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但是,新增耕地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贫瘠、有机质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施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肥力,但无机肥的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甚至退化。农业废弃物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并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会改变土壤排放。本文总结了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堆肥还田的益处及对土壤排放的潜在影响,为新增耕地地力提升提供思路。

  • 标签: 新增耕地 秸秆还田 动物有机肥 土壤碳排放
  • 简介: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地(例如农田、林地、草地等)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含量较高,农田土壤有机含量相对较低。本研究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土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生态环境 农田 林地
  • 简介:摘要:土壤有机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库,其动态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收支平衡和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林地对土壤库的变化具有极端敏感的特性,靖边北部风沙滩区处于毛乌素沙漠南端,生态环境脆弱,防护林出现严重退化和破碎化的态势,形成了大面积的残次林,已慢慢由原来的汇变成了碳源。并且该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决定了温度、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有机矿化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总结了该区土壤有机矿化的影响因素水分、温度、有机组分,同时探讨了对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矿化研究的必要性。

  • 标签: 有机碳矿化 温度 水分 有机碳组分 退化林地
  • 作者: 周航 杨晨曦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3-12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5.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西安710075)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通气能力,改善理化性质。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评价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和水溶性有机含量顺序均为SFG>NFG>CK。<0.053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明显高于>0.250mm和0.053~0.250mm粒级。在0~10cm土层,SFG、NFG处理土层>0.250mm、<0.053mm、0.053~0.250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均比对照CK提高10%以上;而在10~20cm土层,SFG处理>0.250mm粒级和NFG处理0.053~0.250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不同处理之间穗粒数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产量与土壤有机含量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可见秸秆配合耕作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及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 标签: 秸秆还田 土壤 有机碳
  • 简介:摘要:湖泊在陆地水体结构中占据了关键的位置,同时也构建了关键的淡水生态体系以及的循环区域。水生植物在这个生态体系里扮演着主导角色,它们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的来源与转化。本文在XX湖的研究范围内,测定了水体表层的有机含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测定不同植物区的CH4和CO2的生成速率在沉积物一水一气交界处的扩散通量。最后,将这些数据与水质的理化参数相结合,研究水生植被如何影响有机矿化。

  • 标签: 有机碳来源 水生植物 碳矿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中和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需求日益迫切,有机固废的处理与处置不仅关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也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旨在对当前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期为加快推进双目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 标签: 有机固废 资源化 生物转化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土壤有机库的稳定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对土壤有机的来源、循环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探讨了提高土壤有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措施,并讨论了土壤有机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和适应性。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管理措施等,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的稳定性,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土壤有机碳库 稳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整合研究,探讨了施用有机物料对农田固减排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固能力,减少排放,并同时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升。有机物料的施用改善了土壤质量,增加了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此外,有机物料还通过促进微生物活动、调节土壤酸碱度等途径,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有机物料 农田固碳减排 生产力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双”目标成为了各国共同的目标与承诺。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排放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背景下,企业资产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工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致力于深入研究“双”目标下企业资产管理,探讨其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双碳” 企业碳资产管理 重要性 挑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达峰和中和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内河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其排放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内河船舶排放现状、达峰和中和的意义、内河船舶达峰的路径以及综合探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内河船舶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内河船舶 碳达峰 碳中和 创新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民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事关民生福祉之本,是民众切实感受我国发展变化的重要表现,建筑工程企业也由此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面临新时代的新发展导向,在中和目标下零建筑这一新的概念就成为建筑工程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依据。本文聚焦于中和目标下零建筑标准体系的建设问题,针对中和目标这一宏观概念进行系统地分析,结合当前零建筑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为中和目标下零建筑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 标签: 碳中和目标 零碳建筑 标准体系 探讨与思考 建议与对策
  • 简介: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和排放的重要来源,其隐含排放成为环境可持续性领域的焦点研究。本文对建筑领域隐含排放的量化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梳理了建筑隐含的概念和范畴,着重介绍了其涵盖的生命周期阶段和排放类型,包括初始隐含、循环隐含和拆除隐含。针对当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基于过程、基于输入输出和混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现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包括数据的不完整性和地域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因此,提出和完善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的隐含方法有效量化框架对解决排放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双碳 建筑隐含碳 量化评估
  • 简介: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同时,这一问题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显示,2019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98 亿吨,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28% ~ 29%,位列第一。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发展问题。近些年,我国已经逐步落实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并明确提出“2030 年实现达峰、2060 年实现中和”的“双”目标。

  • 标签: 双碳 碳减排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指导。在中和的背景下,如何使内燃机技术实现低和零转型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内燃机作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的动力核心,其低碳化和零碳化技术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和背景下内燃机的低和零技术路径,并详细分析关键技术,为内燃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 标签: 碳中和 内燃机 低碳和零碳技术路径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建立中和时间表,实现峰值,积极推进机场减排实现深度脱碳。

  • 标签: 民航机场 碳达峰 碳中和 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工业建筑作为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其排放核算及低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工业建筑排放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接着探讨了工业建筑排放的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核算。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低技术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包括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工业建筑低碳化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展望。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工业建筑的低碳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工业建筑 碳排放核算 低碳技术 节能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是我国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为50.8亿t二氧化碳,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9%。在我国“双”战略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亟须转型升级,采取有效管理手段降低排放。企业为实现建筑排放的有效管理和降目标,需准确统计建筑各阶段的排放值,为后续制订达峰方案、优化降路径和降技术创新提供数据基础。因此,如何对排放数据进行准确地采集和核算成为企业物业管理方关注的焦点。

  • 标签: 工业建筑 碳排放 核算 低碳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双背景下,深入探讨燃煤锅炉排放治理方法。通过对燃煤锅炉排放特性的深入分析,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评估其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技术路径,包括燃烧优化、末端治理以及清洁能源替代等,以期实现燃煤锅炉排放的有效降低。为燃煤锅炉排放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期望能够推动燃煤锅炉排放治理技术的进步,为实现双目标做出贡献。

  • 标签: 双碳背景 燃煤锅炉 碳排放治理 清洁能源替代 政策与法规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在“双”目标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被要求积极参与减排,包括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中耗能较大的系统之一,对应用的水量和能源消耗都有较大需求,因此其降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优化设计、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建筑给排水系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目标,为实现“双”目标贡献力量。下文将浅谈在“双”目标指导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降策略,以期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低的方向迈进。本文主要分析“双”目标下建筑给排水的降策略。

  • 标签: 双碳 建筑给排水 降碳
  • 简介:摘要:在双背景下,我国现行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仍存在进步空间。本文探讨了排放标准不统一、计量方法不完善、确认时机不明确、信息披露不透明、内部控制有风险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明确排放标准、丰富计量方法、确定确认时机、透明披露模式、加强风险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增强相关工作者对排放情况的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我国排放权会计处理体系作出贡献。

  • 标签: 双碳背景 碳排放权 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