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妇科宫腔镜术后并发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与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将我院妇科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期间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纳入临床范畴,以数字随机表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在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案干预下,宫腔镜术后并发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总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则为37.50%(15/40),观察组术后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术后就常见并发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发生率,其价值值得临床肯定。

  • 标签: 妇科 宫腔镜 并发症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并发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施行17例心脏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9~5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终末期心衰。1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其中1例是再次移植),2例为限制型心肌病,2例为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为瓣膜型心肌病。常规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结果全组共12例存活至今,其中1例是再次移植;死亡5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改善心功能,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及时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并发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并发早期再手术的原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六年来腹部手术并发早期再手术病人的资料及诊治过程。结果本组56再手术患者3例死亡,6例二次手术以上,1例四次手术,其余均再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预防、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正确的治疗是减少再次手术的关键。

  • 标签: 腹部术后并发症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后并发分析及处理。方法总结十年来小梁切除手术982眼,统计和分析了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和常见原因。结果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其原因主要在于制作的巩膜瓣太薄。另一个原因是小梁切除长度与巩膜瓣等长,易于形成滤过过强。结论明确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和原因,在围术期积极处理,可以达到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出现的目的。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并发症 分析 处理
  • 简介:高龄人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因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若进行肠癌根治手术,易出现术后并发.高龄大肠癌手术后并发率为38.5%,手术死亡率6.4%[1].因此,良好的术后监护,对预防并发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在2002年1月~2003年6月收治高龄肠癌术后患者63例,手术后即予以严密监护,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高龄 肠癌 术后 早期 监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并发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我科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55例体外循环术后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并发,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除一例再次开胸止血外,其余均在24小时内症状改善,顺利转出ICU。结论通过细心地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体外循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早期并发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372例胃手术后发生并发21例患者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21例发生并发中,呃逆6例,残胃排空障碍3例,消化道出血3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内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倾倒综合征、炎性肠梗阻各1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得以控制症状的发展,治愈出院。结论正确认识胃手术后早期并发的原因,掌握预防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良好手术预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手术早期并发症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外科护理中术后并发早期识别与管理。首先,概述了术后并发的定义、分类及发生原因。其次,强调了早期识别术后并发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早期识别的方法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再次,阐述了术后并发的管理原则、策略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实施。最后,提出了预防术后并发的术前、术中、术后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外科护理中术后并发早期识别与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早期识别   管理策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运动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总发生率为12.0%,显著少于对照组(32.0%),两组患者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运动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日进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运动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9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率及其预后情况,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出儿童肾移植术后并发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6年间49例儿童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率情况,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中心儿童肾移植术后并发中,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发生率最高26.5%,其次分别为肺部感染20.4%和急性排斥18.4%。共3例患儿移植肾失功,其余46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儿童肾移植因受体血管纤细、术野空间小等导致手术难度大,术后早期并发多。通过对并发观察,从而减少儿童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的发生,对治疗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儿童肾移植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无晶状体眼硅油充填术后早期并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巩膜扣带术及巩膜扣带术先后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40眼。A组:单纯硅油充填组;B组:术前预置环扎带+硅油充填组;C组:硅油充填后再进行外加压组,术后2wk内对各组硅油并发进行观察。结果:术后A,B,C组高眼压的发病率分别为17.5%,12.5%.52.5%,硅油溢入前房的发病率分别7.5%,10.0%。30.0%。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与E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505,P〈0.01。结论:硅油充填术后早期并发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适当改进手术技巧,能降低硅油充填术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硅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胃癌根治术疗效及术后早期并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胃癌D2根治术的19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影像资料。纳入标准:(1)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2)术前病理为胃恶性肿瘤,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3)术前无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并发,无远处转移。排除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基础情况差者、行急诊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术者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者。通过软件计算VFA,根据日本肥胖协会标准,将VFA≥100 cm2定义为内脏型肥胖。将患者分为VFA高值组(VFA-H组,96例)和VFA低值组(VFA-L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FA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的预测能力;采用Pearson χ2检验分析体质指数(BMI)与VFA间的相关性。结果VFA-L组与VFA-H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合并、术前贫血、肿瘤TNM分期以及N分期、T分期和分化程度、手术方式、肿瘤切除范围、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FA-H组患者比VFA-L组具有更高的BMI、更大的肿瘤直径、更低的合并低白蛋白血者比例和更高的皮下脂肪面积(S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FA-H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VFA-L组,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少于VF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Clavien-Dindo Ⅱ级以上并发主要为吻合口相关并发(包括漏、出血、感染及狭窄)、肠梗阻和切口感染,VFA-H组比VFA-L组早期并发发生率更高[24.0%(23/96)比10.1%(10/99),χ2=6.657,P=0.010],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也均更高[10.4%(10/96)比3.0%(3/99),χ2=4.274,P=0.039;7.3%(7/96)比1.0%(1/99),P=0.03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BMI(OR=3.688,95%CI:1.685~8.072,P=0.001)和高VFA(OR=2.526,95%CI:1.148~5.559,P=0.021)是本组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FA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45,高于体质量(0.591)、BMI(0.624)和SFA(0.626)。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VFA值呈现显著正相关(r=0.640,P<0.001)。结论VFA≥100 cm2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FA能更好地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胃肿瘤 肥胖 内脏脂肪面积 术后早期并发症
  • 简介:终末期心脏衰竭的最佳治疗手段是心脏移植,然而心脏移植手术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因此,预防和及时干预并发是提高移植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及其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并发症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7例采用自体颅骨修补术后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全面护理,防止并发的发生。结论17例病人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出血、感染、癫痫发生。

  • 标签: 自体颅骨修补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髋关节是身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全髋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用人工关节替代原有的病痛关节,是重建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THR的普遍应用,一些早期并发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如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感染、脱位、手术刨口血肿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2000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对21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了并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早期并发症 髋关节病变 护理干预 患者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的预防,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法通过对142例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对其术后早期并发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和严重并发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本研究142例老年髋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经过循证护理的干预,及时的观察,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的预防中,对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促进护士自觉应用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工作,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术后早期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早期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发生率为46.67%(14/30),术后并发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占35.71%,手足抽搐占21.43%,喉返神经损伤14.29%,喉上神经损伤7.14%,术后出血占14.29%,乳糜漏7.14%。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并发中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甲状腺癌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在临床中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后并发可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骨科术后并发早期识别与护理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的发生。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概括了骨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常见并发,如感染、血栓形成、术后疼痛等,以及其早期识别的关键指标。随后,我们提出了护理干预策略,包括术后监测、药物管理、康复措施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风险。

  • 标签: 骨科手术 并发症 早期识别 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