可能会出现RNP扩大。进一步研究VEGF治疗后RNP扩大的机制对于彻底阻止甚至逆转DR的视网膜缺血和RNP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4)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缺血 抗VEGF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选取40例(40眼)。观察组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CVA提高人数高于对照组,而BCVA降低人数及并发症发生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低。

  • 标签: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BRVO且病史〈3mo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6例16眼,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联合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微脉冲组),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联合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格栅光凝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fovealthickness,CFT)。结果:治疗后6mo的BCVA: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0.34±0.18提高到0.0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0.75±0.52提高到0.15±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的CFT: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362.25±119.33μm降低至232.25±56.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419.75±96.30μm降低至229.25±43.9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RVO合并黄斑水肿,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与传统格栅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具有同样的良好疗效。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微脉冲激光 传统激光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VEGF药物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激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VEGF药物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比对照组低,最佳矫正视力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应用激光+VEGF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其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抗VEGF药物 激光治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眼底激光联合VEGF 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8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眼底激光治疗)和实验组(眼底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两组,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33例(97.06%),对照组综合有效28例(82.35%),(p<0.05)。实验组无效1例(2.94%),对照组无效6例(17.65%),(p<0.05);实验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2例(5.88%),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8例(23.53%),(p<0.05)。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患眼视力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眼底激光联合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显著,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好,建议推广。

  • 标签: 眼底激光 抗VEGF药物 糖尿病黄斑水肿 疗效
  • 简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很多常见致盲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业国家劳动力人群的最常见致盲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世界范围内第三位的致盲原因)这些疾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种叫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产生过量。这种蛋白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在血管的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防盲治盲 VEGF 视网膜血管异常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行VEGF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行玻璃体内注射VEGF者158例(158只眼)RVO-ME的临床资料。根据阻塞发生部位不同,分为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102例,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56例。收集所有患者注射前视力、末次注射后视力、注射次数、治疗后视力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VO组平均注射次数3.0(3.0,4.8)次,末次注射后视力为0.50(0.30,0.90);BRVO组平均注射次数3.0(3.0,4.0)次,末次注射后视力为0.40(0.25,0.60)。两组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5)。BRVO组视力较CRVO组视力提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注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VEGF药物可提高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多数患者接受眼内注射次数≤3次,且BRVO者视力提高优于CRVO者。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闭塞 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29例(29眼)Coats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儿童组(14例)和成人组(15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视力(BCVA)、视网膜光凝次数及眼压。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儿童组视力、CMT均优于治疗前(P<0.05)。成人组治疗后2个月及3个月的视力、CMT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视力及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Coats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视力,降低CMT,而儿童患者效果更明显。

  • 标签: Coats病 注射,玻璃体内 药物,抗VEGF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 简介: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血管生成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日益受到重视,并显著改善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本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er,NSCLC)VEGF/VEGFR通路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治疗
  • 简介:摘要在循证医学范畴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被认为是评价VEGF药物治疗眼底病效果的金标准。当以视力提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时疗效水平很难有明显突破,使得非劣效性设计的RCT研究被广泛应用。在应用非劣效性研究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在验证新疗法疗效“不受损”的同时能否给患者带来其他方面的获益;界值的确定需要建立在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并不适用于非劣效检验;非劣效性结论达成可继续追求优效性。本文将针对上述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为临床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开展研究设计、客观解读研究结果、正确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帮助。(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5-898)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抑制剂 眼底病 非劣效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