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木斋《发生》重新全面解释的起源,主要提出了清乐说、法说、宫廷说、近体诗说,以及李白的质变飞跃理论。木斋的构思,足以成就一家之言,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可以深化文学的研究,值得重视。在木斋的基础上,针对以上观点可逐项加以考察及辨证,补充资料。大抵清乐、燕乐、法等,有明载,都可以作为体的音乐背景,除非能证明李白、温庭筠的词调全都来于清乐,否则也无法排除大家公认已久的燕乐色彩。宫廷说也不见得是绝对的,民间也有很多听歌作歌的地方,加上人才的流动,究竟李白算民间还是宫廷呢?针对李白的真伪问题加以论证,大抵可得出伪多于真的结论。至于近体诗格律说对词体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温庭筠就很努力冲破近体诗的局限,多用二言句,创新体制。

  • 标签: 木斋 曲词发生史 法曲 燕乐 宫廷 李白词
  • 简介:木斋先生的新著《发生》,以原始材料为基础,考辨源流,并将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微观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新论迭出,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一些新观点的提出,不一定能得到人们(包括笔者)的认同,但它至少能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启发,引发人们做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思考。

  • 标签: 木斋 《曲词发生史》 新观点 思考
  • 简介:木斋《发生》,颇多创见,主要表现在:发生的重新建构,宫廷文化在华夏文明形成中作用的重视,法地位的凸显,李白史地位的认定。对文献的解读,能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又能切实深入,正本清源。也有两点商榷意见:其一,帝王及其宫廷文化,在发生过程中,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否一定要称发生于宫廷文化?其二、关于李白奠定体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宫廷文化 法曲 李白词
  • 简介:南社的创作在清末民初的文坛有相当影响,而他们的则更值得注意。南社的焦点集中在对历史的感触、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这种以“觉世”为目的的文学,尽管有的从单纯的文学角度来看似乎价值不高,但是这些对于认识当时社会的立体影像,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南社 史词 觉世
  • 简介: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爱好者,迄今为止接触过不少有关艺术研究的论著.但它们或者是对某一个作家、某一个流派的艺术风格的阐释,或者是对于某一历史时期的艺的哪概览,有的只是对某一首作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评析,虽言之成理,却总免不了未可全窥艺术堂奥的遗憾.

  • 标签: 湖南教育 爱好者 出版社 评析 概览 艺术研究
  • 简介:任何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生成历史与内涵,以及独特的使用方式和范畴.'学'、'学思想'是近年来词坛上运用极为广泛而又不确定的模糊概念.与作为文体意义的''相关联的'学'概念出现于清代,至近代才成为体文学研究的专门学科,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概念既有精确性,也有其灵活性和约定俗成性.'学思想'从'文学思想'的概念中衍生,是文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它是历代词学家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历史性见解和观念,研究和描述的是历代词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 标签: 文学思想史 模糊概念 文体意义 文学研究 实际运用 约定俗成
  • 简介:“以”的讨论旨在立足体演变的轨迹,讨论体与其交织和介入的方式、过程与风貌。宋金元时期兴之际多出现“亦”的作品,后期张可久等南方家则致力于境的构建和“文律兼美”的文体标准;明代传奇剧曲创作涵盖“填词入”和“家语”两种体介入方式,南曲创作则体现出“类化”的倾向,追求文辞绮靡的浓艳风貌;清初体演变的回归在于体兴寄观念的再现,以及为反拨晚明散曲创作而崇尚元后期北曲之风。总之,在探求“以”内涵转变的同时,也能够基本厘清词曲文体交互的阶段性特征。

  • 标签: 以词为曲 文体交互 戏曲
  • 简介:清人的“”观念是在传统诗学启发下的一个学话语,是南宋以来的尊体运动的延续。南宋词人已有“”意识的自觉,主要表现在:一、辛派词人以“入世”的态度写,词人情怀常因事而起,时有作与重要事件相关联;二、南宋中后期在复雅风气的指引下,强调的比兴特质,词人常有意识地借怀古、咏物对现实加以褒贬;三、宋元之际,出现刘辰翁“用经用”的学观,强调的社会价值,其常以评事、以评人,已初步具备了“”的文学特质。

  • 标签: 南宋 词史
  • 简介:《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此首无论在美感还是意境上,都给人文情并茂、气势雄壮、酣畅淋漓之感。作曲家生茂、唐诃有感于这首的深邃意境,创作了《沁园春.雪》这首艺术歌曲。其深刻的内涵,充满才华的艺术创作与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礡的

