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第一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之旅中,我们感受到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绚丽音响与奇景幻想。作为柏辽兹的第一部交响曲,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标题音乐,《幻想交响曲》在表现内容、结构形式和创作技法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交响曲体裁形式。在此之后,柏辽兹的交响曲创作将会怎样走下去呢?他如何才能继续他的创新之路呢?在这一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之旅中,我们将探究柏辽兹的第二部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 标签: 柏辽兹 哈罗尔德 交响音乐 创作技法 旅中 固定乐思
  • 简介:19世纪,是各种文化和学派繁荣发展的文艺时期。西方音乐界涌现了众多大师级人物,同时也产生了以柏辽兹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标题音乐的创作大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柏辽兹一生的简单回顾,介绍标题音乐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讲述柏辽兹在音乐上的创新与不懈追求,重点阐述柏辽兹的音乐之旅对于整个欧洲的音乐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 标签: 西方音乐 交响乐 柏辽兹 标题音乐
  • 简介:长田宫城(NliyaghiOsada),次女高音长田宫城生于日本福岛,1975年的时候,十岁的她开始学习钢琴并接受扎实的音乐训练,1984年她开始在国立音乐学校学习声乐,1988年起她开始在东京音乐学院定期参加大师班课程。

  • 标签: 清唱剧 柏辽兹 童年 基督 音乐训练 音乐学校
  • 简介: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这种音乐形式出现之初,曾经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不同的音乐家对此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柏辽兹和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两位大师,在标题音乐的观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本文结合两人的具体作品,对其标题音乐观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柏辽兹 李斯特 标题音乐 异同分析
  • 简介:<正>柏辽兹(1830-1869年)的标题音乐和固定乐思的尝试,对李斯特的音乐性和作曲技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和李斯特在1830年12月4日,《幻想交响曲》初演的前夜第一次会面。这一点,在柏辽兹的《回忆录》中也有所记载:"这次音乐会的前夜,李斯特来看我,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见过面,当我和他谈论《浮士德》的时候,他还并没有看过。但不久,李斯特便和我一样非常热衷于《浮士德》,彼此分享着强烈的共鸣感。之后,我们的友情便更加紧密更加强力。李斯特来到我的音乐会,并对所有的听

  • 标签: 李斯特 钢琴改编曲 柏辽兹 固定乐思 作曲技法 器乐作品
  • 简介:文章旨在对围绕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这部作品所引发的两篇批评文章的探讨为载体,引发对“音乐批评”的价值问题作出思考,认为:音乐批评对于受众深入理解具体音乐作品,引发对艺术理论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斐蒂斯 舒曼 李斯特 标题音乐 音乐描绘 音乐批评
  • 简介:摘要:在音乐与文学在过程、冲突和抒情三方面有重要的联系,所以音乐也具备了表现文学题材的可能性。 “音乐和文学都是时间的艺术”,文学与音乐两门不同种类与属性的学科,却让音乐出现了其本身不具备的文本性内容的表达,与此同时让某一文学主题通过音乐音响进行情绪气氛的渲染、情感的输出与表达。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音响刺激造成的只是我们听觉器官的一种非清晰的视觉形象,但它或许已经一定程度上跳脱于音乐乐谱文本作品内部所呈现的单纯的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等组成音乐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上升到我们人类(听众或接受者)内心体现出的对音乐的联想、描绘与体验,驱动我们去感受和投入更多的思考,由此拓宽音乐给予我们人本身更为深层且丰富的体验,也侧面说明展现出音乐对外的表达与感染力,非同凡响。

  • 标签: 音乐与文学 音乐文本性表达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音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