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护理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偏瘫患者78例,分为早期护理组56例,采取病情稳定48小时开始康复护理;常规康复组22例,于48-72小时开始康复护理。结果两组病例均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于护理前及护理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harthel指数进行观察,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偏瘫患者优于常规康复患者,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偏瘫 肢体功能 改善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27例)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30例)的足功能恢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达到了(94.35±2.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5±3.62)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30.889,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足部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5例肘关节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手术的肘关节骨折患者35例,术后即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评定肘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4周,MaYo评分优良率85%,而肘关节总活动度在24周时达到200度的有32例。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30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11例,T11-122例,T126例,T12-L12例,L114例,L25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方法术后康复训练。对解剖学复位及脊髓功能恢复情绪进行进行分析。结果患者ADL能力等级,提高到良15例,中15例。康复治疗前MBI得分(35.25±12.52),出院时MBI(75.15±16.55)。步行能力明显改善,恢复家族功能性步行16例,社区功能性步行14例。结论积极系统的康复治疗,配置必要的矫形器,恢复患者站立、行走能力,提高ADL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4年的9月~2016年的9月送至我院就诊的88例脑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康复护理后NIHSS评分更低且上下肢FMA量表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能提高治疗及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机体功能有效改善。

  • 标签: 脑血栓 急性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剖析影响住院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有关要素;方法: 选择机抽取 201 7 年 1 月至 201 7 年 6 月在我院 神经 内科 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 30 例进行观察对比,观察其护理干预效果。采用 2 组对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结果: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为 5.80±3.63 分,与住院别的患者 8.60±1.74 分比照不同有统计学含义 (P < O.0l) 。家庭功能严重阻碍者 9 例,占 28.3% ;家庭功能中度阻碍者 7 例,占 21.7% ;家庭功能良好者 14 例,占 50% 。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 能够提高 脑卒中患者 的康复能力,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介入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7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分别针对患者的肌腱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TAM康复优良的患者有32例,TAM康复良好的患者有23例,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96.49%,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康复率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总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形成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MA评分与BI评分显著要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当中,给予其早期康复干预对其康复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其康复干预时机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康复干预,但是早期组患者在损伤后2周内接受康复治疗,晚期组患者则在损伤后1个月才开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康复住院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晚期组,且康复住院时间较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也较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当中,让其接受早期康复干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时间 早期 干预 影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分类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进行早期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中风症状的减轻,且有效减少了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早期介入 急性缺血中风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常规护理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进行相同的常规康复护理,此外,对早期康复护理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运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为(84.74±9.55)分高于常规护理患者运动功能评分(76.58±10.37);早期康复护理组满意率(96.55%)要高于常规护理组(72.4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及恢复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偏瘫患者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32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脑梗塞。为其中66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66例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88.52±1.37)分,明显高于对比组(67.85±1.49)分;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对比组78.79%(52/66),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中年脑梗死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锻炼方法在脑出血患者早期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康复锻炼,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锻炼之前,两组患者BI评分和NHISS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为(75.38±10.25),远高于对照组的(61.47±9.58),观察组NHISS评分为(6.28±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6±1.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锻炼方法能显著提高肌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脑出血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积极进行综合方法的康复锻炼。

  • 标签: 脑出血 康复锻炼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