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2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功能训练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介入对手部肌腱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损伤手部肌腱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早期对症治疗,给予观察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并对两组的手总主动活动度、功能独立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功能独立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损伤手部肌腱后给予其早期康复介入,能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手功能,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介入 手部肌腱损伤 手总主动活动度 功能独立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与功能训练联合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为(85.3±9.34)分和(93.9±10.2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1±9.65)分和(77.8±11.38)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功能训练联合早期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功能训练 早期介入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的25例患者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比;研究组在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奶量和体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早期介入 新生儿窒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分析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中早期康复起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阅读近几年对于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的期刊论文,了解近年来在脑梗死患者中早期康复的应用情况及作用,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早期康复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实施方法越来越多。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早期康复能起到不错的帮助,能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状态。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心理康复 运动疗法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中早期介入心理康复以及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早期介入心理康复与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探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MA、ADL、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中早期介入心理康复与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介入 心理康复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介入针灸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硬币法随机分成A组(常规治疗)、B组(功能训练+早期介入针灸治疗),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针灸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针灸 功能训练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手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护理的介入时机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00名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包括早期功能训练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估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 标签: 骨科手术 早期功能训练 护理介入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功能介入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早期功能介入护理干预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介入护理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关节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关节僵硬 膝关节周围骨折 早期功能介入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将其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SDS、SAS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后期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SDS、S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功能介入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介入康复锻炼的效果及对其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借用数字随机法将其中行常规护理的75例作为甲组,其余行早期介入康复锻炼的75例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吞咽功能。结果甲组护理有效率是73.33%,低于乙组的93.33%,且乙组护理后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甲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脑卒中常规护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早期介入康复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锻炼 护理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神经内科床边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 100 例,根据患者所实施的康复护理情况将 b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仅落实基本的良肢位摆放、抗痉挛干预,下床活动做好防跌倒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床边早期康复介入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FAM 评分、 BI 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以上两项评分,较干预前有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Bartherl 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Bartherl 评分,较干预前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神经内科床边早期康复介入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其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床边早期康复介入 脑卒中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后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是否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两组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上肢骨折 早期康复治疗介入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将其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0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治疗,实验组 4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 SDS 、 SAS 评分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后期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SDS 、 SA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功能介入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镜像疗法的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46例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传统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传统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则给予镜像疗法的早期介入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MBI指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MBI指数评分均明显较传统组高(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镜像疗法早期介入干预的临床效果较显著,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镜像疗法 早期介入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肢体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早期介入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