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10a来,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在许多国家,胃癌仍是常见的引起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指肿瘤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可达85%以上,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粘膜内癌5a生存率可达95%,因此早期胃癌诊断和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胃

  • 标签: 胃癌 诊断 肿瘤 免疫组化 癌基因
  • 简介:(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112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对铁岭市银州区医院30例早期胃癌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18例有慢性胃病史2-30年,27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2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进食哽噎。胃镜检查30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20例。胃黏膜层(m)癌16例,黏膜下层(sm)癌14例,淋巴结转移5例。本组均行D.或D,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21例,近端胃切除7例,全胃切除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28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5%。l、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87.5%。结论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诊断、治疗和-临床对策作了探讨。

  • 标签: 早期胃癌 黏膜 黏膜下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特点,总结临床诊断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并采用胃镜对患者诊断后,分析胃镜诊断的临床特点。结果从病灶大小方面而言,患者的病灶大小均有不一,最大病灶半径可至2.0cm,病灶大小的半径为0.8~1.1cm的有14例,占总数比例的35%,同时也是占比例最多的病灶半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贲门部、胃角部、胃体部、胃窦部,其中胃窦部占总数比例的65%,同时占比最高;对于病变进行分型发现,可以分为溃疡型、浅表凹陷型、浅表平坦型、浅表隆型、隆起型,其中溃疡型占比最高,占总数比例的37.5%。结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能够获得全面的资料,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利于临床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从而及早介入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 标签: 胃镜 诊断 早期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早期胃癌诊断方法进一步探讨早期胃癌防治的合理方案。

  • 标签: 胃癌 胃镜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30例早期胃癌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18例有慢性胃病史2-30年,27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2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进食哽噎。胃镜检查30例,上消化 道造影检查20例。胃黏膜层(m)癌16例,黏膜下层(sm)癌14例,淋巴结转移5例。本组均行d.或d:,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21例, 近端胃切除7例,全胃切除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28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5%。l、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 87.5%。结论: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诊断、治疗和-临床对策作了探讨。

  • 标签: 早期胃癌 黏膜 黏膜下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最高。PG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放大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993例胃癌中的84例早期胃癌的I临床、胃镜、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I型20例(23.81%),IIa型8例(9.52%),IIb型7例(8.33%)。IIc型28例(33.33%),III型21例(25.00%);病理分型中,低分化腺癌43例(51.19%),管状腺癌27例(28.57%),乳头状腺癌5例(5.95%),黏液腺癌4例(4.76%),印戒细胞癌3例(3.57%),未分化癌1例(1.19%),特殊型癌1例(1.19%)。结论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对胃癌早期诊断,对有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对其积极进行胃镜检查并定期随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镜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发展的历史,早期胃癌定义和肉眼分类的发展,开启了早期胃癌的研究。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筛查从X线逐步过渡到内镜检查,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诊断更加精细,内镜下发现的早期胃癌形态特点更加表浅、微小。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

  • 标签: 诊断 胃肿瘤 内窥镜 早期胃癌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内镜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早期胃癌(EGC)的人群筛查、实验室诊断、放射学检测、内镜检查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早期胃癌 诊断 研究 综述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对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基本沿用日本的分型标准,即将早期胃癌分成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和Ⅲ型(凹陷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型(表浅隆起型)、Ⅱb型(表浅平坦型)和Ⅱc型(表浅凹陷型)3个亚型。根据日本学者的经验以Ⅱc型为主的凹陷型病灶占早期胃癌的73.7%~75.7%,约为全部早期胃癌的3/4,而凹陷型早期胃癌与消化性溃疡等良性病变的鉴别同时也是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目前胃镜下凹陷型早期胃癌诊断作一浅述。

  • 标签: 胃癌 早期诊断 胃镜
  • 简介:摘要早期胃癌是指癌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灶范围。早期胃癌肉眼分类为I型、Ⅱ型和Ⅲ型。Ⅱ型再分为3个亚型Ⅱa、Ⅱb和Ⅱc。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2倍以上的为I型,以内的为Ⅱa型。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胃癌的形态学诊断

  • 标签: 早期胃癌 消化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效果。方法 使用数字表法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主要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进行胃镜诊断,参照组实施外科病理检,对两组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早期诊断后,实验组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6.67%,参照组为76.67%,差异明显(P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镜 诊断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的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 标签: 特异染色剂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 简介:早期胃癌诊断包括筛查及癌灶质与量的诊断,常用放射学诊断检查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钡餐(气钡双对比造影)、CT及MR。本文介绍这几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现状及进展。

  • 标签: 早期胃癌 诊断 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