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时机,心理康复护理、康复体位摆放、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训练指导予以总结。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护理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2010年至今由门诊收治入院,经临床医生确诊为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共60例,按入院单双日机械分为两组,即功能康复计划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每组30例,采用两种不同康复护理经4周后观察两组患肢肌力与正常肢体肌力进行标准对照是否有差别。结果经整理资料,绘制成表,用构成比来阐明其肢体康复的规律性。结论康复计划护理是按预期肢体功能目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训练,故对促进肢体康复有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康复 计划护理
  • 简介:一般来说,中风患者或多或少会遗留偏瘫的后遗症,半身不遂或手脚不灵活。康复科专家称,这部分人如果一直不愿意动,手脚肌肉会萎缩,逐渐丧失运动功能,重新走路就成了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所以,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越好,后遗症也越轻。

  • 标签: 早期康复 中风后 中风患者 半身不遂 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分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察组病人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病人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偏瘫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总结36例脑卒中瘫痪患者在入院6周内经过床上锻炼期、坐位平衡至站立期、站位训练期、行走训练期的早期康复护理。笔者认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立。

  • 标签: 瘫痪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住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肢体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都有明显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病人早期实施肢体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 早期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选取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即常规药物治疗的护理加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7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护理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对2组患者于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分别采用改良巴氏(Barthe1)指数评定表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判断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个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发现2组患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P<0.05)改善的要好。结论在患病初期实施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率中 综合护理干预 康复训练 预后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用针灸推拿、肢体运动功能锻炼、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训练及早起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锻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加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偏瘫恢复快,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致残率明显下降。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回归社会能力,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测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肢体运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梗塞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早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8小时后,病情相对平稳时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为发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内即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做关节被动活动与患者主动运动相结合。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尽早康复锻炼,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以供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7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更好,其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中医康复康复护理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108例患者的康复程度,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实验组康复状况较对照组好,两组有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可有效减少残疾率,提高患者的生病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Barthrl 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以盆底恢复效果为评价指标,探讨盆底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临床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120例患者,采取Kegel盆底康复锻炼法、膈肌锻炼法、阴道哑铃或锤体训练、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措施对产后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女性进行综合治疗及个性化治疗,通过测定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及问卷调查等,评价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等,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技术能有效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提高产后妇女盆底肌肌力,是一项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干预措施,配合个体化治疗方案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 干预手段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竹医灌注Ⅰ号”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对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院外指导、电话随访等。结果这些措施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方剂 保留灌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