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脑有逐年增多趋势,成为多发的神经系统疾患之一。其病原与多种病毒有关。由于病毒检测及免疫技术不能普遍应用,因此目前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排除法。有病毒感染症状,继之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和体征及有脑电图及 /或脑脊液改变,并能除外其他脑部疾病,即可诊断本病。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脑活素又多种氨基酸及低分子肽组成,能透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神经细胞中改善脑代谢,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防止脑水肿,修复损伤的脑细胞。因此,诊断已经确立,应用越早越好,严重病例可用多个疗程。

  • 标签: 神经系统 病毒感染 脑代谢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脑炎应用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脑炎患儿 48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 MRI以及 CT检查。分析 48例患儿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 48例患儿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 93.75%,明显比 CT诊断的 70.8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利用 MRI对病毒脑炎患儿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阳性检出率,并能为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脑炎应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脑炎患儿48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MRI以及CT检查。分析48例患儿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8例患儿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93.75%,明显比CT诊断的70.8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MRI对病毒脑炎患儿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阳性检出率,并能为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对儿童神经内科病毒脑炎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患病毒脑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病毒脑炎患者进行小儿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病毒脑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感觉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占28.00%;而改良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占88.00%,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感觉刺激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病毒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 EB病毒脑炎 (HSE)临床表现和预后,探讨小儿 EB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 ,指导 EB病毒脑炎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1月至 2014年 9月我院儿科收住院的 24例 EVE患儿,观察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24例患儿中发热 24例 (100% ),总发热时间 4~ 7天 6例, 8~ 14天 15例,~ 21天 3例,高颅压症状 16例 (67% ),脑膜刺激征 13例 (54% ),意识障碍 14例 (58% ),昏迷、抽搐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各 10例( 42% )。 CSF检查示外观均清亮,糖、卤化物均正常范围,白细胞及蛋白定量轻度升高 14例 (58% ),其余均正常范围。 结论 在儿童病毒脑炎中 EBE并不少见,且多单独出现而非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1M)的一部分,临床上具有易迁延特点,表现热程长,脑脊液恢复慢,但脑脊液改变无特异性 ,EBV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重,可累及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小脑等部位,大多数 EBV脑炎预后良好,存在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患儿易出现后遗症。

  • 标签: EB病毒 脑炎 儿童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治疗中采用干预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4例小儿病毒脑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立研究组予以干预化护理,设立对照组予以常规儿科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研究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技能、人文关怀及护理态度等方面的评估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评分,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脑炎治疗中配合干预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康复情况,提高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干预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病毒脑炎患儿50例开展本次研究,用数字抽取法分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25例)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用循证护理,对比脑脊液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脑脊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配合循证护理,既可改善脑脊液指标,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循证护理 脑脊液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病毒脑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入院,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6例),另一组为研究组(36例),前组选用常规护理,后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与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惊厥、呕吐发热消失时间与意识清醒时间明显更短,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小儿病毒脑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意识清醒时间,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人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图诊断小儿病毒脑炎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所有患儿进行一般资料分析后记录为确认可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对所有儿童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磁共振检查两种方案对两组诊断方案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记录,对比最终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脑电图检查中所有儿童的诊断准确率为91(75.83%),其数据较磁共振检查组的39(32.50%)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脑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应用脑电图检查的临床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诊断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电图诊断 颈动脉粥样斑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究CT、MRI应用于小儿病毒脑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18例患者,首先开展对照组和观察组随机分组,两组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对照组采用CT扫描检查,观察组应用MRI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了解小儿病毒脑炎特点。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88.89%,多发病灶占66.67%;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55.56%,多发病灶占3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明显优于CT检查,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比较 CT检查 MIR检查 小儿病毒性脑炎 诊断 脑水肿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与药物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脑炎后继发性癫痫患者,对患者的脑电图特点与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并观察发作特点与药物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以颞叶癫痫与部分性发作最典型,根据影像学图像显示大脑皮质损伤患者存在90.00%(72/80),脑电图特点显示患者多为局灶性放电;药物治疗效果普遍较低,但OXC、CBZ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药物。结论针对病毒脑炎后继发性癫痫观察脑电图特点与影像学图像较为显著,因此可在患病早期给予患者有效可靠的诊断,临床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继发性癫痫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脑炎 66 例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33 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 33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在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小儿病毒脑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小儿病毒性脑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定56例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就诊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随机双盲法分组,为28例实验组患儿采取康复护理+常规护理,为2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伤残率显著较低、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脑炎66例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小儿病毒脑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小儿病毒性脑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方案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方法选取病毒脑炎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9月至2018年在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等基础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症状消除时间、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0%,高于对照组74%;观察组脑脊液异常、头痛、抽搐等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脑炎患者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促进康复进程。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人血免疫球蛋白 总有效率 症状消除时间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脑炎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8月接诊的174例病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动态脑电图)与对照组87例(常规脑电图),比较两组重、中及轻度各项检出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总检出率指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方法可有效提高病毒脑炎患儿的检出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动态脑电图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和措施。方法:研究资料共 60例,均为本院于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脑炎,随机分组各 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6.67%,与对照组 80.00%比较明显更高, P< 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恢复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开展康复康复护理干预利于促进症状消失,改善肢体功能,加快康复速度,护理价值较高。

  • 标签: 康复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针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为重症病毒脑炎,并需要开展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 56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根据患儿治疗期间症状时间统计,观察组 28名患儿中,发热时间 (2.1±0.6)d,昏迷时间( 1.9±1.1)d;对照组 28名患儿中,发热时间 (6.4±1.3)d,昏迷时间( 4.2±1.3)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治愈有效率上看,观察组 28名患儿中,治愈的患儿 21名,有效的 5名,无效的 2名,治愈有效率为 92.8%;对照组 28名患儿中,治愈的患儿 14名,有效的 6名,无效的 8名,治愈有效率为 71.4%,观察组的治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更佳。结论:采用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针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病情,治愈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小儿病毒脑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16例小儿病毒脑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结果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肌张力不全的改善时间,观察组的各项数值范围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95.8>72.9%,观察组优势突出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指标评分,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脑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小儿病毒性脑炎 吞咽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疗效。方法根据营养治疗方法将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分为全静脉营养组(肠外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肠内组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肠外组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外组和肠内组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无明显差异,肠内组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肠外组(P<0.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急性病毒脑炎致昏迷儿童营养及免疫功能,降低患儿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预后,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病毒性脑炎 昏迷儿童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