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今年的《天津检察》第三期重点讨论撤案问题,围绕这一讨论题,我谈点个人看法。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哪个机关有权对案件作出撤销决定?一起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般应历经三个阶段,侦查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检察机关对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审判机关对案件的裁判。

  • 标签: 撤案 犯罪案件 诉讼过程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侦查机关
  • 简介:撤销案件作为一种终结刑事诉讼程序的方式,是将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予以撤销,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撤销案件即意味着造成错案的错误观念。事实上,撤案与错案对于程序法意义和实体法意义各有关注的侧重点,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 标签: 错案 撤案 撤销案件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制度 立案侦查
  • 简介:《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根据该条款,公安机关的撤销案件不仅存在于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之前,而且可以在批准逮捕之后:

  • 标签: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 程序 撤案 规制 撤销案件
  • 简介:公安机关撤回案件是指针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因一定的原因而将案件撤回的行为,其方式包括公安机关主动撤回和检察机关建议撤回。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它亦成为公安和检察机关尤其在处理棘手案件时都欣然接受的一种结案方式,其适用量远远超出不起诉决定。其中公诉机关这种值得质疑的建议撤案权,不仅剥夺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救济权和求偿权,也导致了检察机关监督权和公安机关个案复议、复核权的丧失,使得个案处理上在公正

  • 标签: 刑事撤案 建议撤案权 法律监督能力
  • 简介:刑事撤案监督在我国法律适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与其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结合不够有密切联系。文章在分析我国立法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建立刑事撤案检察监督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刑事撤案 检察监督 立法建议
  • 简介:笔者认为,刑事撤案不告知被害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利于体现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护。被害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经济利益和身心健康都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而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又与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 标签: 被害人 撤案 知情权 刑事诉讼法 犯罪行为 身心健康
  • 简介:侦查机关撤案权的有效行使能节约司法资源,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侦查机关的撤案权在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法律规定宽泛、权力行使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兼顾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应该转变对撤案权的认识,完善撤案权的法律规定,保障撤案程序的公开与参与,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并且尝试通过撤案决定审查备案制度加强对侦查机关行使撤案权的监督。

  • 标签: 刑事诉讼 侦查机关 撤案权 以审判为中心
  • 简介: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5条“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自行侦查的案件在侦查终结后,发现:1、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2、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和不是犯罪的:3、虽有犯罪事实,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侦查人员写出撤案意见书,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人民监督员评议,再报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撤销案件。

  • 标签: 犯罪案件 撤案 《刑事诉讼法》 人民检察院 侦查终结 原因
  • 简介:撤案批准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不局限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该权能定性应为检察机关公诉权,而非诉讼监督权;对该权能的规定尚存在程序层级过多、适用条件模糊等问题。撤案批准权的案件处理方式为公诉权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总结推广。

  • 标签: 检察机关 撤案批准权 定性
  • 简介:一、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撤案的原因1、侦查人员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是自侦案件撤案的直接原因。由于自侦部门常常片面追求案件的立案率,只求案件侦破,忽视了相关证据的及时获取,或者是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疏于全面取证.丧失了部分关键证据的最佳取证时机,使证据灭失,导致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链无法形成,证据体系有瑕疵,只能作撤案处理。

  • 标签: 自侦案件 原因分析 检察机关 撤案 固定证据 监督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从立案到侦查终结以致审判、执行,人民检察院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然而,对撤销案件进行监督制约的规定确是空白,这一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刑事撤案检察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 标签: 刑事案件 监督机制 检察机关 撤案 检察监督制度 司法实践
  • 简介:一、对公安机关撤案裁量权检察监督的范围界定根据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撤案的监督,仅限于对其合法性进行监督,并且只对“不应当撤案撤案的”情形进行监督,监督范围有限。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扩大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

  • 标签: 检察监督 公安机关 裁量权 撤案 检察机关 监督范围
  • 简介:由于刑事诉讼法对撤案的规定比较原则,造成在运用撤案的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有些做法甚至影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试就撤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撤案 刑事诉讼活动
  • 简介:《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其中第一种情形就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对于这类案件应当撤案的,就属于“微罪撤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微害刑事案件的撤案”。

  • 标签: 刑事案件 撤案 适用标准 《刑事诉讼法》 情节显著轻微 刑事责任
  • 简介:刑事案件撤案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设置刑事案件撤案必须告知被害人的规定,因此公安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撤案时,往往并不通知被害人,并因此剥夺了被害人的知情权,又妨碍被害人司法救济权。故而,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刑事案件撤案通告被害人的制度,以切实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益。

  • 标签: 刑事案件撤案 撤案决定书 被害人 制度设计
  • 简介:长期以来,在检察实践中形成一种观念,即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一旦立案,就必须对犯罪嫌疑人刑拘、拘了就必须捕、捕了就必须诉、诉了就必须判,把自侦案件的立案标准提高到有罪判决的标准。如果自侦案件撤案,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无罪,就办了错案,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将撤案作为衡量侦查工作的负面指标,直接与侦查人员的各种利益相挂钩。

  • 标签: 自侦案件 检察机关 撤案 错案 犯罪嫌疑人 理性
  • 简介: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除了侦查机关(部门)在侦查中主动撤销案件外,还存在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侦查机关(部门)移送起诉的案件不属于公诉案件.或者犯罪事实非嫌疑人所为.或者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等情况时,建议侦查机关(部门)撤案的情况,甚至可以说运用颇广。

  • 标签: 审查起诉阶段 检察机关 撤案 犯罪嫌疑人 侦查机关 撤销案件
  • 简介: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作不起诉处理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章强调必须认真掌握法定条件,要严格把握不起诉和撤销案件的关系和界限以及二者的处理原则。

  • 标签: 不起诉 撤销案件 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