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方法新西兰睾丸内复苏梅毒螺旋体标准株(Nichols),并连续分离传代,收集第2代梅毒螺旋体菌株悬液接种于新西兰背部皮肤。感染21 d后麻醉处死新西兰,收集血液,无菌分离感染部位组织以及肝脏、脾脏、睾丸和淋巴结。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织器官梅毒螺旋体扩散情况。结果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第21天所有接种部位均出现皮肤损伤(硬结和溃疡),病理检查显示感染部位出现大量炎症细胞,主要包括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实时定量PCR显示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存在大量梅毒螺旋体。结论新西兰背部皮肤接种梅毒螺旋体后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结扩散到肝脏、脾脏、睾丸等组织器官,成功构建新西兰梅毒螺旋体感染体内扩散模型

  • 标签: 苍白密螺旋体 疾病模型,动物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于腭裂手术评价等相关治疗研究的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0只新西兰(40周龄,4.5~5.0 kg),与同品系雄交配后次日视为孕1 d。于孕13~16 d,对10只孕每日分别肌肉注射1次1.0 mg地塞米松。于孕31 d对所有孕行剖腹产手术得到初生仔,统计生产仔的存活率及腭裂发生率。将非腭裂仔与腭裂仔分别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按随机数表法选取10只非腭裂仔为对照组,10只腭裂仔为实验组,均以标准化的管饲喂养方式进行喂养。每5 天对两组仔进行体重监测,并持续观察其生理行为状态。分别于1、2、4周龄时进行仔外形及口内上颌咬合面拍照观察。按上述编号随机选取两组4周龄仔各3只,进行口内上颌不同层面的局部解剖观察,并拍照对比分析。结果10只孕共产下73只幼仔,生产存活率为66%(48/73),存活仔中腭裂发生率为60%(29/48)。10只对照组与10只实验组仔均可正常存活至少1个月,两组仔的体质量增长稳定,对照组出生时及1月龄时体质量[分别为(52.8±6.6)和(359.8±30.4)g]与腭裂组[分别为(49.5±9.1)和(332.0±33.8)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理外形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腭裂类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腭裂,其裂隙形态及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特点。口内上颌局部解剖结果显示,两组仔的解剖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组仔腭黏膜形态的改变,软腭肌肉的末端分布变化以及上颌中线处骨性结构发育不良和缺失等。结论本研究以地塞米松诱导成功建立了适宜腭裂治疗研究的新西兰先天性腭裂模型

  • 标签: 地塞米松 先天性腭裂 模型,动物 新西兰兔
  • 简介:目的: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法致新西兰心衰模型。方法运用导管术造成新西兰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制作超容量负荷型心衰模型。观察动物的毛色、精神状态、活动情况、饲料消耗指数、体重增加指数、呼吸频率等指标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检测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判断模型组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MP、cGMP的变化情况;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该模型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模型动物SBP、DBP和LVSP著性下降,LV+dp/dt和LV±dp/dt明显下降,LVDP显著上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毛发枯槁,活动减少,进食减少,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抓起时反抗减轻。模型组呼吸频率加快;模型组血清SOD活性低于正常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血清cAMP明显低于正常组,cGMP明显高于正常组;利用基因芯片共检测出665个差异基因,其中与心功能较密切相关的基因主要与离子通道、肌收缩、信号转导等功能有关。结论采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法建立心衰模型方法可靠。主动脉关闭不全,使心脏前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导致左心室扩大肥厚及心力衰竭。心肌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基因表达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 标签: 心衰 主动脉关闭不全 新西兰兔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验证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过程中心电向量的综合。方法采用35只新西兰,环第4肋间胸背1圈,选取7组方向对应的穿刺点,穿刺胸腔,记录环心表1周,体表1圈各14点的心电图。应用头胸导联(HC)同步记录相对应两点的心电图,统计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结果环心表和环第4肋间胸背1圈的所有点都记录到R(r)波,相对应点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记录的心电图没有显现出心电向量综合的预期效果。

  • 标签: 新西兰兔 瞬间心电向量 心电图 胸腔穿刺 头胸导联
  • 简介: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对大耳白黑眼(whitehairblackeyesrabbit,WHBErabbit)、日本大耳白兔(Japanesewhiterabbit,JWrabbit)和新西兰(NewZealandwhiterabbit,NZWrabbit)3个实验品系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用90只实验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实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3.2统计软件对3个品系的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3个品系实验共检测到49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1800bp之间,筛选的25个引物中,其中16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WHBE特有的特征条带;(2)WHBE位点数为234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66个,多态位点比为70.94%,JW位点数为228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22个,多态位点比为53.51%,NZW位点数为231个,其中多态位点数94个,多态位点比为40.69%;(3)三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85,0.2222和0.1905;(4)JW和NZW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43,其次为WHBE和JW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4,WHBE和NZW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7862。结论结果表明WHBE与JW和NZW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着遗传差异,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实验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 标签: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新西兰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CIH早期(0~8周)新西兰右心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24只置于8%~21%氧浓度的CIH舱内,每天持续6h,6d/周,共8周。于CIH第0、1、2、4、6、8周超声心动图观察新西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同时随机处死1只,观察右心室心肌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比较制模后0、1、2、4、6、8周右心结构及功能参数。结果右心结构参数与CIH0周比较,右心室前后径、长径、基底部横径、中部横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右心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心房前后径及右心房上下径8周时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与CIH0周相比,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于4周减小(F=3.46,P〈0.05),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于4、6、8周增大(F=3.11、3.41、3.86,P均〈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于8周增大(F=3.45,P〈0.05),心率校正的等容收缩时间(ICTc)于2、4周时缩短(F=3.13、3.33,P均〈0.05),8周时恢复至基础状态,肺动脉血流频谱射血时间(ET)于1、2周缩短(F=3.01、3.15,P均〈0.05),加速时间(AT)于1、2、4周缩短(F=3.13、3.15、3.32,P均〈0.05)。右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与CIH0周相比,心率(HR)于1周、2周、4周加快(F=3.06、3.12、3.30,P均〈0.05),心率矫正的等容舒张时间(IRTc)于1、2、4周缩短(F=3.15、3.31、3.17,P均〈0.0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组织多普勒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于1、2周时减小(F=3.13、3.44,P均〈0.0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于4、6、8周时增大(F=4.01、3.82、3.37,P均〈0.05),组织多普勒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早�

