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使用流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预警评分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从而使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方法收集ICU创伤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制定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预见护理当中的不良因素,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症病房 创伤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59-02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妊娠期阑尾切除术的69例临床资料,对各患者的Alvarado系统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型组患者平均得分为4.2±1.6分,进展型组为平均得分为7.0±1.9分,两组间有差异(P<0.0001);评分系统与病理结果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能帮助早期诊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与确定外科手术治疗,在减少非必要性急诊手术率和穿孔的危险上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 阑尾炎 病理学 Alvarado评分
  • 简介:目的分析下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改良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系统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下腰椎骨折病例资料89例,按AO分型:A3.1型22例,A3.2型22例,A3.3型31例,B2.3型6例,C1.3型8例。用改良TLICS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比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结果,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切口无感染。随访12~60个月,平均29.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植骨融合良好,脊髓神经功能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由于下腰椎具有完全不同的损伤特点,应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改良TLICS系统是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 简介:【目的】评估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法(nationalearlywarningscore,NEWS)对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的适用性、灵敏度及特异度,从而探讨该评分法在急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357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NEWS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以就诊7d内的死亡或存活作为金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并且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存活组/死亡组)和转科去向(普通住院组/ICU住院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预后、不同转科去向的患者评分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以7d内死亡与存活为金标准,最大youden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为0.629,最佳界值为4.5分,此时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4.6%;NEWS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标准误为0.009,95%的置信区间0.877-0.911;存活组NEWS评分为(4.56±3.87)分,死亡组为(12.78±5.9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通住院组NEWS评分为(5.48±3.56)分,ICU住院组患者为(12.54±6.74)分,ICU住院组患者评分高于普通住院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EWS评分法能够反映不同预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差异,对临床用于急诊患者的快速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法 急诊急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所带来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传统的对比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的100例ICU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我们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就是将患者均等无差别地分给几个小组进行护理,我们将其称之为对照组;对于另一组患者,我们在进行护理时会采取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会根据护理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我们将其称之为观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所花的时间及费用、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所需的住院时间、花费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而患者的满意度则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综上可知,在ICU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值得我们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ICU护理 应用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护理中对常规护理加以采用,观察组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加以应用,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安排。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ICU时间为分别为(6.1±2.8)d、(10.3±3.4)d,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8±0.5)万、(3.3±0.6)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为别(42.5±3.4)分、(30.6±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U 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工作中引入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对102例ICU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ICU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在进行ICU护理的同时引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患者的满意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CU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4-0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组对比,探讨ICU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8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5%,研究组为9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对护理资源进行分配,可以提高对护理质量、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ICU ICU护理评分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临床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ICU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6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管理与基于ICNSS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医疗费用、ICU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ICNSS合理分配ICU护理资源,对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ICNSS 资源配置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56例为对照组,7-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患者平均分配给各管床护士;观察组患者按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压疮、计划外拔管、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资源配置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救治的15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平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平均分床法进行临床护理,对于考察组的患者则采用ICU护理评分系统来进行临床护理,对两组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以及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ICU重症患者在住院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疗费用上都要高于考察组;在满意度方面,考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6%,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是90.48%,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采用ICU护理评分系统能够很好的合理分配利用护理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对于患者来说同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护理评分系统 人力资源 护理评分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64-02
  • 简介:目的探讨TCSS对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SS检查,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诊断DPN的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TCSS的诊断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TC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评分合适的截断点为5分;TCSS评分的重测信度系数r值为0.985,有统计学意义(P〈0.01);TCSS≥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7.88%、91.23%、8.77%、22.12%、8.88、0.24、94.63%、67.51%、0.69,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636,P〈0.01)。结论TCSS具有较高的DPN筛查价值,适合糖尿病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DPN的筛查。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到人力资源配置上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接收的70例ICU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花费、医疗时间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情况,显示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到人力资源配置上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ICU患者护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缩减花费。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人力资源配置,ICU 患者,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0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于2004年最早提出,但其概念及内容一直在演变,并不统一。直到2008年,在Ronco等发起下,由《急性透析质量创意》机构主办,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首届“国际心肾综合征共识研讨会”才第一次制定出CRS概念及分型的共识,此共识已于2010年发表。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队列研究 急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分 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