  • 标签: 乐合璧 合璧沁园春 曲分析
  • 简介:杨慎词曲兼擅.其作共计366首,作近300首,其中小令271首,套曲19首,其[罗江怨]诸作在当时就脍炙人口,其它如记行的套曲[仙吕点绛唇]《滇南行》、咏月的小令[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四咏》等,都是中的佳作,故吕天成把升庵列为上品。张琦的《衡麈谈》,也称其“调不甚谐……颇有才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则将之列为明中叶以后,知的三人之一。

  • 标签: 杨升庵 词化 点绛唇 吕天成 明中叶 谢章铤
  • 简介:<正>敦煌发现以来,我国学者对它的蒐集、校录、注释和研究,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九五○年一月出版的王重民饺辑的《敦煌曲子集》,是关于这方面敦煌资料的第一本集子。它的出版拓展了文学史研究的领域。随后任二北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出版的《敦煌初探》和一九五五年五月出版的《敦煌饺录》(简称《校录》),更全面的校录了这方面的资料,更深入地研究了这方面的作品,使敦煌词曲的整理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关于敦煌词曲的考释和研究工作,在过去既得成果

  • 标签: 敦煌词 校录 我国古代 敦煌写本 曲子词 抄本
  • 简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渔歌子》一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渔歌子》的“”品格所在。以令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如此丰富深沉的历史内容,实为罕见,这体现了王鹏运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清刚、正直的品格。

  • 标签: 王鹏运 渔歌子 庚子秋词 词史
  • 简介:<正>我们通常所说的“”,其实就是歌辞。本来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南宋以后才逐渐与音乐分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刘熙载的《艺概》卷四指出:“之词,。”这话比较恰切地说明了的特征。至于的起源问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者的主张也时有变化,前后矛盾,甚至是相互抵触,僵持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单纯而又片面地把作品的句式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强调凡句式长短不齐者即是;据此推定最早产生在先秦(如《诗经》)和齐梁(如梁武帝的《江南弄》)时代,这样便越走越远,也就益发脱离实际。其实,在长短句词产生的同时,也还有句式整齐的齐言歌词并行不悖。由此可见,“长短句”的表现形式固然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客观衡量标准。既是音乐文学,那么,它的产生就和特定的音乐

  • 标签: 敦煌 起源问题 佛教经典 隋唐时期 唐代佛教 禅门
  • 简介:八年前,日本汉学家村越贵代美教授偕其夫君陈海洋先生来访,示其新作《北宋末之词与雅乐》,我也回奉《燕乐新说》等书。话间村越教授介绍了其书中对大晟府与周邦彦风的研究,又言拟将对琴乐与宋代词之雅化做一专题探讨。之后,似乎日本媒体对此次交流有所报导。至今不知村越教授的专题研究是否已经完成,但无论如何,好琴与尚雅确为研究宋代词风不可忽略的问题。当初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时就曾指出,标志宋词风尚的一为“琴趣”,一为“雅词”。

  • 标签: 琴乐 正声 中华 《燕乐新说》 教授 汉学家
  • 简介: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目睹纲纪的崩坏、权贵的骄奢、官府的凶暴、百姓的困苦。他身历“安史之乱”的历史惨剧及随后的吐蕃、回纥之祸,而自己亦衣食难继,饱尝颠沛流离、亲人离散之苦。杜甫的诗歌,从广阔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离乱,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矛盾,抒写了诗人的悒郁与悲愤。《秦州杂诗》二十首反映了外族的入侵、时局的动乱、百姓的苦难和个人的困窘。“三吏”、“三别”生动地描写了差吏的蛮横、百姓的不幸和社会的纷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写自长安返奉先探家沿途所历、所见、所感,由己及人,由家及国,表达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患与悲愤,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不平。《北征》思考人生,反映社会,忧伤国事,叶梦得把它比作司马迁的《史记》。《秋兴八首》身世之感、故园之思贯穿始终,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深刻的悲慨。

  • 标签: 杜甫 诗人 诗史 杜诗 陈维崧 词史
  • 简介:乾隆时期,馆阁文人不再像顺康之时那样矜持身份,而是比较积极地思考建设体的问题,总结体的特质以及唐宋名家集的特色,他们的体观比较成熟,论述较为客观,结论亦经得起推敲,对词体的认识远远超过了《钦定词谱》的编者,代表体官方研究的最高成就。而在律学的建设上,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并对前期的词谱建设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词学史 意义 词律 词体观 乾隆时期
  • 简介:大本是白族地区曾经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但对大本的研究却是20世纪上半叶才起步的.国内学者对大本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各有侧重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大本的研究还存在广阔的拓展空间,其起源、功能、文本及在白族文化当中的地位等问题都值得做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白族 大本曲 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