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一个护士对朋友说:"那天一个书法家到我们医院来看病,是我给他打的针。"朋友问:"他对你打针的技术满意吗?"

  • 标签:
  • 简介:季羡林小时候练过书法,但是后来长期在德国留学,没能继续下去。他总认为自己的字是见不得人的,自己从来也不是什么书法家。但如果对家乡有利,对文化事业有利,他也可以“献丑”。不知道有多少单位和个人请他题过字。求他写序的。也是不可数计。

  • 标签: 季羡林 题字 文化事业 书法家 不可数 留学
  • 简介:1952年生于河北威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务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社长,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荣誉主席,中国江都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原书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1998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先后参加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

  • 标签: 中国当代 文史研究馆 1998年 协会会员 艺术研究 文化人物
  • 简介: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习贯彻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专家座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党委书记怀荣及以陈可冀为代表的多位中医科学院的院士参与学习和探讨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并各抒己见,兴起了新一轮贯彻新医改、执行新医改的热潮。

  • 标签: 医改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李连达 有意 《意见》 党委书记
  • 简介:卡尔·华是一位德裔美籍杂技表演艺术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而最终在73岁高龄因一次表演失手而丧命,结束了其悲壮的一生。卡尔是华家族杂技团的缔造者。

  • 标签: 悲剧人生 表演艺术家 缔造者 杂技 卡尔
  • 简介:有个护士对朋友说:“那天一个书法家来我们医院看病,是我给他打的针。”朋友问:“他对你打针的技术满意吗?”

  • 标签: 表扬 题字 书法家 朋友
  • 简介:解放后,郭沫若为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所题字先后改了九次才定下来。起先题“永垂不朽”,后改成“傲气长存”,又改为“气壮山河”。他嫌一般化,又改为“火中凤凰”,再改成“青年师表”,继而改成“人民模范”。但感到流于空泛,遂改成“藩翰中朝”,又觉太生僻,乃改成“血铸和平”改成“国际英雄”。仍不满意,最后改为“凯歌百代”。

  • 标签: 郭沫若 题字 解放后 纪念馆 黄继光 中江县
  • 简介: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画着练字,日子一久,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酌字当宝贝看待。

  • 标签: 王羲之 题字 写字 练字 勤学 宝贝
  • 简介:龚县长,何许人也,人们众说纷纭,一说广东人,因为县长每次给下属交待任务时,都会带着"得啦……洒洒水啦……"这样的腔调,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后来这些下属在观看完巩汉林的小品相亲后才知道,两广或福建一带的人士在说普通话时都会冠以这种语气词。后来县长喝出酒意时,也说自己祖籍广东,因此人们对县长是广东人的说法深信不疑。另一说海归人士,因为龚县长在训话时,在蹩脚的普通话中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让人云里去雾里来,不知所云何事,最

  • 标签: 福建一带 巩汉林 难登大雅之堂 书法作品 政府大院 柏油马路
  • 简介:1935年,张汉卿任武汉行营主任时期,日本中将田川乘军舰至汉口,在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清水八百一的陪同下来访汉公,并约定时间,在军舰上设宴联欢。届时汉公去军舰回访,日方鸣礼炮17响以欢迎。宴后,田川请汉公题字留念,汉公提笔写了"平等亲善"四个字,田川顿时显示出不愉快的神气。归

  • 标签: 张汉卿题字
  • 简介:贵熏肉大饼,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道光年间(1842年),创始人李广忠(乳名贵),在吉林省梨树县创制并经营熏肉大饼,由于他潜心经营,生意非常红火。后经一位常来店里用餐的老

  • 标签: “李连贵熏肉大饼” 饮食文化 李广忠 制作方法
  • 简介:庆是我们“外经导报”的顾问和老朋友,经常应邀参加我们举办的外经论坛和社会活动,并发表深刻而有趣的讲话,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起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李连庆 外交家 作家 图书发行
  • 简介:电视台的中医养生节目越办越热闹,“七天打通任督二脉”越吵越凶,归真堂上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2年,中医药领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边被骂是伪科学,一边又被视为基层医疗改革的杀手锏,其本来面目渐渐模糊。

  • 标签: 中医养生 眼光 院士 专访 医药领域 医疗改革
  • 简介:高莽为巴金画过多幅肖像,对巴老的许多回忆也与画上的题识有关。这里刊登的一幅.巴老于1979年11月7日在北京题道:

  • 标签: 巴金 题字 高莽 回忆
  • 简介:请赵朴初老为我题字,还真能得到,主是我当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然而,由于赵朴老的谦和和对后辈的激励关怀,竟然使我如愿以偿,至今想来还令我感动不己。事情得从我为长江古开福寺创作100平米大型壁画《五百罗汉图》说起。

  • 标签: 赵朴初 《五百罗汉图》 人格精神 书法艺术
  • 简介:1956年下半年,我们一群在北京师大学习的青年学生,在党的“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鼓舞下,酝酿筹办一个文学刊物,专门发表同学自己的文学作品。这一想法,得到了当时在师大担任团委书记的张鸿宾同志的支持。鸿宾同志决定由团委经费中每月拔200元作为办刊物的经费。经费有了,接着就是征集刊名。记得当时征集刊名的通告发出之后,就有上百名同

  • 标签: 团委书记 北京师大 文学刊物 青年学生 文学作品 中文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