  • 标签: 缺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降解镁合金接骨板修复新西兰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随机分为镁合金接骨板组及钛合金接骨板组,分别采用镁合金接骨板及钛合金接骨板进行骨折固定,术后各组进行X线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液学检查,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比钛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更明显;病理学检查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骨痂形成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镁合金接骨板组局部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比钛合金接骨板组更为明显;血液学结果显示术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3.33±4.63) U/L,t=1.152,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ALT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7.17±6.71)、(27.67±6.35) U/L,t=-0.120,P>0.05],术前两组肌酐(CR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2.17±18.95) μmol/L,t=0.074,P>0.05],镁合金接骨板组术前与术后CRE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22.83±11.07)、(126.67±10.76) μmol/L,t=-2.395,P>0.05]。结论镁合金接骨板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逐渐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可促进骨折周围骨痂形成。

  • 标签: 镁合金接骨板 骨折 骨痂 新西兰兔
  • 简介:实验动物学实验课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专业性。在生物技术专业以“新西兰”为实验材料进行“雌雄鉴别、标记、麻醉、肺水肿动物模型、采血和自由练习”六个方面综合性设计实验。在以往的实验方案中增加了肺水肿动物模型和自由练习板块。让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肺水肿的造模原理、过程与症状,并让其用更少的动物取得更多的实操经验,开阔了学生的科研思路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并能在实验中如何贯彻实验动物福利。

  • 标签: 实验动物学 肺水肿 新西兰兔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模型的影响。结果丹参、黄芪均可使高脂血症血清的TC、LDL—C极显著降低及使HDL—C显著提高。结论丹参、黄芪对高脂血症模型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高脂血症 兔模型 丹参黄芪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CHD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先在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 标签: 骨搬移 新西兰兔
  • 简介:目的探讨制作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脏成瘤及转移情况,比较各组转移率,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0只动物建模成功28只,成功率93%,经皮穿剌组有2只肝脏未见种植灶,嵌插组和改良嵌插组全部种植成功。改良嵌插组腹壁转移率显著低于嵌插组和经皮接种组。结论改良嵌插法3周内不会形成接种部位腹壁以及远处的转移,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性肝癌模型建模方法。

  • 标签: 兔VX2肿瘤 模型 嵌插改良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新西兰大白兔75只,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其余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结果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17000V/m,电流强度554mA,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137mA/cm^2,大极板下21mA/cm^2。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1.73℃,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12、7、5d伤肢丧失。结论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 标签: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 简介:被誉为"新的海中之岛"的新西兰,太阳比中国早升起来5个小时。在新西兰逗留的4天里,我们实际上就在北岛的奥克兰和罗吐鲁阿之间来回奔走。在这仅有的4天里,几乎天天都是细雨濛濛,太阳只是在中午偶尔露一下脸。不过,细雨带来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给了我们沿途的好心情。

  • 标签: 新西兰 华人 奥克兰 中国留学生 说英语 文化沙龙
  • 简介:目的观察新西兰腹主动脉缩窄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只新西兰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20只)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假手术组(10只)作为对照.术后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活动等变化.手术前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后4周,手术组出现心室肥厚,等容舒张时间延长.术后8周,组织多普勒提示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和心肌收缩期血流峰速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P<0.05);而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结论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可造成舒张功能的损伤,同时也伴有轻度收缩功能的损伤.

  • 标签: 主动脉 主动脉缩窄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无创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方法采用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并设正常饲料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LVSP、收缩指数、左心室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有显著差异,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结论采用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可以建立动物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模型

  • 标签:
  • 简介: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皮肤科的难题之一。该文检索国内外模型上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研究报道,探讨增生性瘢痕的最新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兔耳模型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在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基础上的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的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的MSP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设计以满足新西兰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实验;植入子植入新西兰腹部皮下,采集电极留置于左上肢和右上肢腋下皮下,两个刺激电极分别缝合于左心耳和左心房上,通过无线收发采集和刺激信号;实现利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I导联心电信号,并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刺激软件,发放间歇(刺激2s,暂停2s)高频(频率20Hz)阈上(强度2mA,脉宽1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内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d,植入新西兰体内刺激3周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48h。结论用新西兰代替比格犬建立基于无线遥测和刺激基础上的房颤模型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福利优化和替代原则。

  • 标签: 房颤 动物模型 长期遥测 程控高频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以便后续研究,为临床上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质量2.5~2.8 kg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由南京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在其背部设计软组织缺损创面2.0 cm×2.0 cm,全层切取耳缘近耳根处同等大小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三层结构耳廓复合组织瓣。适当修剪组织瓣腹侧皮肤及软骨,残余的腹侧皮肤予无菌贴膜覆盖。将组织瓣背侧皮肤作为被盖,游离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意外死亡,耳廓复合组织瓣均成功游离移植,且形态稳定。取材可解剖出软骨及贴膜。结论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可成功建立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模型,且该模型易于建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 标签: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模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