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31例手术患者经过护理,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有15例进行了正畸矫治术,经过0.5~1年随访,正畸矫治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面容也有明显改观。结论做好正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护理在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正颌外科手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牙面畸形患者采取个性化手术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0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的80例牙面畸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手术矫正治疗,将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0.00%、2.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侧上颌骨高度差异(0.51±0.12)mm、平面偏斜度(0.65±0.21)°、非对称率(0.87±0.1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咀嚼功能改善率97.5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面畸形患者行个性化手术矫正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颌手术 个性化治疗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指导今后此类患者的科学化护理。方法对22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对于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口腔护理尤为重要,同样分析了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功能锻炼。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精心和专业的术后护理,保证了患者的伤口的良好愈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做好正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正颌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口腔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80例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予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外科病人的情绪变化和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口腔外科的治疗过程中作用重要,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正颌 外科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手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评价其护理效果及其在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科2015.01~2019.04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2015.01~2017.02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2017.03~2019.04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每日输液量、术后每日饮食量、入院与出院时体重减轻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计20名患者纳入传统护理组,43名患者纳入了精细护理组。研究发现精细护理组患者比传统护理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 P<0.05);术后7日内每日饮食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术后第2、3、4天每日液体输入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患者体重减轻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重视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术后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颌手术 精细化护理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手术的共生作用。方法我院36例骨性牙畸形患者经临床检查后由正畸医师和面外科医师共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先通过术前正畸解除牙代偿性倾斜并改善咬合曲线,再行手术以调整上下颌骨关系,最后通过术后正畸对牙列进行精细调整并巩固和保持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对面形改善无不满意患者,术后SNB、ANB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正畸-手术联合治疗法是治疗骨性牙面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畸 正颌手术 共生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面畸形患者实施个性化手术的效果。方法从我中心2010年-2015年收治的牙面畸形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个体化矫正手术6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基础疗法的60例作为对照组,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咀嚼效果、功能满意率、美观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试验组预后复发2例,占比3.3%;对照组复发8例,占比13.3%,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牙面畸形患者个体化矫正手术作用突出,可改善患者美观度,增强矫正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个体化 牙颌畸形 正颌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优先正畸联合矫治成人骨性牙面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用手术优先方案矫治217例(男97例,女120例,年龄18~38岁,平均23.6岁)骨性牙面畸形患者。术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头颅三维CT,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根据畸形情况分别用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上颌前牙根尖下截骨、下颌前牙根尖下截骨、颏部截骨等手术矫正骨畸形,术后2周进行正畸治疗。结果术中下颌骨折5例(2.3%)术中行坚强内固定后愈合良好,术后下唇麻木124例(57.1%), 98例在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26例麻木范围减小,症状缓解。9例(4.1%)患者术后出现暂时开现象,经颌间牵引1个月后开消失。所有患者均无骨坏死、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其他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完成正畸治疗,治疗周期6~15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形和咬合关系,效果满意。结论手术优先正畸联合治疗方案矫治治成人骨性牙面畸形可行,能更快获得面部轮廓和咬合功能改善,降低正畸治疗难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满意,患者更易接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手术优先 正颌外科 错畸形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状况,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入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3d对206例手术患者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价其自身抑郁焦虑状况,同期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患者SAS和SDS自评分与HAMA和HAMD他评分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不受患者民族和月收入情况的影响,P>0.05,但是婚姻状况和文化水平在抑郁焦虑状况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患者围术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培训的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价。

  • 标签: 正颌手术 抑郁 焦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术术后的复发往往与颞下颌关节(TMJ)结构和位置异常有关,包括髁突移位、进行性髁突吸收和关节盘移位等。外科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手术,对TMJ的结构和位置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牙面畸形患者往往术前即有TMJ的疾病,因此手术本身对TMJ的影响是否导致了复发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需要多项研究探索。有一些学者提出,手术同期行关节盘复位术可提高手术效果稳定性。对预防由于TMJ结构和位置异常引起的复发或TMD,目前临床尚无特定方法。鉴于此,本文将在外科对TMJ结构的影响,与TMD的关系,以及预防术后复发和TMD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正颌外科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 正颌 心理健康
  • 简介:一、病史患者卢某,女,21岁。主诉:下巴偏斜,影响美观。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约3.5n瑚,肌肉发育不对称,左侧较右侧略显丰满,面中1/3凹陷(图1)。2、口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恒牙骀,磨牙近中关系,下颏左偏。上颌拥挤2mm,下颌拥挤6.5mm。上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下颌中线左偏5mm。

  • 标签: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患者 成年 口腔卫生状况 系统性疾病 面中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偏畸形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手术导板,评价其在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5例偏畸形患者,术前进行骨CT扫描与牙齿激光扫描,数据三维重建与融合后进行虚拟手术设计,根据手术设计方案双加颏成形术式,设计并三维打印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钛合金、颏成形术树脂截骨与定位导板,下颌支矢状劈开术采用三维打印板技术。术后结果与手术规划进行三维测量,并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导板应用顺利,上颌骨最大误差为1.2 mm (0.3~1.2 mm),颏成形术最大误差为1.7 mm(0.5~1.7 mm),平均误差小于1 mm。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不良事件。结论三维打印手术导板可以准确地提供截骨信息,有效地控制骨移动,提高了偏畸形患者手术精度。

  • 标签: 三维打印 手术导板 偏颌畸形 正颌外科 数字化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优质护理在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面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此类患者共103例,按照抽选黑白色的方法将其分为黑组和白组,其中黑组51例患者,白组52例患者。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黑组患者,新型优质护理则应用于白组患者。结果:白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黑组,P<0.05。结论:新型优质护理能够在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面畸形中提升患者的医治效果以及就医体验,降低患者后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优质护理 牙颌面畸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牙畸形中应用新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手术联合正畸矫治的68例牙面畸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在2019年10月-2021年9月的时间内选择,依照随机排列法分组,34例为A组,以新型优质护理为主,34例为B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将术后恢复效果作为比较项。结果:A组、B组进行总有效率的组间对比时,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优质护理的实施可对牙面畸形手术联合正畸矫治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参考、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畸矫治 正颌手术 新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牙面畸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牙面畸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如术前等待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面畸形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微创外科是指以内镜外科代替传统外科,借助专门的器械,利用微小切口和微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手段.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有着诸多优越性,近年来逐渐被口腔面外科医师应用到一些常见疾患的诊治上,但是在外科领域,微创技术的使用刚刚起步.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部分动物实验和尸体模拟操作,也有少数的临床实践报道,而国内尚未见专门的报道.本文就微创外科的研究近况和发展等作一综述.

  • 标签: 微创外科 正颌外科 内镜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术模拟研究方法。方法:将面畸形患者CT断层图像利用Simplant软件行颅面骨组织三维重建,截骨,构建颅面骨树状结构模型。在虚拟环境碰撞模型上行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及颏成形的手术模拟。结果:该系统形成的三维立体虚拟影像,可从任意视角观察,清晰逼真。运用系统工具进行骨组织的旋转、平移等手术模拟操作,实现了操作者与模型的交互作用,图像及触觉感知实时反馈,沉浸感强。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手术设计、虚拟操作及术后效果预测。结论:颅面三维虚拟手术系统可以行手术模拟及手术操作训练,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图像反馈和力、触觉感知的手术模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虚拟现实 正颌外科 手术模拟 可视化 触觉感知