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因此,急诊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护士的工作时刻面对着心情焦急的患者和家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力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增加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标签: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病房夜班护士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提高了病房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发生率。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夜班护士 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   摘 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识别护理风险的现况。方法:本研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2 年新接收的215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风险认知调查问卷。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将围绕血液透析护士护理职业风险实施探究。方法 :我院于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以调查问卷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云南省三级甲等医院 65例血液透析护士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来统计与分析护理风险指数。结果:血液透析护士护理平均风险指数较高的是下肢静脉曲张、骨骼肌肉不适、重复性劳损等。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存在有一定的护理职业风险,相关部门需要重视血液透析护理职业风险的改善。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士 护理职业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临床护士护理工作中各类风险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了解状况,通过研究探讨合理规避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提升临床护士的工作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350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认知状,获得具体的评分。结果 临床护士的问卷调查总分为13~36(25.5±3.520)分。护理人员的具体状况,包括年龄状况、工作经验、职称以及学习经历对其护理风险的认知状况均会产生影响。结论 可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对临床护士进行持续性的培训与监督,提升护理风险的整体认识水平,并掌握风险处理的方法。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理风险 认知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分析并探讨有效对策。方法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患纠纷的风险因素以及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有的疾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因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风险。而这些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样化的,本文主要对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士 护理风险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原因的认知,探讨提高护士认知的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随机抽取17名神经外科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原因的认知情况,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17名护士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病人因素危机的认知最低,分别为30%和35%。其次是医疗费用、病房管理制度、护理理论知识、护患关系和护理操作技能,护士护理质量危机意识最高,占80%。结论:提高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产生原因的认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护理危机 神经外科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直接受到急诊科抢救水平和环境的影响,而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效果直接受到本科护士工作态度和效率的影响。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质量和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健康奠定基础。护士分层级管理是结合本院本科室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知识情况和护理技能水平,结合本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将其分为几个等级,从而将每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充分发挥出来,用于急诊科,不仅能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还有利于改善抢救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从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方法、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和风险的影响开展综述,旨在为临床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 摘要 】目的: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探讨。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 78 例 患者 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4 月,在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护士护理工作进行记录观察,从中总结归纳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最后对此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并且对于护士护理前后发生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护士护理措施后,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明显下降,从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入手,制定出合理的防范风险对策,降低了护士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结论:总结归纳出消化内科护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且对此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或者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因此我们要关注护士护理知识掌握的专业化程度,从护理人员思想上加以重视,将消化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贯彻落实到位。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方法 统计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112 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就此深入分析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 结果 在此期间,我院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27.68% 。 结论 导致消化内科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医疗垃圾处理不妥,临床需对各项护理风险因素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1年1月-12月78例住院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士在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骨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士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意识、护理管理等。结论结合骨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防范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护士 护理风险 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