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对显性预激(MAP)的定位研究较多[1],而对隐匿性预激(CAP)的定位研究较少[2-3].本组对124例CAP诱发室上速(PSVT)的标准,食管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为对照组,以探讨CAP诱发PVST标准食管心电图对CAP的左、右及后间隔定位的意义,为RFCA术前奠定基础.

  • 标签: 食管心电图 隐性预激旁道 诊断 定位
  • 简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共约占PSVT85%以上,鉴别两种心动过速对于确定射频消融部位有着重要的作用,而STaVR段在分析PSVT心电图时常常被忽略,我们通过对STaVR段抬高探讨其对AVRT与AVNRT的鉴别作用,以及测量STaVR段及STⅡ、Ⅲ、aVF段改变情况,对初步定位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AVR导联ST段抬高 旁道定位 PSVT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鉴别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地铁正线线路区域内广泛布置了静态信标,用于列车的精确定位。静态信标故障,会导致列车定位误差积累,定位误差积累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导致列车定位丢失,发生EB等故障,从而影响行车。在检测工具缺乏的情况下,怎样判断静态信标故障。本文作者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积累及大量数据分析,探索出了一种间接定位故障静态信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静态信标 定位误差 影响行车 数据分析 有效方法
  • 简介:——定位。中国人养鸽,从改革开放前单纯以娱乐为主,到改革开放后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我的养鸽历程也经历过从娱乐到竞技的转变。回顾10多年来的养鸽经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位其实就是自我发展的区域。有人会说,拿个冠军就是我的目标,我说,也对也不对,拿冠军只是目的。现在国人养鸽面临多元化的选择,你是单纯以娱乐为主,还是以参加常规比赛为主,你是主打公棚赛,

  • 标签: 反思 改革开放 体育运动 自我发展 中国人 娱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床胸部超声多种超声征象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食管及肺部疾病患者6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左或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完成后分别由三位麻醉医师通过听诊法、超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记录并统计听诊法、超声法定位的准确率、定位时间以及听诊法与超声法定位比较的ROC曲线等指标。结果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为91.7%,95%可信区间为(0.690-0.966);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28。听诊法的准确性为71.7%,可信区间为(0.515-0.845);AUC为0.680。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听诊法(p<0.0001)。与超声法相比,听诊法耗费的时间明显较长(3.8±1.93minvs5.3±2.48min,p<0.05);结论与听诊法相比,床超声辅助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更高,且花费时间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超声 胸科手术麻醉 支气管导管 定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气保护在床胃镜诊治上消化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上消化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早期气保护护理措施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床胃镜诊治操作时间、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上消化大出血患者使用床胃镜诊治的过程中采取早期气保护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能够对患者气实施有效保护,减轻床胃镜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提升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气道保护 床旁 胃镜 上消化道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超声技术培训在临床麻醉医师中的实践效果,为临床普及床超声提供有效的培训方案。方法选择无床超声技术的麻醉医师为培训对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床超声培训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培训,培训后考核学员对气管插管超声图像(插管后静态超声图、气管插管动态视频)的识别能力及床超声检测的操作能力。结果参加培训的学员共52名。培训后学员识别插管后静态超声图的敏感度为82.7%(95%CI 72.1%~93.3%),特异性为90.4%(95%CI 82.1%~98.7%),准确性为86.5%(95%CI 79.9%~93.2%);学员识别气管插管动态视频的敏感度为92.3%(95%CI 84.8%~99.8%),特异性为92.3%(95%CI 84.8%~99.8%),准确性为92.3%(95%CI 84.8%~99.8%)。学员床超声检测操作能力考核100%合格。培训后100%的学员对培训表示满意,98.08%的学员有信心将床超声技术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结论床超声技术培训能帮助麻醉医师快速、准确地掌握气超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

  • 标签: 技术培训 课程设置 床旁气道超声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床即时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的可视性大大提升了临床医师进行气操作时的安全性和气管理的精准性。POCUS成为临床医师进行快速诊断与精准治疗的必备技能之一。POCUS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时亦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POCUS技术在上气解剖结构观察中的显示情况,及其在气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医师使用上气POCUS技术的培训进展。

