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采自海南省瓜菜主产区蔬菜的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3种,隶属8科24属,其中卵菌6种,担子菌2种,半知菌55种。发现海南省新记录种5种,分别为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spinaciae、菜豆匍柄霉Stemphyliumphaseolina、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lactucae、苦瓜匍柄霉Stemphyliummomordi、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vesicarium。文中对海南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

  • 标签: 无性型真菌 资源调查 海南 冬季蔬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真菌鼻窦炎的临床及影响学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45例真菌鼻窦炎患者以及45例健康患者,回顾性分析45例真菌鼻窦炎患者,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对比患者与健康者的鼻部组织病理学检验以及影像学检查得出真菌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得出结论。结果与健康者对比,45例患者中38例患者为单侧鼻窦病变,占84.44%;剩余7例患者为双侧鼻窦病变,占15.56%。经临床CT检查后,25例患者出现鼻内局部密度升高切分布不均,占55.56%;20例患者出现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占44.44%。影像学检查发现4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鼻窦骨质增生。组织病理学检测后发现影像学的诊断率高达95.56%。两种检验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你鼻窦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患者临床症状,病变类型以及病变范围,对正确诊断治疗真菌鼻窦炎你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真菌球型鼻窦炎 影像学检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给当前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病原菌用常规的方法分离开,然后运用沉渣划线法对血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接种,然后放置于35℃的孵育箱中培养24h,之后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316株细菌,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两种共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有154株,占48.73%;革兰阳性菌共有131株,占41.46%;真菌共有31株,占9.81%。316株病原菌中共有30株真菌没有做药敏试验,其余28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其中青霉素G的耐药性为94.03%,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均为10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100.0%。结论2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原菌的种类大部分都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真菌感染比较多,耐药菌株也增加了,临床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科学的选择药物,以保证抗菌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 简介:为筛选出适合在建瓯市生长的耐寒桉树优良品种,对12个桉树(Eucalyptus)无性系树高(H)、胸径(D)、枝下高(LBH)、冠幅(C)、单株材积(IV)和总蓄积(SV)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个桉树无性系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总蓄积差异显著(pG10〉G9〉GB1〉广3,胸径排在前5位的是JO25〉G10〉L3〉L34〉G9,枝下高排在前5位的是L34〉GB3〉G8〉广3〉G10,冠幅排在前5位的是G10〉L3〉G9〉JO25〉JO3,单株材积和总蓄积量排在前5位的是JO25〉G10〉L3〉G9〉DS。综合以上单一生长指标的优良性状,表明JO25各生长指标均表现为较大生长优势,可在建瓯市低海拔林地适当推广种植。

  • 标签: 桉树 耐寒 无性系 选育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单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与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单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11年至2013年间该类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治愈率与死亡率为参照对象。结果2013年至2015年间因单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其治愈率与死亡率分别为83.51%、16.49%。2011年至2013年间该类疾病治愈率与死亡率分别为51.46%、48.54%(P<0.05)。结论对于因细胞移植而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应从其移植过程与抗菌治疗方面入手。

  • 标签: 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 肺部真菌感染
  • 简介: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无性孢子的形态,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无性孢子细胞核染色后的细胞核行为。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梯棱羊肚菌无性孢子大小均一,无色,球形,无隔,光滑,直径3.5~5.2μm;无性孢子梗纺锤状,呈轻微的S弯曲,2.1~6.2×14.1~18.5μm,4~6个轮状环绕生长在特化的菌丝四周。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无性孢子大多为单核,少数2核、3核或4核。观察到正在进行核分裂的无性孢子,推测双核或多核无性孢子是由单核孢子经过2次或多次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梯棱羊肚菌的无性孢子应为“同核体”。梯棱羊肚菌无性孢子在形态发生等方面类似于真菌的小分生孢子,但功能还不甚明了。

  • 标签: 梯棱羊肚菌 无性孢子 小分生孢子 核行为 同核体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其中毛玻璃样阴影9例,肺炎样实质性病变7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8例,结节性病变9例,肿块6例,空洞5例,曲菌球3例,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痰液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确诊。

  • 标签: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9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并加用0.5%氟康唑,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治疗组视力0.3~0.5和大于0.5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手动-光感等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 简介:器官移植手术后最担心什么?真菌感染!手术中使用的免疫制剂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真菌感染经常是致命的,尤为突出的是长期用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陆玲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回答了病原真菌为何耐药,有望为抗真菌感染的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专业顶级期刊mBio上。

  • 标签: 真菌耐药 抗真菌感染 美国微生物学会 蛋白 器官移植 免疫制剂
  • 简介:对油茶闽杂优等12个无性系在闽中德化山区的5年生幼树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闽杂优30、闽48、闽杂优20、闽杂优5、闽杂优25等5个无性系产量高,5年生平均树高1.28-1.73m,地径3.32-5.10cm,冠幅乘积0.87-1.44m-2;平均单株产果3.31-1.60kg,单株产油0.34-0.153kg,鲜果含油率达10.27%-6.02%;其中闽杂优20树体较矮小,冠幅窄。方差分析表明各无性系间生长结实有显著差异,因此闽杂优30、闽48、闽杂优20、闽杂优5、闽杂优25等5个无性系是目前幼林中的优良无性系,在德化海拔850m的山区表现出早结实、产量高、生长较快的特点。

  • 标签: 油茶 无性系 生长 结实 产果量 含油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真菌性肺炎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部位双肺26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4例,右肺下叶4例。真菌菌种白色念珠菌31例,曲菌8例,隐球菌1例,毛霉菌2例,组织胞浆菌1例。43例真菌性肺炎患者CT影像学表现空洞21例,肺炎12例,结节及肿块7例,间质肺炎3例。结论通过对真菌性肺炎CT影像学特征的分析,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促进患者接收正确的治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真菌性肺炎 CT 影像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8-01
  • 简介:暗色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少见的真菌感染,包括着色芽生菌病、真菌性足菌肿和暗色丝孢霉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鉴定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少见暗色真菌引起感染的报告日渐增多。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少见致病性暗色真菌,该文将从生态学、分类学、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暗色真菌 致病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 标签: 医学名词 真菌学 审定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药物名称 著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 标签: 深部真菌 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发生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9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对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使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获得有效控制,避免病情加重,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ICU呼吸机 相关真菌性肺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