  • 标签: 床旁即时超声 上气道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体表标记定位技术相比,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正中入路腰麻的效率。方法拟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1∶1的比例随机进入超声辅助定位或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数量、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腰麻操作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88例受试者进入随机分组。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2.0(1.0,3.0)次比5.0(3.0,8.8)次,Z=-4.708、P<0.001)],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40.9%(18/44)比4.5%(2/44),χ2=16.565、P<0.001)],穿刺点数量和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腰麻操作总时间长于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252(218,317)s比168(143,195)s,Z=-5.592、P<0.001],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脑脊液回流带血的发生率低于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组[0%(0/44)比18.2%(8/44),χ2=6.738、P=0.009)]。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正中入路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正中入路腰麻,提示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可以被推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处理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彩超在危急重症患者困难颈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急诊行颈内深静脉置管的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56例;年龄13~83岁,平均(44.5±6.8)岁,所有患者中彩超定位组57例,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59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误穿动脉数,局部血肿,气胸等情况。结果彩超定位组患者置管时间5.32 min,一次置管成功率100%,误穿动脉数0例,局部血肿0例,而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组置管时间11.13 min,一次置管成功率74.6%(44例),二次置管成功率86.4%(51例),二次置管未成功转为彩超定位后均一次成功,误穿动脉5例,局部血肿9例。结论床彩超定位在危重症颈内静脉置管中具耗时短,且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低,符合急诊治疗的需求,应用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局部解剖定位不清的危重患者,并且在实习生教学及低年资医师带教中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可以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危重病 超声定位 颈内静脉置管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究床B超定位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床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1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应用了床B超定位PICC导管尖端最终位置情况:1002例(87.05%)导管尖端位于上腔位置;104例(9.04%)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45例(3.91%)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62例(5.39%)由于PICC置管时送管不顺,借助B超定位成功送达预定位置。100例患者PICC置管术后,同一患者用床B超定位和床X线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相同率为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定位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术具有无创、准确和便捷的特点,可避免新生儿多次暴露X线的机会,避免了移动新生儿,是新生儿PICC置管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新生儿PICC置管术送管不顺时的B超引导下送管,可以节省护士人力资源。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床旁 超声检查
  • 简介:传统中国社会,家长在家庭空间内对士人童蒙时期所进行的各种道德训诫,其定位坐标依然是儒家之道,涵盖了一切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的伦理纲常以及群体观、社会观等价值观念,由此指导着士人去寻并走向循之实践。但由于受个体主观因素及社会外在环境等影响,士人践行中则出现了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弃求存、以抗势等多样性发展趋势。更多还原

  • 标签: 明清时期 山东士人 寻道 循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病患者气管理当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份在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共86例,在确保氧气充分供应的前提条件下,对全部危重患者行床旁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相关检查与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6例危重患者在经过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之后,体温下降,呼吸频率下降,呼吸困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肺不张情况与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显效率达到83.3%;结论: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危重病患者气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危重病患者 气道管理
  • 简介:  暑假中闲散无事,便邀了两位好友去逛公园.  好不容易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心情真是好得不得了;爬山,划船,走迷宫,逗孔雀……笑呀,乐呀,不知不觉已近晌午.腰酸背痛的我们沿着翠柳夹道、芳草为毯的湖岸,向不远处红柱金顶的凉亭走去.大概是因晌午天热,这儿游人稀少,除了坐在亭边一块大青石上、倚着柳树的一位银发老奶奶,就只剩下我和王珊、李丽三个人了.……

  • 标签: 柳树旁
  • 简介:“阴”“阳”是左耳,“邦”“部”是右耳,一左一右,就像人的两只耳朵,除了方向不同,模样却酷似,那么它们表达的意思又是怎样的呢?

  • 标签: 初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既往体健,因"反复心悸4年余"收治入院.心悸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半~数小时不等,年发作10-20次左右,近2月共发作频繁(6次)急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速".

  • 标签: 右位心 隐匿性旁道射频消融术 冠状静脉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间隔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3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共626例患儿,对其中74例间隔患儿的临床及射频消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7.8±3.5 )岁(10个月~13岁);体质量(27.7±14.4) kg,其中3例<15 kg。5例术前超声提示室壁矛盾运动,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9例患儿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5例患儿接受传统两维射线下标测后,最终3例接受消融。74例患儿共标测到间隔74条,包括右侧间隔66例,左后间隔8例;显性48例,隐匿性26例;分布于前间隔28条,中间隔18条,冠状窦10条,右后间隔10条,左后间隔8条。共72例患儿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7例消融成功,即时消融成功率为93.1%。消融功率(18.0±1.8)W,射线暴露时间(4.7±2.7) min,手术时间(151.5±58.6) min。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5例合并室壁运动异常患儿的心室运动及大小在消融后恢复正常。随访(23.8±10.8)个月,4例患儿发生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儿童间隔道经射频消融安全且有效,但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不能忽视。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道 房室传导阻滞 射频消融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间隙性逆传阻滞房室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结果左前游离壁2例,左侧壁1例(A型预激),左后壁2例,右侧三尖瓣环10点处1例(B型预激)。所有道具有1:1室房传导功能,6例患者均有间隙性逆传阻滞,均呈2:1室房逆传阻滞。在右室起搏下或窦性心律下标测靶点,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不论隐匿性或显性房室均可发生间隙性室房逆传阻滞,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阻滞现象,以免漏诊。

  • 标签: 逆传阻滞 房室旁道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